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拳是明代以來流行於南方的一大類拳種的總稱。南拳據說最初是出於南少林,在明代逐漸形成獨立拳係。南拳總的特點是步穩、拳剛、勢烈,少跳躍、多短拳、擅剽手,以聲、氣修力。
南拳種類繁多,如福建的少林橋手、五祖拳、鶴拳、羅漢拳,廣西的周家拳、屠龍拳、小策打,浙江的洪家拳、黑虎拳、金剛拳,湖北的洪門拳、魚門拳、孔門拳,湖南的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等。
南拳的代表是廣東南拳,廣東南拳的代表是“五大名家”,它們是:
一、洪拳。洪拳源出少林寺,相傳為洪熙官所創。洪熙官本為福建漳州茶商,創拳後傳給南少林的洪門五祖,洪拳後來傳入廣東,包括五行拳(金拳、夾木拳、水浪拳、火箭拳、土地拳)和十形拳(龍拳、蛇拳、虎拳、豹拳、鶴拳、獅拳、象拳、馬拳、猴拳、彪拳等十大象形拳),曆代著名高手有洪文定、陸亞彩、覺固禪師、鐵橋三、林福成、黃泰、黃飛鴻、林世榮等,是南拳中最大的一派。
二、劉拳。據說為劉三眼所創,也有說是下四府劉生或劉青山所創,流傳於雷州半島。
三、蔡拳。由福建南少林寺僧蔡伯達、蔡九儀所創,後來流傳於廣東中山等地,包括十字拳、大運天、小運天、天邊雁、柳碎梅、兩儀四象拳等。
四、李拳。相傳由福建南少林寺僧李色開所創,又由廣東新會人李友山傳授。李拳流行於廣東中山、河源、高州、龍川、廣州等地。
五、莫拳。相傳為福建南少林至善禪師所創;一說由莫達士所創,後傳至莫清驕(一說莫清嬌)。流傳於珠江三角洲一帶。
除五大名拳外,廣東南拳還有蔡李佛拳(由新會人陳享創立,他師從陳遠護、李友山及少林寺和尚蔡福,綜合了蔡家拳、李家拳、佛家拳三派精華,故名蔡李佛拳)、虎鶴雙形拳(南海人林世榮綜合洪拳、佛拳所創,又稱“洪頭佛尾”)、詠春拳(福建嚴詠春嚴三娘所創,一說至善禪師傳入廣州光孝寺)、俠拳(大俠李胡子從四川峨眉山傳入廣州)、白眉拳(四川峨眉山白眉道人傳入廣州)、佛家拳(從佛門傳入)、練步拳、練手拳、刁家教、嶽家教、朱家教、昆侖拳、南枝拳、儒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