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曹霑又為自己起了個名字,叫“曹雪芹”,還取了3個帶“芹”字的號。他為什麼如此喜歡“芹”字呢?
芹原是一種美食,尤其是雲夢之芹,自古就受人讚譽。曹雪芹特別喜愛芹菜,尤其喜歡“雪底芹菜”這道菜。宋代名士蘇東坡曾有詩日:“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獨在。雪芹何時動,春鳩行可膾。”詩後並注曰:“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這就是一首描述雪底芹菜的詩篇。文學家曹雪芹還是一位出色的美食家,在《紅樓夢》一書中,就做了大量美食細節的描述。根據其中描寫的相關菜肴,後人烹製了“雪底芹菜”這道菜。這道菜的底下是芹菜炒雞絲,上麵蓋著自如雪的蛋青,這白色的蛋青是“雪”,“雪”上再插幾根嫩芹菜,便是“雪芹”了。
芹喜歡芹菜,也喜歡碧綠的“芹圃”與小溪流水交相輝映的“芹溪”一般的田園風光,更喜歡雪底芹菜那種不畏嚴寒、傲視逆境的精神。它正與作者的身世與精神相吻合,所以,作者以“雪芹”命名,含意是非常深刻的,取了3個帶“芹”字的號,用意也在其中了。甍雪芹喜歡雪底芹菜的精神還可以用他的字“夢阮”作為佐證。“夢阮”其實也是有深刻含意的,“阮”指“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此人性格孤傲,憤世嫉俗,不畏權勢。曹雪芹很敬仰他的精神品德,所以取“夢阮”為字,以期夢中與阮籍相見為友。
18.林則徐與徐巡撫
1785年8月30日,在福建閩侯西門街定遠橋邊的一間木板房裏,誕生了一個男孩,他就是後來的清末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則徐。他出生時父親林賓日已經37歲了,膝下已有幾個女兒,多年一直盼望有個兒子。兒子的降生,令全家人都非常高興。
林則徐出生時,正巧一隊官府的人馬從門前經過,吹吹打打,好不熱鬧,轎子裏坐的是新上任的福建巡撫徐嗣曾。兒子出生時門外鼓樂齊鳴,又有一位大人物路過,父親覺得這是個吉祥韻兆頭。出於對兒子的期望,林賓日給兒子取名“林則徐”,字“元撫”。“則”,就是學習、效法的意思;“徐”,指巡撫徐嗣曾。“元撫”,意指此兒發端於徐巡撫。他希望兒子能像徐巡撫一樣顯達高貴。
林賓日是一位窮秀才,一生不得誌,靠教書為生。他苦讀經書,但沒考中舉人,於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林則徐4歲時,父親就把他帶到自己教課的私塾,教他認字寫字,誦讀詩書。7歲時,又開始教他作文。一直到12歲,林則徐始終跟隨父親攻讀經史子集。他13歲考中秀才後,進入福建最高學府鼇峰書院讀書。
林則徐投有辜負父親的教育與期望。他曾任湖廣總督、兩廣了總督等要職,力禁鴉片,在鴉片戰爭中成為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民族英雄,其曆史地位與知名度遠遠超過父親要他效法的巡撫徐嗣曾。
二、姓名的來源與變遷
(一)姓氏探源
1.什麼是姓名
姓名,是人的符號,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的稱謂。僅就姓而言,它是表明某人屬於某家族的字。簡略地說,姓是表明家族的字。
2.姓和氏有什麼關係
人們常說:“以姓氏筆劃為序。”姓與氏是聯在一起的,表明姓與氏相等,但這是現今的概念,在先秦以前,姓與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且在先秦時有嚴格的區別。
3.姓和氏的發展和演變
在家族、氏族未產生以前的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在一種遊獵與原始遊群狀態中,沒有確定的婚姻關係,也沒有真正的組織。後來經過長時期發展,原始的遊群發展成為一種較高級的形態,即母係氏族社會。在這種社會組織中,男子外出遊獵,漂泊不定:而女子則往往定居一方(與現代的定居概念應有不同),從事采集生產。相比而言,女子的食、宿反倒有所保證;而男子則是饑一頓、飽一頓,成為“投宿者”。由於男女沒有固定的配偶。其子、女隻知有母,母親便成為後嗣惟一確認的尊親。“古元時,未有三綱六紀,世人但知有母,不知有父”(《白虎通·三綱六紀》)。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女媧為人類始祖之一。女蝸人首蛇身,且曾因“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而“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淮南子》)。這一神話傳說,反映丁原始社會母權製時期的影響;人首蛇身,可能是蛇圖騰的反映。這種經母係為中心的氏族,子孫從母而為母係係屬。我國最古老的姓氏姬、媯、姒、姚、薑等,或從女旁,或含女字,絕非偶然。這種姓,是母係社會共同血緣關係的標記和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