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殯儀館(2 / 2)

鴻天書焦急走著,感受到不少人頻頻望過來的目光,渾身微微不自在。但他沒有抬頭,隻是心情忐忑,不知為何,越靠近這棟建築,他心中愈發恐懼,並且伴隨著強烈不安,一拳拳打在心口的肉上。

“但願,我的身體還安然躺在冰櫃中,沒有被火化。”鴻天書悄聲安慰自己,丈量了一眼腳下的距離,心中默默數著剩餘的步數。

這時,一個鼻梁頂著黑色邊框眼鏡的幹瘦青年走到他麵前說:“小夥子,你看起來傷的不輕,要不要我攙扶你一把。”

猛然聽到這話,鴻天書愕然抬頭,怔怔看著幹瘦青年:“為什麼要幫我,我身上沒有錢。”

幹瘦青年笑了笑:“舉手之勞而已,誰向你要錢了。”

鴻天書默然無話,幹瘦青年的熱情顯得過於突兀,他不知道這陌生青年為什麼要幫自己。但從小接受資本主義思想灌輸的他認為,所有人所作的一切事情都是希望得到回報的,即使是樂於助人的人,他們的潛意識裏也一定希望得到回報。

因此,從小到大,他不喜歡主動接受別人的好意,不喜歡欠別人報酬。他記得以前在學校裏,曾經接受過幾次同學的幫助,暖暖的心意,令他強烈感覺到必須拿出點什麼東西做為回報。於是,他拿出了錢,幾個同學中,有一半同學接受錢做回報,另一半卻婉然相拒了,並說他這樣做傷同學感情,這樣得來的錢寧可不要。

鴻天書沒有意外,錢隻是作為償還報酬的一種方式。他們不接受錢做為回報,說的好聽點,思想境界比較高尚,說的難聽點,思想頑固,認為接受錢俗儈。相比之下,這類人更願意接受另類的回報,譬如有人希望得到關心,有人希望得到認同,有人甚至隻想看別人感激的微笑。

助人者助人,往往有自身的隱性需求。接受好心人救助,卻認為理所當然的,是大錯特錯的一種價值觀念。這是鴻天書多年總結出的結論。所以,在接受好心人救助之前,他養成一個習慣,先確定對方付出這份勞動,需要得到什麼回報。

無疑,眼前這幹瘦青年是出於一片好心。鴻天書搖了搖頭,他不想無端接受別人的幫助。倉促對他道了聲‘謝’後,鴻天書從他身旁快速經過。

幹瘦青年訕訕笑了一下,倒也沒說什麼,隻是很自然地坐到一旁的花壇邊沿上,撥弄起壇中的花草來。

殯儀館內很大,來回進出走動的外人不少,人聲嘈雜。鴻天書繞了十來分鍾沒發現停屍間的位置,匆忙拉住一個工作人員說:“阿姨,你們這裏的屍體都放在哪裏?”

被拉住的工作人員一聽很不高興:“你這小夥子怎麼說話的,一點禮貌都沒有,叫我阿姨,我連三十都不到,看起來有那麼老嗎?”

“不叫你阿姨,那叫你什麼?”

“一般別人都是叫我美女,或者姐姐也行。”

鴻天書一怔,看著她滿臉橫肉的麻疹臉,使勁地抽了一口冷氣,隨即展顏開笑地叫了聲:“美女。”

“誒!好孩子。”麻臉大媽一聽樂開了花,態度一掃剛才,滿臉堆笑說:“你剛才說什麼來著,我沒聽清楚。”

“我想問問停屍間的位置在哪裏?”看著她臉上一顫一顫的橫肉組成的笑容,鴻天書麵不改色地咽了口口水,硬著頭皮問。

“問停屍間,你問這個做什麼?”麻臉大媽詫異了聲,表情立即變得警惕起來。

“我家人不幸過逝了,我想看他最後一眼。”

“這樣啊,幾天前送來的。”

“大概四天前。”

“都過了四天這麼久你才來看,屍體說不定早就燒了,小夥子多節哀吧。”麻臉大媽一臉憐憫地看著他說。

“燒了?你確信?”鴻天書聞言色變,緊緊咬著下唇問。

“肯定是燒了,送來的屍體基本放上一兩天就燒了,你家人都放了四天,沒有不燒的道理。”

‘嗡’地一聲,鴻天書腳下一軟,直覺天旋地轉,腦袋快要炸開,原本還帶有點紅潤的臉色,瞬間紅潮退去,變得慘無人色,片刻後,他悲憤地說:“不是要等‘頭三忌日’,你們怎麼可以說燒就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