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回 文廣奪帥印(1 / 3)

上回說到,穆桂英對佘太君允許楊文廣兄妹進汴京一事,心中憂慮不安,總擔心會出什麼事。讀者可能要問:“那佘太君是怎麼想呢?已經是百歲高齡的老人,對隔輩後代寵愛,是人之常情,難道她就不擔心自己的心肝寶貝安全嗎?”筆者認為她不擔心!為什麼呢?此事說來話長。

當年宋軍攻陷了幽州,遼國所屬各州府的官員紛紛上表投誠。當時遼國守滄州的小都督叫白笑天,他原是中原洪州人氏,十五歲時,其父白鎮洪因與土匪發生糾紛,被土匪屠殺滿門。白笑天與妹子白鳳蓮恰去外婆家探親,幸免於難。為免土匪追殺,兄妹二人逃到遼國,將祖傳一對‘漢暖玉佩’送與皇親肖韃賴,懇請拜在門下學藝。肖韃賴看在價值連城的玉佩份上,收他兄妹為徒。八年後,白笑天兄妹都學得一身好武藝,特別是白鳳蓮,更是出落得仙女一般。肖韃賴就把她送與二殿下‘耶律正緒’為妃。白笑天也提升為滄州都督。

幽州城破後,白笑天一麵假意上表投誠,一麵帶精兵悄悄偷襲了洪州城,並嚴密封鎖消息。當宋軍凱旋時,白笑天自持武藝高強,手下有二萬精兵,竟狂妄地攔住了宋軍的隊伍,揚言要宋軍交出‘耶律正緒’。宋軍打前站的是宛洛節度付使曲士奇,他聽報遼國殘兵敗將竟敢在洪州攔道,索要戰俘,心中大怒,以為是螳臂擋車不自量力!氣衝衝帶部將龐乃超、蔣宛出戰。白笑天力大錘重,打死蔣宛,活捉龐乃超,曲士奇親自出馬,也被震得吐血而回。消息傳到中軍,楊延昭大吃一驚,急令楊宗保趕往前軍看敵情。穆桂英不放心,也隨後趕去為乃夫掠陣。楊宗保與白笑天大戰三十餘合,也抵不住。穆桂英大怒,不顧三個月的身孕,揮刀衝上,奮力接了幾錘,終將白笑天劈死,殺散遼兵,一鼓作氣收複了洪州城。因用力過巨,驚動胎氣,引起流產,傷了身體,以後竟連年難育,不是懷不上,就是坐不住胎。

無獨有偶,楊宗英與苗王的女兒李妙鳳婚後也是多年不育,老苗王為此十分焦急,在苗疆訪得一古配方,並配齊珍貴藥料,派專人送往中原。以後,李妙鳳與穆桂英就按方服藥,直到三十多歲,二人才先後有喜。穆桂英一胎生下一男一女,李妙鳳亦生下一男。老太君喜得重孫,自然視如珍寶,精心教養。十幾年當中,楊文廣與楊宗英的兒子楊文遠,在楊家老一輩的精心培訓下,不僅練熟了乃祖楊老令公的刀法,楊家的槍法,穆家的箭法,更學會了各種打暗器的手法。他們的七奶奶杜金娥,總結了周夫人打梅花針的巧勁,李翠萍、雲翠英、羅雲香、花謝玉等打暗器的各種手法對他們三個小輩進行接、打暗器的訓練。當楊文廣練到十五歲時,身上亦無須攜帶任何暗器,他隻要隨手拿起一件物品,如標槍、佩劍、石頭、筷子、銀錠、甚至是一段小樹枝打出去都能致人於死命,所以,老太君對重孫的藝業十分放心。

話說楊文廣、楊金花離了火塘寨,就像在籠中關了十幾年的鳥兒,突然獲得自由,心中有無限的興奮、激動。一路上除牢記老奶奶的告誡:不準惹是生非外,其他方麵則是隨心所欲。真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這日來到汴京,楊金花正要打聽去臥龍街的路。楊文廣道:“妹妹聽哥說,我們一到四叔家中,必然被他老人家限製行動自由,不能暢快遊玩,莫如我們先找一家客棧住下,先盡情玩幾天,然後再去四叔家當幾天乖孩子如何?”“這、、、、、、不妥吧?”楊金花猶豫道。“沒啥不妥!走!找客棧去也!”

第二天,兄妹二人先到天波府門前瞻仰了一番,接著遊玩了鐵塔、禹王台南苑、大相國寺等京中勝景。晚上問店小二還有什麼地方好玩,小二驚訝地道:“二位客官明天不去參加比武奪帥印嗎?”“比什麼武?奪帥印是怎麼回事?請小二哥不吝賜教!”楊文廣好奇的問。小二道:“小人瞧二位都是赳赳武夫打扮,且帶著長兵刃,以為是來京參加比武的武生呢,原來二位竟不知情。事情是這樣的,遠在幽州的‘安王耶律正緒’突然造反,打來一張連環戰表,聲稱要奪大宋的江山,當今萬歲爺因為朝中無人領兵平叛,下旨明天在‘南熏’門外校場比武選帥、、、、、、。古人雲:學會文武藝,貸與帝王家,二位英武年少,何不也去試試呢?”“承教了!”店小二出去後,楊文廣道:“明天咱們去校場看看!”楊金花道:“哥,你忘啦!出門時母親交待,要我管住你,不許你在京中管閑事!這比武的事嘛!咱就不去看了,啊!”楊文廣道:“可老奶奶明明交待要我們打聽朝廷在幹什麼?這比武奪帥乃是朝廷大事,若不去看,回去如何向老奶奶稟報?何況,明天教場天下武生雲集,各展絕藝爭鬥,如此盛況是百年難遇之事,你我習武之人不看眾家之長,怎知自己的武藝高低?哥以為必須去看看才是!”楊金花聽哥哥說的有理,就同意明天去校場瞧瞧。

次日,兄妹早早用過飯,帶上兵刃趕到南熏門外。誰知朝廷有規定,不掛號參加比試的閑雜人等不準入場。兄妹在校場外轉遊了半天,看到四周都有禦林軍把守,無法潛入。楊文廣道:“看來不掛號是進不去的!我們也去掛個號,領個腰牌混進去,到時隻觀看不參加比試,料他們也無法!”楊金花也無法可想,就報了‘河東武生楊文廣、楊金花’之名,進入了校場,立馬人少的地方觀看。一會兒,耳聽五聲炮響,校場中門大開,當今仁宗天子在兵部尚書王強、丞相寇準、呂蒙正,太師龐吉及百官的護持下登上了閱兵台,坐定後,鎮殿將軍傳旨:武生按報名順序先射箭初選,立著射一百五十步遠的箭靶九箭,射中七箭以上者方能進入第二輪,參加騎射、、、、、、。兩個時辰過去,千餘名武生隻有二十五人進入第二輪比試,騎射比試結束勝出四名佼佼者,一名是山東武生‘許超’;一名是‘雙王呼延丕顯’的長子‘呼延忠信’;一名是湖廣武生‘史昌’;最好的一名是‘王強的長子王倫’,九支箭皆射中箭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