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山說:“咒語與咒語又有不同,有的稱為‘顯咒’,有的稱為‘密咒’。所謂‘顯咒’,就是說,可以從字麵的意思理解咒語的含義,而所謂的‘密咒’,因為文字多出自梵音,從如果隻看文字,就很難理解它是什麼意思。但是,對於‘密咒’,你要尤其重視,因為‘密咒’無意義可味、無文思可思,誦讀時,反而能夠促使誦咒者驅除雜念、洞識天心……”
蕭洪心想,難怪那經書上有些咒語看起來意思古怪,原來那些都是“密咒”!既然都是梵音,那些文字就隻是代表發音而已,其實是沒有什麼意思的。
何慶山又說:“這‘顯咒’與‘密咒’兩類咒語,在運用時也不一樣。‘顯咒’可以是‘言咒’;也可能是‘微咒’。‘顯咒’的意思是說,這一類咒語在持誦時,可以高聲念誦;而‘微咒’的意思則是說,這一類咒語在念誦時,隻可以在口中微微出聲,千萬不可大聲。至於‘密咒’,基本上都是‘心咒’,而‘心咒’特點就是,在持誦時,隻能在心中默念,完全不能出聲……”
蕭洪這才明白,那些密咒,如果無人親口傳授,學起來必定非常困難。
何慶山將幾則密咒的梵音念給蕭洪聽,讓他在心中誦讀之後,牢牢記住。
既然說到了畫符念咒,何慶山再次向蕭洪強調,這符籙咒語之法,在施展時,一定要凝神定息,千萬不能心存雜念。
蕭洪聽到何慶山這樣提示,恍惚有些明悟的感覺。其實,此刻的他並不記得,為了能讓奎尼明白夢境程序如何工作,曼洛可真花了不少時間為他講解。如果他能像曼洛說的那樣,想辦法讓自己大腦皮層中的興奮點穩定下來,那麼,施展這些法術其實也並不困難。
何慶山又提到了符咒靈驗與否的另一個關鍵,就是要看施法之人的“內煉功夫”如何。
其實,這個所謂“內煉功夫”的真正意義,就是夢境玩家不斷訓練自己,使大腦皮層的興奮點保持穩定,讓夢境程序能夠順利識別。
上一次,何慶山因為時間緊迫,沒有來得及向蕭洪解釋,什麼是“道中之道”。而這一次說起“內煉功夫”,得知蕭洪這一段時間以來,修煉效果不佳,何慶山才又將這“道中之道”多說了幾句。
那經文中說:“道中之道者,一念不生,萬物俱寂。”
何慶山說,首先要明白,所謂“道”,指的是什麼?而這句話,就是教給修行之人,應該如何去明悟,“道”到底是什麼。
何慶山說,那個“道”,說的就是宇宙之初的狀態。
宇宙萬物的形成,總共經曆了五個階段,這就是“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和“太極”。宇宙演變為“太極”之後,又進一步變化,生成了“兩儀”和“三才”。
這個變化的過程,具體說,就是——“道生一,一炁[qì]之混沌也;一生二,二儀之清濁也;二生三,三才之人倫也,然後三生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