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長沙王‘劉循義’,探知朝廷的欽差大臣近日就按臨長沙府,果然是靴子裏長草——慌(荒)了腳,正不知該如何對付,恰雷英來到。二人密謀半天,劉循義心中有了譜。派人收拾好原來的王府做欽差行轅,通知所屬州縣文武官員齊集離城十裏的接官廳,恭迎欽差大臣的到來。楊文廣在長沙王領著諸官跪地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已畢,令楊金豆傳喻:“各地方官回衙門理事!長沙王引路去行轅!”。
等隨行人員安頓下來後,楊宗英在客廳讓長沙王拜讀了聖旨。坐聽長沙王稟告了各州縣的吏治、賦稅、等情況後。突然問道:“本使聽路人閑談,王府最近大量招收新兵,人數超編,確有此事乎?”長沙王奸笑道:“王府新招數百名壯丁補充衛隊缺額是實,超編是沒有的事!大人可以詳查嘛!”楊文廣道:“路人望風撲影、道聽途說,數量誇大其詞也是有的,這且不論。朝廷曾明令各駐外官員不得私自招兵買馬、擴充軍備,王爺此舉、、、、、、”長沙王道:“小王天膽也不敢無視大宋律條,私自招兵買馬,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哦!願聞其詳!”楊文廣道。長沙王道:“府城東北百裏外,有一座連雲山,山上不知何時聚集了一夥山賊,經常搶掠村坊,為惡鄉裏。小王準備親帶府中衛隊進剿,檢點人馬時才知缺員甚多,這才招新兵補缺額,由於多年沒有招兵,許多願意吃糧當差的無業遊民爭搶報名,小王見人太多,就采取好中選優,每天挑幾名的辦法,這樣一來就給不明真相的人造成王府在長期、大量招兵影響,其實,本王總共才招了七百餘人,勉強湊夠王府衛隊編製。經過一段訓練,原擬近期出兵剿匪,恰大人駕到,是否近日發兵,請大人明示?”楊文廣道:“剿滅山賊流寇,維護地方治安乃是王爺的職責,亦是本使該管的事!這樣吧,明天檢驗過王府衛隊再議征討方略。”
次日上午,楊文廣按長沙王提供的花名冊點視王府衛隊,人數果然不超過五千。然,衛隊裝備之精良,士氣之高昂比朝廷的正規軍還在上。心中已是有數,想了想對劉循義道:“本使看了衛隊的軍容,十分佩服王爺治軍有方,哈哈!有如此精兵猛將,連雲山的一夥烏合賊眾,絕對不堪一擊!何需你我親自領兵前去?我看令貴府司馬蘇良將軍率二千人馬去,即可奏凱!”長沙王想不到欽差會如此安排,心中暗暗叫苦,可嘴上卻道:“大人明見,小王這就下令!”蘇良將軍帶兵走後,楊文廣暗派楊文遠與柴燕假扮探親的夫妻,悄悄跟在隊伍後邊觀查。
過了五天,蘇良將軍返回稟告:“連雲山賊勢浩大,兵多將廣,陣前交鋒,末將獨木難支眾賊將圍打,被迫撤軍反被賊軍追殺十餘裏,折兵千餘人,大敗而歸,請天使治罪!”楊文廣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將軍寡不敵眾敗了一陣,是本使輕敵所致!你何罪之有?快請坐下談談敵情!”蘇良道:“連雲山方圓百裏地方,全被賊人所占,附近村莊都有山賊的眼線為他們通風報信。村民皆不敢對官府說實話,末將花重金買到的消息是:山寨有小嘍囉三萬餘人,為首的是親兄妹五人,老大叫黃繼強、老二叫黃繼超、老三叫黃繼霸、老四、老五是女的,叫黃繼娟、黃繼粉。五人以下有領兵大頭目四人,叫魏烈、魏奇、上官隆、鬱渮,分管十六名小頭目。最近又新入夥五名武藝高強的人物,為首的叫雷英,被黃繼強聘為軍師,末將以為賊勢浩大已成氣候、、、、、、。”楊文廣道:“蘇司馬辛苦啦!下去休息吧!”蘇良出去後,楊文廣把臉一沉,轉身對長沙王冷冷地道:“長沙王,連雲山賊勢如此驚人,絕非短時間養成,你身為朝廷封疆大吏,既不剿滅,亦不奏報朝廷,朝廷若知道實情,必疑你是有意縱賊,圖謀不軌!本使不知你劉家有幾多腦袋夠朝廷砍!真叫楊某為難也!”道罷故意站起來,走來走去。劉循義心中一驚,忙站起道:“大、、、大、、、大人息怒!劉某知罪了,事到如今該怎麼辦呢?大人一定要設法救、、、救我、、、、、、”楊文廣道:“此事如不上報朝廷,本使亦是有罪!如果上報、、、、、、那!朝廷定令本使用尚方寶劍戮爾全家!本使情何以堪、、、、、、為今之計,隻有你誠心助本使剿滅山賊,事情才有轉機、、、、、、”“大人放心!隻要能幫小王躲過這一劫,要錢有錢,要兵有兵!劉某一切聽大人的!”“那就好!明天就傳欽差令,調附近三個州府的駐軍全部到長沙集結待命!不得有誤!”劉循義唯唯遵命。|
原來,劉循義私自招募的幾萬新兵,全藏在連雲山中訓練。襄陽王的陰謀是,由雷英親率這股人馬扮成山賊,由長沙王鼓動楊文廣帶衛隊進剿。一旦時機成熟,雷英與長沙王裏應外合將楊文廣一行聚殲在連雲山下。而後,由長沙王奏報朝廷,說是楊欽差不聽勸阻冒進剿賊、全軍覆滅。長沙王照計行事,但沒想到的是楊文廣會令王府司馬蘇良率王府人馬去剿匪。蘇良將軍乃是蘇柯慶的孫子、劉循義的表外甥,亦是長沙第一勇將。他到了連雲山聽雷英的安排,留下一千人馬,帶其餘的人馬返回府城,謊報戰敗,欲引誘楊文廣親自率人馬去連雲山。楊文廣聽柴燕彙報,知道蘇良在說謊話,已料知其中奧妙,將計就計,又打又拉嚇住長沙王不敢亂動,急調朝廷駐在潭州、郴州等地的官軍來長沙集結滅賊。
半月後,奉令來報到的各地駐軍三萬人馬,十餘名將官已經聚齊。楊文廣知道,這些都是忠於朝廷的兵將,可以放心使用。隨下令郴州總兵‘焦挺’率五名副將,一萬五千人馬為左路軍,湘潭兵馬都監‘孟環’率六名副將,一萬五千人馬為右路軍,蘇良與楊宗蘭率長沙王府衛隊三千人馬做先鋒,自己率五千欽差衛隊做中軍兵發連雲山。
雷英見楊文廣果然中計前來,心中大喜,率二萬小嘍囉兵下山對陣。兩軍對陣,楊文廣躍馬陣前道:“連雲山寨主聽著,本使代天巡狩三湘,有便宜行事之權,爾等如果放下武器投誠,本使可以保證將爾等收編為朝廷官軍,為國效力。如果執迷不悟,為他人做鷹犬,就是死路一條!”雷英道:“連雲山人馬全是朝廷的死對頭!廢話少說,派將出戰吧!”楊文廣轉身對‘蘇良’道:“久聞蘇司馬乃三湘勇將,令祖蘇柯慶曾與吾祖楊延昭鬥戰百餘合言和,將門出虎子,想來蘇司馬亦不會辱沒祖上的威風!今日立首功如何?”蘇良知道,天使有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不敢戰場抗命,道:“末將遵命!”拍馬舉長矛衝出。連雲山的頭目黃氏兄弟本來就是‘蘇良’的部屬兄弟,誰也不願意出馬對陣。雷英帶來的四猛將卻不知道‘蘇良’的真實身份,以為是真的官軍。四猛老大段猛風見連雲山的頭目們全都畏縮不前,鄙視地哼了一聲,氣衝衝掄大斧衝出。蘇良不願在陣前傷自己人,亦不願當著天使的麵敗陣,十分為難的與段猛風戲戰了十餘合後暗示道:“你不是吾的對手,回馬換將吧!”段猛風不理解話中的含意,還以為對方是羞辱自己,一麵高喊:“不宰了你絕不回去!”一麵掄斧沒命的亂砍,惱的蘇良性起,罵了聲:“不知死活的東西!”一槍杆抽到他的背上,抽得段猛風吐血而逃。楊文廣見狀命軍士猛掄戰鼓為蘇良將軍助威。這時,對方二猛將‘段猛雨’已提著雙鐵錘衝出,蘇良耳聽身後戰鼓緊催,不便回馬,隻好接戰。數合間輕輕刺中段猛雨的腰部,本想讓其負輕傷退下,沒想到段猛雨是個渾人,見槍尖入肋,不但不退,反而掄起大錘向‘蘇良’的頭頂猛砸,想拚個兩敗俱傷,蘇良為了自身安危,無可奈何,隻好狠心將段猛雨挑死馬下。雷英看到大怒,氣急敗壞地對黃氏兄弟道:“蘇良陣前殺王爺手下大將表明他已經投敵,你們還不上去殺之!”黃繼強被逼隻好暗囑二弟黃繼超出陣見機行事。楊文廣見黃家兄弟出戰,對楊宗蘭道:“請三叔出去替下蘇良!”楊宗蘭的兵器是短柄雙斧,招數是其父親楊延順跟楊延德所學,轉傳給他的,本來楊延順就沒有學精,楊宗蘭學的自然更差勁,上陣對付一般戰將還可以,對付黃氏兄弟可就顯出技不如人了,接戰十餘合,就光剩下挨打的份了,心中一急,拿出一個小紙包,喊了聲:“看寶貝!”就扔了過去,黃繼超以為是暗器,忙用刀劈擋,紙包倒是劈碎了,可自己亦聞香落馬。楊宗蘭探身抓起黃繼超回陣。黃繼強見二弟被捉,心中大急,揮刀帶領全軍衝出,欲搶回黃繼超。官軍這邊楊文遠、柴燕、楊金豆、肖月英、楊家生、楊家育、孟環、焦挺也紛紛殺出,雙方兵對兵、將對將,混戰一場,互有損傷,天黑各自鳴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