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弄瞎眼睛到弄壞細胞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正在積極展開新概念武器與非致命武器的研究。新概念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電磁武器、次聲武器和動能武器等。非致命武器又稱"失能武器",是指利用聲、光、電磁、化學等手段攻擊敵方人員或武器裝備,使其功能降低或完全失能,而又不造成大規模傷亡和損害的一類新型武器。從本質上講,非致命武器也是一種新概念武器。而某些新概念武器,如激光武器、次聲武器、微波武器,又屬於非致命武器的範疇。除激光、次聲波、微波武器之外,非致命武器主要還包括非致命化學戰劑(金屬致脆液、強力潤滑劑、超級腐蝕劑、鎮靜劑)、非致命彈藥(碳纖維彈頭、光學彈藥、泡沫彈、聲彈),以及其他一些特殊兵器。1994年底,索馬裏形勢急劇變化,甚至執行人道主義援助任務的聯合國部隊也不能安全撤離。在這種形勢下,曾於1992年在索登陸、並已撤回美國本土的海軍陸戰隊,再次奉命赴索執行"聯合盾牌"行動。非致命武器在這次作戰中"粉墨登場"了。
在索馬裏使用的非致命性武器中,有40毫米榴彈、霰彈、"毒刺"手榴彈、MKl41閃光/聲響彈、辣椒噴射劑、水性泡沫劑、鐵蒺藜、粘性泡沫劑和"軍刀"203激光照明器等。
非致命性40毫米榴彈共4種。它們均由海軍陸戰隊製式裝備MK203榴彈發射器和Ml6A。步槍發射,都能給對方以打擊,使中彈者肉體疼痛,並導致心理上的膽怯。但各種榴彈的威力(痛感)與有效射程不同。其中,豆袋彈是一種裝滿小金屬球或塑料球的布袋。當發射出去的布袋撞到人體後即遭破碎,彈向四周的小球即可傷人。
"毒刺"手榴彈內裝有小橡膠球,在空中起爆後,橡膠球即向四周飛散開去,足可擊傷在直徑15米範圍內的全部人員。MKl41閃光/聲響彈是一種槍榴彈,可在瞬間產生刺眼的閃光和巨大的聲響,使對手震驚,幾秒鍾之內完全沒法走動。辣椒噴射劑又稱辣椒氣,其主要成分是辣椒素。若誰為它正麵噴射到,就會被刺激得不能睜眼。
鐵蒺藜是一種正四麵體,其每個頂點突出長約l厘米的鐵釘。當把它撒布在地麵上時,總有一個鐵釘朝上,阻礙人和車輛的通行。
粘性泡沫劑是一種泡沫狀粘結劑。受到這種膠沾染的人,一旦與他人接觸,就難以分開。其活動從而受限,攻擊能力減弱,並在心理上形成一種窒鼠書的恐怖感。它+如噴射到道路,可使其堵塞不通。
水性泡沫劑,是一種用水溶解的泡沫劑。它與粘性泡沫劑的特性相反。當它被噴撒到道路上時,會使路麵光滑得寸步難行。水性泡沫劑也可以與辣椒噴射劑、美軍裝備的催淚劑等非致命性戰劑混合,以消防車噴灑,驅散暴亂的人群。
"軍刀"203激光照明器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裝在硬塑料殼中的激光發射機,另一部分是小型控製盒。激光發射機的形狀和尺寸,與40毫米榴彈一樣,可以裝填到Ml6步槍的榴彈發射器下部。激光發射機由電池供電,可將刺眼的紅光投射到270米遠的人體上。碰到緊急情況時,激光發射機可以迅速退出,換裝榴彈。
由於"軍刀"203在索馬裏是首次裝配使用,因而由研製該武器的人員充當技術顧問。據其顧問介紹,有一天晚上,一群索武裝分子接近美海軍陸戰隊。為避免交火,美方用"軍刀"203激光照明器照射索武裝分子。結果,刺眼的紅光突然投在其中一人的身上,使他當場驚呆不動了。其餘人則嚇得紛紛逃去。除掉以上曾經在索馬裏曝光的非致命武器外,還有下述幾種類似武器正要研製或已有成果:
麻醉劑一種依靠氣體噴射或射擊命中敵方人員,使之昏昏欲睡、進而擒獲的武器。這種麻醉劑作用奇快,一兩分鍾內就能生效。使用時,要求發射器十分準確,瞄準敵方頭目射擊,令他失去指揮能力。
電擊手槍它僅有便攜式電話機那麼大,可以發射裝有電極的小飛鏢,射程達5米,能使敵方受到約5萬伏電壓的電擊。它還裝有一個激光瞄準器,可以精確地瞄準目標。小飛鏢能穿入敵軍的衣服中,或粘附在他們的皮膚上,強大電流立即使其倒地。有關專家認為,這種電擊手槍能幹擾人的大腦與肌肉之間的聯係,雖不致命,但對心髒有很大影響。
生死.子彈是菲律賓研究部門從當地的一些野生植物果實中提煉出的原料研製而成的。敵方被這種子彈擊中後不會受傷,更不會致死,但全身發癢難忍,從而失去抵抗能力。
低能激光步槍美國已對這種武器進行了試驗。它由士兵背包中的電源提供動力,有效射程約l.6公裏。該槍發射時無聲,也看不見射擊軌跡。但當它射在人的眼睛上時,特別是那些未戴夜視鏡和望遠鏡者,就會立即喪失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