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積極傳遞你的正能量(2 / 3)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都不可能沒有求人之時,也不可能沒有助人之時。但是,怎樣幫人才幫得更有意義呢?請記住一條規則:“救人一定要救急。”道理很簡單,如果他人有求於你了,這說明他正等待著有人來相助,如果你已經應允了,那就必須及時相助。如果他人沒有應急之事,也不會向你求助,因為一般人都不願求人。所以,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拉別人一把是不會被忘記的。

有位很活躍的油畫畫家,曾透露他年輕時過了一段非常困苦的生活,經常三餐不繼。有一次,他把一幅連自己都沒信心的畫拿到畫商那兒,畫商看了半天,付給他一筆當時他認為很多的錢。就畫家來說,畫商並非買了這幅畫,而是給了他前途。此後他終於成功地熬出了頭。

那筆金額是否很高呢?其實不見得,但直到今日,那位畫家對這筆款項一直還覺得非常龐大。人在困厄消沉中,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給了他最大的幫助,可以使人產生長久的感恩之情。對畫家來說,畫商的錢的確成就了他的前途,因此,這位現在已成名的畫家若有滿意的作品,一定會交給那位畫商,並且以普通價錢成交。

如果一個人處在極度的困境之中而你施加援手,那麼他便可能會感恩一輩子;與之相反的是,一個人處在順風順水,春風得意時,你給他一點好處,他極有可能“貴人多忘事”,所以施人以援手時最好在別人處在困境之中時,這樣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對金錢的標準,往往因狀況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做事有心計的人更懂得“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更有意義。

瀕臨餓死時送一隻蘿卜和富貴時送一座金山,就其內心感受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總會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遇到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這時,如果我們能得到別人的幫助,我們將會永遠的銘記在心,感激不盡,甚至終生不忘。相反,在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喜歡在別人富有時再幫上別人一把,以便使之錦上添花。但往往沒想到,其實,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雖然都是幫助別人,但幫助的對象不同,所送的東西不同,送的時機不同,因而送的效果也不一樣。兩者相比,前者更好。

為他人著想,給自己鋪路

佛家雲:“種善因得善果。”是的,你種下什麼,收獲的就是什麼。播種一種行動,你會收到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你會收到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你會收到一種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因此,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你都應該用善良的心性去對待它。凡事多為別人著想,別人也會記住你的好,自然會善待你。

有一個苦行僧,為了找到他心中的佛而四處雲遊,吃盡了世間的苦,可是他依然未能找到他心中的佛。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這個遠行尋佛的苦行僧走到一個非常荒僻的小村莊。漆黑的街道上,村民們默默地你來我往。苦行僧轉過一條巷子時,看見有一團昏黃的燈光正從巷子的深處靜靜地、慢慢地亮過來。這時,他聽到有個村民說:“瞎子過來了。”

僧人聽後很吃驚,就問那個村民道:“那挑著燈籠的人真是一位盲人嗎?”“他真的是一位盲人。”那位村民十分肯定地告訴他。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即使提著燈也不會使他自己看見道路,他甚至都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子的,他挑一盞燈籠豈不令人覺得迷惘和可笑?那燈籠漸漸近了,昏黃的燈光漸漸從深巷遊移到了僧人的麵前。百思不解的僧人忍不住走上前,問道:“很抱歉地問一聲,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嗎?”

那挑燈籠的盲人很肯定地回答他:“是的,從踏進這個世界起,我就一直雙眼混沌。”

僧人接著問:“既然你什麼也看不見,那你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者回答說:“現在是黑夜吧?我聽說在黑夜裏沒有燈光的映照,那麼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是盲人,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你是為別人照明啊?”

但那盲人卻堅決地說道:“不,我是為自己!”

“為你自己?”僧人更加不解了。盲者緩緩問僧人:“你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過?”

僧人說:“是啊,這是時常會遇到的事情。就在剛才,還被兩個不留心的人碰撞過。”

盲人聽了,很自豪地說:“但我就沒有。雖說我是個盲人,但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見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聽了,恍然大悟。

在為人處世的時候,有時候明眼人還不如瞎子看得明白!瞎子點燈的實質既是給別人也是給自己以最大的實惠。隻要凡事想到別人的辛勞與付出、想到別人的困難與窘境、想到別人的期盼與等待,然後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開始為他人著想,為別人搭把手,就是在為自己的成功鋪路。

時刻要為別人著想,不管他是強者、弱者、富翁,還是窮人。

用正能量感染他人

作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更需要你時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情,因為你的心情會影響到大家的心情,你的態度會影響到大家的態度。如果你已經不堪重擊而垂頭喪氣,那麼別人還能精神振作嗎?

充滿正能量的人的言行往往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在必要的時候,你敞開胸懷,樂觀豪放,相信你也會給他人平添無窮的力量,增加他人對你的信任感,齊心協力,共同去克服困難。

你的情緒是你自己的,由你自己來控製,隻要有意識去努力,快樂的情緒就不難得到。排遣憂愁,化解哀怨,努力去改變自己對一事一物的看法,事事多往好的一麵想想,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情緒一天天在改變,心情在一天天變好。

隻要你去做了,就不可能收不到效果。

作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你要是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調節,那麼,你肯定也不會去關心他人,這是必然的。

如果別人的情緒都不是很好,或者難以控製,而你既不去及時調整改善他們的心情,也不去做好一些根本性的工作,反而自己也情緒不佳,那麼工作將會難以開展。這結果豈不是太令人悲哀了嗎?

因此,你不僅要控製自己的感情,還要用自己的好情緒去感染他人,請記住以下幾點:

——當你走進公司的時候,別忘記清清楚楚跟大家說一聲:“你好!”讓人覺得你充滿朝氣,性格開朗。

——不論你是男是女,對於初來乍到的人,應該主動地跟對方握手,用力不宜太重或是太輕,隻要能讓對方覺得你的熱誠,已然足夠。

——你要盡量爭取直視對方的機會,大家目光相接的一刻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令對方覺得你很尊重他。

——人人都願意受到別人的重視,你應該多向別人提出問題,以示你對他極為感興趣。你不但可以提出一些私人問題,也可以問對方一些較深的問題。

——鼓勵對方談談他的個人奮鬥史或成功的故事,這必定使他眉飛色舞,越講越興奮,視你為他的好朋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你應該努力挖掘對方與別人不同的地方,恭維他,對方必定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你。

——平時你需要多留意時事及任何新消息,使自己能有各方麵的話題跟對方溝通,建立一個博學的自我形象,令他們覺得跟你在一起,眼界頓開,如沐春風。

防止負能量傳染

負能量會像病毒一樣,無遮無攔,肆無忌憚地向四周擴散,接觸者就會被傳染,表現出同樣的症狀,或快樂、或悲傷、或積極、或沮喪……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經理早上出門之前和他的太太吵了一架,心情非常糟糕。到了辦公室裏,他就把主管叫過來,衝他發了一頓脾氣。

主管莫名其妙地被經理罵了一通,心裏很是不痛快,於是就把前台大罵了一氣。前台當然想找個人發泄一下,回到家之後,看到她的兒子正在家裏玩,於是她就罵兒子是個淘氣包,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烏煙瘴氣。

這時,剛好家裏的小貓走了過來,她的兒子便狠狠地踢了它一腳。當然貓被踢了之後,就再也找不到發泄的對象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隻貓和經理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然而這隻貓卻成了負能量最終的承受者與終結者。

你可以做一個有趣的試驗:如果你在人群中打一個嗬欠,你會發現馬上就會有人接續你的動作。在家庭中,如果某個成員的心情不好,其他成員也會受到影響。其實,這就是他人受到了你的“情緒傳染”。

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總會發生,不良的情緒也會如影隨形。但在受傷時,如果我們將這些不滿和委屈直接發泄到其他人身上,最終的結果就像上麵這個故事一樣發生無數次的轉移,而最後落在一個與自己根本不相幹的人身上。

幸福從來不會跑來告訴你它的行蹤,所以,你想要過得幸福快樂,就要學會做個“踢貓”的終結者。

我們可以找到一種合理方式,將那些不良情緒宣泄掉,而不要把負能量簡單地丟給他人,尤其是我們的孩子,更不要把它帶回家,因為孩子的心理還不夠成熟,他們還不能理解你的情緒,更無法主動去承擔。如果你不分青紅皂白對他亂發火,首先他會想到的是自己惹爸爸媽媽生氣了,繼而便會產生內疚感甚至是罪惡感,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和性格發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此外,小孩子也很容易被負能量感染,很容易學會把負能量不負責任地轉嫁到他人身上。假如你已經因為自己的負能量無意中傷害了孩子,那你就要真誠地向孩子道歉,這樣做不僅有助於修複你們之間的關係,而且你還可以教孩子學會處理情緒傳染的方法。否則,一旦形成無盡的傳染,那麼孩子也就學會了這種極不好的情緒發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