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下山見到魯智深也不說話,掄刀就砍,魯智深罵罵咧咧地接鬥。五位小嘍囉欲近前觀戰,王英道:“諸位,我們楊爺內力驚人,他的刀風在五丈內也能傷人!你們最好不要靠的太近!我一人下去掠陣就行!”楊誌與魯智深鬥了二十回合,一刀砍中他左背,魯智深大吼一聲,扔鏟倒下,背上的血竄出一尺多高,濺的滿身滿臉,煞是嚇人。王英趕忙背對著小嘍囉兵把魯智深捆起,繩頭打了個一掙就開的活結,招手叫他們過來抬人。鄧龍看到王英扛著魯智深的方便鏟,小嘍囉抬著血淋淋的和尚上山,高興地親自打開寨門,迎接楊誌進去。
到了山寨大廳,鄧龍先倒了一碗酒,雙手舉到楊誌麵前,道:“昔日關雲長溫酒斬華雄,今日楊老弟片刻誅和尚,真乃英雄也!”話未說完,躺在地上的魯智深突然一躍而起,接過王英手中的方便鏟,一鏟下去把鄧龍的頭打的粉碎,楊誌也揮刀砍死兩名小頭目,王英亦砍死一名鄧龍的親隨。楊誌舉刀高喊:“誰不服氣!他們就是榜樣!”小嘍囉見山寨大小頭目皆死,誰還敢亂動,全部跪下投誠。楊誌下令打開寨門,放曹正、黃梅、薑三率領的數十名夥計進寨,把全寨八百多名小嘍囉全部召集到大廳,拜魯智深為山寨之主,楊誌為二寨主,王英、曹正、黃梅、薑三為小頭目,重新聚義。說到此須解釋一下,魯智深與楊誌交手前,在衣服內綁了一個裝滿雞血的豬水泡,並非是真挨了楊誌一刀。
待山上大事安排就緒後,楊誌果然把穆家刀法耐心地傳授給黃梅,同時也把從王瑛奶奶處學來的‘打狗棍’法,傳授給王英、曹正。魯智深看到黃梅每天膩在楊誌身邊,形影不離,大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態。就從中說合,讓黃梅嫁給楊誌為妻子。綠林人物不講究俗禮,當天就拜了天地入洞房,成就百年之好。
一年以後,二龍山歸入水泊梁山大寨聚義。楊誌不想讓已有身孕的妻子黃梅,去梁山伯做女頭目,就悄悄把黃梅送回火塘寨,交與母親照看。楊亜男見到多年杳無音信的兒子突然歸來,且帶回一位有喜的兒媳,心中百感交集。暗道:“懷玉有了傳人固是喜事;可是他棲身綠林,這前途、、、唉!、、、、、、可慮呀!”楊誌看到母親陰晴不定的臉色,道:“孩兒不孝,為了活命,將父母給的清白身體投入綠林,將來天可憐見,梁山泊受了招安,兒還有出頭之日。否則,誌兒決不在江湖露出真正身世,以免遺羞祖先!娘隻當沒有我這個兒子,把心放在孫子身上吧!把你老再次興旺楊家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誠然,黃梅若是生女,也就罷了!若是生男,就取名叫‘楊再興’,但願他能再次振興火塘寨楊家!母親保重!兒去也”。楊誌叩拜過母親,留下一包金銀,頭也不回的走向梁山聚義的不歸之路。
在梁山伯大寨,楊誌多次出生入死,為山寨立下汗馬功勞,地位排在一百零八名頭目的八先鋒將行列。梁山大寨受朝廷招安後,楊誌追隨大寨主宋江,為朝廷平‘田虎’,剿‘王慶’,屢立戰功。後來在平‘方臘’時病亡於‘丹徒縣’,一輩子也沒有得到朝廷的正式封號。梁山的一百零八名親如兄弟的將領,隻有王英、曹正知道楊誌是火塘寨老楊家的嫡傳後人,其他人全不知道楊誌的真實身世。宋江在平定方臘後,因查不清楊誌的具體家鄉地址,隻好將楊誌的遺骨同數十名無法送歸的、陣亡兄弟的遺骨埋在梁山伯的廖兒窪。以後,楊誌的遺骨能否回到火塘寨祖墳?楊家還有什麼事情發生,請看下回,“大破神龍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