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白俄羅斯四國共有11000件戰略核武器,在世界核力量排行榜上分別占據著第二、三、四、五位,把法、中、英三國遠遠拋在後麵。此外,前蘇聯還有數以萬計體積較小的戰術核武器。
1991年12月15日,在莫斯科國際商品交易會上有一個核反應堆出售。設在莫斯科的一家公司已表示願意出售核爆炸裝置,作為一種處理有毒廢棄物的手段。此外,前蘇聯生產核材料和儲存核武器的地點,有許多不為各個共和國所知曉。正是這些核武器在搬運途中,可能變得很容易遭受攔路搶劫式的襲擊。
事實上,前蘇聯的核武器,早已不是是否擴散的問題。相反,它們已經在悄悄地流向異國他鄉。
自從美國和前蘇聯形成高水平的戰略核均勢以來,關於哪些因素可能誘發核戰爭的問題,已經成為許多戰略專家們發揮自己睿智預測力和豐富想象力的重要題材。
一些人認為,核恐怖活動是未來核戰爭爆發的最大可能因素。雖然大家都知道,遍布全球的核武器,令每一個人都不敢輕舉妄動。一旦誰引發戰爭,無疑將導致地球及整個人類的同歸於盡。可是,如果由於非人為原因而導致了核爆炸呢?意外事件也是誘發戰爭的極大可能性之一。
美國的衛星"轟炸機",已成為懸掛的"核炸彈"。目前,隻要向衛星發出需要的指令,它就會立即將攜帶的核炸彈扔到預定的地點。在衛星飛行過程中,它可能出現各種技術故障。而一旦出現這類故障,它就不再服從地球所下達的指令,即造成核爆炸。這種可能性雖然不大,但確實存在。
近年來,核武器的技術事故和責任事故發生較多。據美國海軍的一篇報告說,1965~1985年底,共發生最危險的事故(即"折斷箭頭")32起。
1962年4月,在美國一個洲際導彈基地,一枚"大力神"導彈因工作人員的操作差錯而發生了爆炸。若這次核彈頭發生爆炸,整個基地都會被夷成廢墟。在短時期內,誰也無法弄清這是前蘇聯的一次核打擊呢,還是一次意外事故。要知道,前蘇聯的洲際導彈在二三十分鍾內就可以飛到美國。也許大批的導彈緊跟著就會蜂湧而至。此時,美國作何抉擇?一場核大戰就將因此而爆發。
總之,誘發核戰爭的因素很多。英國軍事理論家弗蘭克·巴納比對此作過透徹分析。他認為:A.一個超級大國蓄意進攻另一個超級大國;8.常規戰爭升級;C.核武器係統發生故障;D.核武器控製者的非理智行為;E.控製核警報器和發射係統的人或計算機出現誤差;不負責任的政府得到和使用
核武器;G.核爆炸被恐怖分子所利用;H.核武器增多並擴散。這八種因素之中任何一種都可能導致核戰爭。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如此眾多的因素都可能誘發核戰爭,人類也許將永遠在"核幽靈"下膽戰心驚地活著。
可是,核一旦被利用起來,也將造福無窮。眾所周知,核能是最清潔、最密集型的能源。自從第一個核電站出現以來,使用核電的國家越來越多,核能占人類使用能源的比例越來越高。美國的核能最多。而法國的核能占其全國能源近70%。中國也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兩個核電站--秦山與大亞灣。可是,防止"核泄漏",又成了科學家們的新攻關項目。
用科技武裝起來對付無辜百娃的恐怖活動
過去,恐怖分子一直是這樣一種機會主義者,為達到赤裸裸的政治目的而殘暴使用種類相對較少的某些特殊武器。如果恐怖分子能夠得到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並且在使用上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那麼今後幾十年內就可能是超級恐怖活動的時代。明天,最危險的恐怖分子實現他們目標的理想手段將是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
技術的發展,尤其使恐怖主義分子對持不同政見組織和一些國家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在正迅速成為高技術"地球村"的當今世界上,不管事件發生於何處,現代通信技術都幾乎能對恐怖分子的襲擊活動進行實況報道。同時,恐怖分子的表演也更加"出色"。
化學武器的幽靈,出現在地鐵中
1995年3月20日早晨8時許,正是東京上班族的最高峰。日比穀線從北千住線開往市中心的地鐵與往常一樣擠滿了乘客。他們或坐或站,有的在閉目養神,有的則抓緊時間瀏覽當天的報紙。突然,第三節車廂內,不知是誰弄翻了一包用報紙裹著的東西,隨即從裏麵滲出一些透明的液體,在車內地板上慢慢地流淌,散發出難聞的刺激性氣味。附近的乘客不由得劇烈地咳嗽起來。還有少數人痛苦地抓著胸脯,無力地倒下......無獨有偶,在日比穀線相反方向的列車內,以及在千代田線和丸之內線通過市中心的列車內,都發現有乘客因吸入刺激性氣體倒下的事件。有些人就再也沒有醒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