薑愛敏疑惑:“你看這個幹嗎?”
姑侄倆幾乎無話不談,薑愛敏有了穩定的工資後,還會時常給薑璃月塞零用錢。
不過薑璃月清楚,小姑在麵條廠掙點錢不容易,都是計件工資。
那年月,包一袋麵條才五毛錢,一袋麵條裏麵有二十把。
麵條廠並不是天天都有活幹,薑愛敏忙起來的時候一天上十幾個小時的班,一月才能拿一百多塊錢。
除了日常的開銷和給奶奶的孝敬,薑愛敏不是個大手大腳的性子。
薑璃月估摸著,小姑一千來塊錢的積蓄還是有的。
她想掙錢,肯定得先從家裏借點本錢。
爸媽這兩年剛把買鋪子借的錢還上,家裏又才添置了大件的彩電,估計是真沒有多少餘錢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蘇玉荷接下這個文具店後一直沒有換成其他生意來做,因為文具店本錢不多,也不需要囤很多貨。
“小姑,我想……掙錢!”
薑璃月覺得,這事兒應該讓家裏人慢慢接受。
她有上輩子的記憶,許多曾經在小縣城裏流行過的商品她都曾經買過。
樓市、股市大概在什麼時候是風口,她後來看過不少評論,也大致記得。
但是這些投資都要她花時間和精力去做。
那麼,學生隻能搞學習,不能琢磨掙錢的這個觀念,必須從現在開始一點一點給家裏人掰正過來。
都重生了,還不混成女首富,早日實現財務自由,說得過去嗎?
“小姑你看啊,家裏這天天賣的不是本子就是筆,最多賣個尺子、圓規,一個月下來也不掙幾個錢。
還有這櫃台的木頭,都要朽了,哪裏像個賣貨的鋪子。
我爸攢幾個錢就顧著買彩電了,都不知道把鋪子收拾一下,進點新貨。
後年我要是考上大學,去省城讀書的話,隻怕生活費都緊巴巴的。”
薑璃月越說越可憐,到最後幾乎要聞者傷心見著流淚了。
“小姑我知道你在廠裏也不容易,掙的都是辛苦錢。
我不就是想找條新路子,多掙點錢給你買手套嘛!
我班上同學就是在主街開店的,她家的東西可好賣了,我也想去進貨……”
薑璃月的一番言論還沒有發表完畢,薑愛敏已經擦了腳走到床邊,從床底下拖出個木箱子,開鎖把存折拿出來了。
“喏,都在這裏了,這個月工資還沒發,等發了我也給你。你看看夠不?”
薑愛敏了解自家侄女,不是個會亂花錢的孩子。
從前自己悄悄給她塞零花錢,薑璃月是從來不要的。
薑愛敏住在大哥家,吃住都是哥嫂的,給錢他們不要,於是就時常給薑璃月買鞋買衣服。
她雖然不太相信侄女是真的要拿錢去進貨,但卻相信她肯定是需要,才會跟自己開口的。
薑愛敏覺得,侄女是想買一輛自行車,畢竟她羨慕自己的自行車很久了。
可哥嫂卻怕她騎到學校弄丟了,便始終沒鬆口給她買。
見薑璃月垂頭拿著存折笑眯眯,薑愛敏還不放心的問一句:“這錢存在你爸他們信用社,要不我明天去取出來給你?”
這麼問是有緣故的,信用社櫃台上的阿姨都認識薑璃月。
要是她自己去取錢,這事兒肯定要被說給她爸爸知道的。
此刻的薑璃月,看著存折上的1500塊錢,心裏樂開了花,她的本錢有了!
明天一早試試從媽媽那裏,還能不能摳出來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