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媒業是朝陽產業,信譽品牌為生存依據,發展勢頭看好。與國內其他領域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麵臨重重困難、業績不佳、還貸能力較差的總體情況相比,傳媒業無疑是難得的“金鳳凰”。商業銀行通過對傳媒的支持,使其資金流動形成良性循環,有助於銀行資本結構的優化。
國際影視業通行的融資辦法是:在定好劇本、做好預算、與演員簽好合同後,找一家國際著名保險公司擔保,向國際商業銀行貸款。
一部電影要想獲得融資,它的製作就必須在擔保公司的監理下進行並由擔保公司提供完成擔保。擔保公司在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的拍攝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於它們要對電影如期完成負有最終的擔保責任,因此它們在電影的開拍前就要深度介入,審查劇本、預算以及所有核心演職人員的資質並同他們進行麵談,在拍攝過程中隨時了解和掌握拍攝進度,在必要時甚至直接派人督導乃至接管整個劇組。雖然擔保公司要收取整個拍攝成本的一定百分比作為擔保費,但正是由於他們的介入才使得電影製作流程變得相對可控,從而確保外部資金願意為電影製作提供支持。
在拍攝《夜宴》時,華誼兄弟從深圳發展銀行貸過款,當時是以海外銷售版權做抵押,還通過出口信用擔保公司提供海外銷售的保險,華誼為此要支付2%~3%的擔保費。
(2)發行企業債券。發行債券的融資成本低於貸款利率,而且期限較長,是大項目融資的理想選擇。但發行債券往往受到發行規模的製約。在目前管理政策背景下,因為我國傳媒在公眾中具有良好口碑,發行債券不失為一條可取之路。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於2007年成功發行5億元企業債券。本期債券期限七年,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授權北京市分行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擔保,大公評級對本期債券評定級別為AAA,對中影集團的主體評級為AA。主承銷商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影集團本次發債資金主要用於投資建設國家電影數字製作基地工程,發展數字影院,新建及改造影院等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0.08億元。中影集團作為國家廣電總局唯一的直屬企業,本次發債,開創了中國文化傳媒行業在企業債券市場融資的先河。
3.租賃融資
傳媒集團通過定期支付費用從外部獲得某項資產的使用權。租賃方保留該項資產的所有權,承租方不按約定支付租賃費用時,租賃方有權收回該項資產。傳媒集團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某項重大的項目設備,而自身一時無法籌措所需全部資金;或者花大量資金購入後,該設備使用不多;或者此類設備的升級換代加快從而導致機會成本過高。在上述情況下,傳媒集團完全可以考慮采用租賃融資方式達到目的。承租方花錢少,卻能享受最新設備的使用,降低自己生產成本,不承擔設備折舊、保管等風險。
例如,當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電視台可以采用租賃方式獲得飛機的使用權,從而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全過程報道。再如,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屬股份公司向中央電視台及其關聯單位提供專業廣播影視製作設備租賃及相關服務。
4.項目有限合夥
經過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2007年6月正式開始實施,該法增加了有限合夥的內容,這必將對我國的投融資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有限合夥是指一名以上普通合夥人與一名以上有限合夥人所組成的合夥。雖然在表麵上及一些具體程序與做法上,它是介於合夥與有限責任公司之間的一種企業形式,但必須強調的是,在本質上它是合夥的特殊形式之一,而不是公司。該法規定,合夥企業隻是由少數普通合夥人經營管理並承擔無限責任;有限合夥人不執行合夥事務,不對外代表組織,隻按合夥協議比例享受利潤分配,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其對企業承擔著主要的投資任務,不得以勞務或信用出資。此種體製業已被實踐證明在利益分配、管理激勵、風險控製和稅收處理等方麵具有明顯的優勢。由於有限合夥體製的特點與優勢,當行業外資金進入專業領域,這種體製模式常常成為首要的選擇。
我們經常在各種媒體上看到有關的報道:由於投資人和製片人的矛盾,導致電影項目夭折。有限合夥投資模式的出現正好滿足了行業外資金進入電影領域的要求。行業外投資人充當有限合夥人,不執行電影項目的事務,隻按合夥協議約定比例享受利潤分配,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製片人充當普通合夥人,從事電影項目的經營管理並承擔無限責任。因為電影項目具有高度專業性和投資風險性的特征,電影項目隻能依靠投資人的資金和製片人的專業能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投資人與製片人通過有限合夥的方式進行合作就成為一種合理的選擇。
2009年8月,“一壹影視文化股權投資基金”采用有限合夥製方式設立,總規模5億元人民幣,首期1億元人民幣。基金首期將投資於國內優秀的電影、電視劇項目。該基金管理人一壹國際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5.公司股權融資
公司股權融資是通過股權的出讓來籌集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主要包括私募融資、公開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等。股權融資的優點是籌集的資金量大,且沒有到期還本付息的壓力,對資金募集者而言,風險較小。其缺點之一是操作複雜,尤其是上市,需要有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帶來較高的費用籌集成本;其二是代價高昂。對投資者而言,投資風險較大,需要有較高的回報,需要參與企業收益分配;其三是控製權喪失風險。投資者的加入,將導致企業股權結構的調整,進而可能使企業原有控製者失去控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