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教育與文學(2)(1 / 2)

教室裏的設備很簡單甚至極為簡陋。一張方桌,上麵擺著孔子的牌位。一把給老師坐的椅子就是最重要的家具。除了這些就是每個學生用的桌子和長凳(這種長凳像是木匠用的馬床)。這就是教室裏的所有家具。每個老師除了他的書,還有一些紙、硯台、印度墨(之所以這樣叫是因為它是在中國製造的)一杯調墨用的清水、駱駝毛的筆(這樣叫是因為從來不用駱駝毛製作)。這就是他全套的用具。老師通常都有一支竹鞭和一副大眼鏡。前一樣是為了教導學生用的,全世界的男孩子都熟悉,後一樣是老師尊嚴的象征和幫助。

清末鄉村私塾

孩子五六歲就要入學,有時甚至更小。每天學習九個小時,一周學習七天,直到他完成了上述學業。大多數孩子在18歲完成。進出教室時,每個學生都要向孔子的牌位和老師鞠躬行禮。學生每天都有寫作課,還有一部分時間用來背書。背書時,學生要逐字地、反複地高聲誦讀。如果聲音小了就要挨打。一個極為用功的中國男孩的聲音可以掀翻屋頂。一個好學校在一段距離以外就能聽到它的讀書聲。工廠和鍋爐房和它相比就像墓園一樣安靜。

老師的指導是完全針對每個學生進行的。每個學生各學各的。每個學生完成了他的功課以後,就把書交給老師,轉過身去,背對著老師,背起手開始背誦。中國的一個詞語(相當於英語的背誦)就來源於這個動作,照字麵翻譯就是“背書”。

教會學校的兒童

中國作為一個民族,擁有較高的智力水平。他們的作品證明了這點,最近的許多測試也表明他們不用害怕和西方的男女青年學生的直接較量。一個中國男孩在澳門和香港的教會學校接受了基礎教育,然後由傳教士資助,派往美國完成學業。他幾年前在耶魯大學的英文作文競賽中取得第一名。最近還有一個中國小女孩。她原來是一個乞丐,被她母親扔在北京的水溝裏。十一月的一個夜晚被人撿了上來,也被送到美國完成學業。她從美國最好的一所女子學校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按照西方或者是現代的想法,中國教育部門派往美國的男孩子驚人地證明了這個民族的高智商。這批學生有120人,來美國時平均年齡11歲。所有人都能讀寫,但是沒有一個懂英文。隻有幾個人在剛才描述的中國普通學校裏念過書。沒有一個像美國女孩天真幻想的那樣,是王公貴族的子弟。他們都來自中產階級家庭,從中國人的角度看,這種家庭的最高收入從200美元到500美元一年不等。沒有一個人行為不檢或是有智力障礙。他們以驚人的速度掌握了世界第三困難的語言--英語。他們以卓越的才能學習了所有他們不熟悉的課程,並且在整套從小學、大學到技術學校的學習中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他們的表現非常完美。筆者曾經在橫渡太平洋時和其中的51個學生擠在輪船裏,度過了25天。筆者相信如果是來自相同學校的相同數量的美國男孩,一定不能在如此惡劣條件下,待這麼長時間,還表現得像一個紳士。他們中沒有老師,不需要人看管。每人都很自律。美國的一所最大的大學的校長最近告訴筆者,五個中國學生(三男兩女)已經通過考試,進入他的學院學習。他們都沒受過美國的基礎教育,但是在中國的教會學校已經有資格上大學。在幾百名申請者當中,中國男孩的拉丁文考了滿分,中國女孩的數學考了滿分。

關於中國的文盲狀況已經作了許多評論,寫了許多文章。但是這些評論都隻是猜測,因而沒有價值。沒有精確的數字統計。隻能概括地說中國各地的文盲比例不同。如人所料,大城市的受教育程度比鄉村和偏遠地區要高。關於這個問題隻有一件可以確定的事實:沒有女子教育。除了外國傳教士支持控製的幾個學校外,中國幾乎沒有女子學校。在對文盲的估計當中,占總人口一半的女性會被立刻置於文盲行列當中。

政府不監督管理學校。我們不能肯定地說,中國學校的課程和教材都是由政府規定的。即使是這樣,官方對這件事的記載也已經淹沒在曆史裏了。可以說的是,九百年前,一位唐朝皇帝開始了現在這種通過學習和文學考試,教育和選拔官員的科舉製度。從那時起,這項製度就沒有改變。像中國的其他東西一樣,它突然形成,永遠不變事實上,科舉製度的束縛越來越緊,官方控製越來越嚴密。中國的教學製度和教材都是政府嚴格管理的--譯者。。

中國有一批人,三代之內是不允許進學校、參加考試和做官。這些人包括叛國罪的罪犯、戲子、妓女、法吏、服刑的犯人、殯儀員、理發師、餐桌服務人員和仆役等。以上這些人的三代之內如果不遵守規定,膽敢報名參加考試,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有些歧視雖然不公平,但是看似合理。另外一些就會讓讀者覺得荒唐可笑。廚師以及他的後代可以獲得學位,通向國家最高權力的仕途也向他敞開。但是端菜的人三代以內就沒有了這種機會。理發師沒有這種權利,手足病醫生及其後代就幸運得多。這些歧視似乎很奇怪。中國人做事情總是理智的,這件也不例外。中國人堅持認為仆人的職業是站著的,而廚師卻不這麼低賤。所以理發師理發時,客人坐著,他站著,這就表明他的職業是一種卑屈的職業,因此不適合文學或是官員的榮譽。他們揚揚得意地補充道:“但是,修指甲的人即使是在皇帝麵前工作也是坐著的。”這種道理中國人很滿意,但是外國人卻認為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