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太陽音樂(2 / 3)

又經過漫長而艱難的過程,海中的遊動者又開始進入世界的其它部分。旋律漸漸變得複雜而宏大,人們的理解也不再統一。有人想到一條大河奔流而下,有人想到廣闊的平原上一支浩蕩隊伍在跋涉,有人想到漆黑的太空中向黑洞渦旋而下的滾滾星雲。

但大家都同意,這是在表現一個宏偉的進程,也許是進化的進程。這一樂章很長,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音樂的主題終於發生了變化。旋律漸漸分化成兩個,這兩個旋律在對抗和搏鬥,時而瘋狂地碰撞,時而扭纏在一起……

“典型的貝多芬風格。”克萊德曼評論說。這之前很長時間人們都沉浸在宏偉的音樂中沒有說話。

秘書長說:“好像是一支在海上與巨浪搏鬥的船隊。”

A國總統搖了搖頭:“不,不是的。您應該能聽出這兩種力量沒有本質的不同,我想是在表現一場蔓延到整個世界的戰爭。”

“我說,”一直沉默的J國首相插進來說,“你們真的認為自己能夠理解外星文明的藝術?也許你們對這音樂的理解,隻是牛對琴的理解。”

克萊德曼說:“我相信我們的理解基本上正確。宇宙間通用的語言,除了數學可能就是音樂了。”

秘書長說:“要證實這一點也許並不難,我們能否預言下一樂章的主題或風格?”

經過稍稍思考,C國主席說:“我想下麵可能將表現某種崇拜,旋律將具有森嚴的建築美。”

“您是說像巴赫?”

“是的。”

果然如此,在接下來的樂章中,聽眾們仿佛走進一座高大莊嚴的教堂,聽著自己的腳步在這宏偉的建築內部發出空曠的回聲,對某種看不見但無所不在的力量的恐懼和敬畏壓倒了他們。

再往後,已經演化得相當複雜的旋律突然又變得簡單了,背景音樂第一次消失了,在無邊的寂靜中,一串清脆短促的打擊聲出現了。一聲,兩聲,三聲,四聲……然後,一聲,四聲,九聲,十六聲……一條條越來越複雜的數列穿梭而過。

有人問:“這是在描述數學和抽象思維的出現嗎?”

接下來音樂變得更奇怪了,出現了由小提琴奏出的許多獨立的小節,每小節由三到四個音符組成,各小節中音符都相同,但其音程的長短出現各種組合,還出現一種連續的滑音,它漸漸升高然後降低,最後回到起始的音高。人們凝神聽了很長時間,G國元首說:“這,好像是在描述基本的幾何形狀。”人們立刻找到了感覺,他們仿佛看到在純淨的空間中,一群三角形和四邊形勻速地飄過,至於那種滑音,讓人們看到了圓,橢圓和完美的正圓……漸漸地,旋律開始出現變化,表現直線的單一音符都變成了滑音。但根據剛才樂曲留下的印象,人們仍能感覺到那些漂浮在抽象空間中的幾何形狀,但這些形狀都被扭曲了,仿佛浮在水麵上。

“時空的秘密被發現了。”有人說。

下一個樂章是以一個不變的節奏開始的,它的頻率與脈衝星打出的由晝與夜構成的節拍相同,好像音樂已經停止了,隻剩下節拍在空響。但很快,另一個不變的節奏也加入進來,頻率比前一個稍快。之後,不同頻率的不變的節奏在不斷地加入,最後出現了一個氣勢磅礴的大合奏。但在時間軸上,樂曲是恒定不變的,像一堵平坦的聲音高牆。

對這一樂章,人們的理解驚人地一致:“一部大機器在運行。”

後來,出現了一個纖細的旋律,如銀鈴般晶瑩地響著,如夢幻般變幻不定,與背後那堵呆板的聲音之牆形成鮮明對比,仿佛是飛翔在那部大機器裏的一個銀色小精靈。這個旋律仿佛是一滴小小的但強有力的催化劑,在鋼鐵世界中引發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那些不變的節奏開始波動變幻,大機器的粗軸和巨輪漸漸變得如橡皮泥般柔軟,最後,整個合奏變得如那個精靈旋律一樣輕盈而有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