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開始。卡斯帕羅夫同樣以非正式方式開局,堅持了極為保守的策略。經過了漫長的4小時28分鍾,神情沮喪的他提出議和,"深藍"表示同意。這一局雙方戰平。
"我現在知道我在對付誰了。我知道了"深藍"的能力,我知道了它有多強。這使我恢複了信心。"卡斯帕羅夫說。
第四場比賽中,開始仍舊保守的人類大師進入中局主動進攻;而"深藍"一係列十分聰明的防衛,承受住了他的淩厲攻勢.第56回合裏,卡斯帕裏夫又失望地提出議和。
結束這場賽攀後IBM奪紐說:"到了最霜,我們一直希望能夠下和。"深藍"在最後的幾小時中表現真懸!"
異常出色的第五場一開始,就使人們感覺到,原來的卡斯帕羅夫又回來了。他剛開局便主動進攻。但過不久,他又退回到保守的風格中.而計算機卻仍然保持冷靜,不理睬這一切變化,再一次逼和全軍。
最關鍵的時刻到了。人機大戰,鹿死誰手?
世界冠軍一反前五局的保守姿態,以正常方式應付。然而,在第七步,他又犯了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落入"深藍"設計的圈套中。勉強支撐到第19步,大師不得不汗顏認輸。
卡斯帕羅夫說:"是世界冠軍輸掉了這場比賽。但是,這裏有非常多、非常深刻的原因。我想這場競爭剛剛開始,這還隻是一個開端。"
卡斯帕羅夫真的不可戰勝嗎?
"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證明,在邏輯思維領域,計算機也是可以戰勝人類的。而並不像憤怒的卡斯帕羅夫賽後所指責的那樣,這僅僅是"贏得一場對疲憊的世界冠軍的畸形勝利。"事實上,"深藍"已經是一台擁有32個處理器,同時擁有強大並行計算能力的RS/6000SP超級計算機。每個節點的SP,都有一個微通道插卡。每張卡上裝有八條完全為國際象棋所設計的超大型電路,再加上256個加速芯片。"深藍"的代碼是以C語言來開發的,並設計在AIX操作係統的環境中。由這些節點所組合起來的結果,是一台可以升級到具有極高效能的並行電腦係統一一它能在3分鍾之內計算出500億到l000億個棋步。而3分鍾正是一般的傳統棋局中,每步棋所能耗用的時間期限。為了使"深藍"擁有更多的資源規劃棋步,開發小組彙集了一個開放棋局的數據庫,也就是在棋局即將達到最後5步棋快終了時的情形。去年的資料表明,此數據庫已經彙集了10個棋局。
IBM"深藍"小組成員Murry Campbell表示:"以"深藍"為例,電腦絕不會發生任何明顯的戰術錯誤,也不會有短時間推論的錯誤。縱使在某一步棋中出了差錯,到下一步棋時,它依舊能夠很清楚地發現"。
有趣的是,卡斯帕羅夫本人也讚成這樣一個想法,即在與"深藍"類程序和其他帶著計算機助手的人比賽時,應允許某一天使用他自己的數據庫。"這是關於具有開局和收局的數據庫的存取。"他說,"我堅信,對於一場真正的比賽,參賽雙方必須有等量的信息存取。"事實上,這已經表明了,人類世界冠軍向計算機的退讓。作為卡斯帕羅夫本人也承認,單靠自己,無法取得和計算機棋手相同的信息存取。人腦不是電腦。
Z949年貝爾電話實驗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從事科學研究的Claude Shannon最先闡述了設計計算機象棋程序的策略。1951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計算機先驅阿蘭·圖靈設計出了一個國際象棋程序。而IBM所采取的使計算機"智能"與"原始力量"統一的方法,還在繼續引起爭議。New born卻認為:"現在,我們有了飛機。它們同鳥有幾分相似,但飛起來卻和鳥不一樣。就計算機國際象棋而言,其下棋規則是相同的,但我們占了技術上的優勢。人們建造飛機,不能賦予它鳥類的靈活性。飛機絕不會像鳥那樣飛得那麼美,但它確實飛得很好。國際象棋程序的設計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