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張作霖被炸死了,但是全國最大兵工廠——東三省兵工廠建成,擁有中國最強大的海空軍,生產了中國最早的汽車,出現了期貨交易所、證券交易所,東北各方麵事業轟轟烈烈,無不威脅日本滿鐵附屬地經濟的發展,最終讓覬覦已久的日本軍國主義打斷了東北的現代化建設。
七七事變前中華民國海軍軍艦總噸位是3.8萬噸,而東北極盛時3.22萬噸。1929年東北空軍擁有300架飛機,而1934年,關內連同教練機隻有600餘架。
1932年3月9日,偽滿洲國成立,在日本處心積慮的殖民建設中,東北也得到畸形發展,三千萬同胞備受奴役。中華民國雖不承認偽滿洲國的合法性,但在1935年之後與其建立了通郵、通車、通航及貿易聯係。
這一時期,長春地位急劇上升,據稱是亞洲近代唯一一個比東京還先進的城市,是中國第一個全由外國專家規劃設計的城市,是中國唯一的仿照外國首都建造的城市。
從長春到大連的超特急—“亞細亞”號特快列車開通,這是日本生產的世界最快的時速130公裏的流線型機車,引得許多歐洲人來此參觀乘坐。1945年東北鐵路裏程11479公裏,而算上東北,1949年中國鐵路總裏程才22000公裏。1932年,東北航空線總裏程1.5萬公裏,1950年的全國才1.14萬公裏。
1931年,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6.9%增加到59.3%,而中國2003年才達到57.5%。1938年,偽滿洲國共發電16.3億度。1943年,豐滿水電站開始發電,發電能力每年22億度,1949年,整個中國總發電量才43億度。從沈陽到大連的兩側工廠煙囪林立,城市連成一片,成為舉世聞名的“綿長工業區”,沈陽鐵西區被譽為“東方魯爾”。
1931年,東北城市化水平為11.5%,1942年達到23.8%,而中國城市化水平1990年18.96%。2001年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東北地區城市化水平最高,達到52.1%,而2003年中國城市化水平為37%。
1943年時,東北以占中國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產了占全中國49.4%的煤,87.7%的生鐵,93%的鋼材,93.3%的電,69%的硫酸,60%的蘇打灰,66%的水泥,95%的機械,形成了龐大的人造石油、特種鋼等當時領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業。到1945年,東北工業規模超過屢遭美國轟炸的日本本土,位居亞洲第一,占全國85%。進入東北的解放軍,甚至是關內全副美式武裝、號稱走過所有大城市的國民黨軍隊,由於沒有見過東北的工廠大煙囪直入雲霄,密集的高壓電網和遍地飛馳的火車,留下了“將軍全國都走遍,發現工業聚南滿”的驚歎,“火車不是推的”的俗語不脛而走。
值得一提的是,東北的發展在張氏父子時期就打下基礎,日本侵略者也為了更好地掠奪東北,才不惜代價在東北大肆建設和開發,這種殖民地經濟殺雞取卵的做法是值得批判的。不過,日本在牡丹江建橋很堅固耐用。新世紀之際,隨著城市的發展打算把橋加寬,發現當年日本人建橋時,己經為橋將來擴建預留了地基。反觀我們現在,建了拆,拆了建。
誰擁有東北誰就擁有中國。毛澤東甚至決心,如不能進取關內,就在哈爾濱或長春建都。東北的第四野戰軍百萬大軍揮師南下,對於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政權立下首功。
建國後,由於新中國繼續發展,就依托東北的工業和物產。東北擁有中國最富饒的土地,擁有最大的沿邊貿易,擁有中國最大的油田,擁有最多最富有的各種礦產資源,擁有最多最大的工業基地。作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一五”時期的156個重點項目中58項在東北。東北基本建成了涵蓋全麵的工業體係,鋼鐵、化工、重型機械、汽車、造船、飛機、軍工等重大工業項目的布局,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沈陽是中國重工業基地,大連是造船基地,長春製造的解放汽車供應全國。1959年,大慶第一口基準井噴油,中國“貧油”的帽子被摘掉。四十年間,穩產5000萬噸27年,大慶油田累計上交稅金4061億元,承擔原油價差4190億元,出口創彙495億美元。東北奉獻了物產,東北人奉獻了聰明才智,為共和國做出巨大貢獻,而後逐步走向衰敗。
1921年,東北軍少帥張學良訪問日本,日本炫耀武力。他發誓:“你們日本人做到的,我們中國人也能做到;你們日本人做不到的,我們中國人更能做到,請君拭目以待!”類似的話,駕日本車飛長城和黃河的柯受良、因為內訌而多次敗給日本人的女子中長跑教練馬俊仁也都說過。然而到了1990年,張學良對日本記者坦言:“過去我去過日本,接觸了日本文化,非常感動。過去是這樣。如今我也尊敬日本人,譬如在科學等一些領域,日本都超過了美國。對日本研究開發,我也很佩服。”
昔日的滿洲,今日的東北,曾經作為日本殖民地和新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在炮聲遠遁、硝煙散盡的新時代裏,商品糧基地增產不增收,富有資源的吉林出現“富饒的貧困”,人均收入倒數全國第四,人參賣了個“蘿卜價”。
1949年,東北三省的總產值至少是韓國10倍以上,東北的人均產值是韓國的5.7倍以上。而到2005年,韓國的總產值是東三省的3.75倍,僅僅首都首爾1200多萬人的產值就超過了東三省。
2003年至2006年的四年間,三省經濟總量與廣東相比,四個年份分別相當於廣東省的80.3%、77.1%、76.6%和58.3%,差距持續拉大。
長春孟家屯是原日軍細菌第100部隊所在地,建起了第一汽車製造廠。1996年8月19日,我途徑一汽大門時,恰好一列車隊駛入廠區,前麵開路的警車是強悍有力、衝勁十足的豐田越野車,大巴也是豐田考斯特,坐著人大代表,真正實現了“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目標。後來,紅旗轎車虧損靠生產日本馬自達轎車彌補。豐田年產量900多萬輛,位居全球最多,超過一汽50年總和,年產值相當於至少三個吉林省。大工廠紛紛倒閉破產,工人下崗,在貧困線上掙紮。
東北和日本的經濟交往日益密切,不斷從日本獲取技術資金。日本企業成為競相選擇的高收入單位。在德惠,日本建立萬門程控電話項目和佐竹金穗公司。
1918年,日本兵就在德惠飲馬河邊駐紮抓小雞吃,以致幾裏內沒有公雞報曉聲。抓小雞方式是把脖子扭斷,這些都深刻印在長輩的記憶裏。詩人王雲台寫道:“驚心犬吠連聲起,報曉雞鳴半個無。寄予莫留空塒在,怕他多事引倭奴。”
在許多抗戰文藝作品裏,日本鬼子都搶老百姓的雞吃,或者清燉或者紅燒,條件不允許時就草草地扔進火堆。但是吃雞誤了鬼子好多事,成全了落後的遊擊隊。《鐵道遊擊隊》裏押車鬼子吃的是化裝成商人的遊擊隊員賄賂的燒雞,喝得酒氣熏天,結果一命嗚呼。電影《地道戰》中,兩個鬼子用鍋煮雞吃,結果我遊擊隊員從鍋底鑽了出來,熱湯澆在鬼子身上,抬手就是兩槍。
而今吉林德惠正大公司建立在當年日軍駐紮地附近,從日本等國引進世界水平生產線設備,把低脂肪、高蛋白、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的雞肉加工包裝檢疫好後再向日本出口,創彙額超過一汽居吉林第一。而日本人不因為有送上門來的肉雞就來者不拒,因為多種原因多次取消定單,整得德惠人民賊拉憋屈,盼望日本早日解禁,更渴望精製大米等綠色產品源源不斷地出口日本。
在東北,甚至在東北以外提起德惠,許多人第一反應是德惠大曲。我說那是很早吧,他們說是。德惠水質清澈甘甜,德惠大曲以水清酒洌而譽滿關東。早在1917年,德惠就建“福裕合”燒鍋生產德惠大曲,選東北特產紅高粱為原料,以純小麥培製的中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1963年第一次被評為吉林省名酒,此後獲得榮譽無數。實話實說,最近一些年,德惠大曲沒落了。
黑土地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狀況到達臨界狀態,土壤質量下降,而黑土地上精神流失更為可怕。
2004年3月24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國際研討會在長春召開。
2007年5月,國務院發布《東北振興三年評估報告》指出:東北三省取得的成績隻是階段性的,與全國特別是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經濟總量仍呈下降趨勢。
複興,取決於東北人的精神,那就是“闖關東”的自強精神,奠基中國工業的奮鬥精神,大慶的自力更生創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北大荒的知青拓荒精神。
當年日本占領、殖民大連這座海濱城市長達50年時間,而今這座東北窗口煥發出勃勃生機,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社會和諧,創造了不遜於日本的奇跡。
東北複興可期,東北肯定複興。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