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林寺的分院中,以南少林最為重要。南少林又是南拳之祖,以五拳為主要拳法,有龍拳練神、虎拳練骨、豹拳練力、蛇拳練氣、鶴拳練精之說,又有南拳、一路闖少林、二路提盧少林、三路文少林、四路拗步少林、五路武少林、六路神化少林等套路。(參見嵩山少林寺三十三代皈依弟子釋永文《少林武術概說》,《武林》1983年第七期)少林支派眾多,有“三大家”“四大門”之說。“三大家”是:紅家少林、孔家少林、俞家少林;“四大門”是:大聖門、羅漢門、二郎門、韋馱門。又如六合、八極、劈掛、通臂、太祖、燕青、華拳、查拳、彌宗、動力、明堂、沙腳、戳腳、地趟、洪拳、翻手、猴拳、螳螂、醉拳、詠春等也大都是從少林武術中發展出來的。
少林的套路也很多,光是拳術,據說就有172種之多,有小洪拳、大洪拳、朝陽拳、觀潮拳、炮拳、通臂拳、梅花拳、長錘拳、太祖長拳;黑虎拳、形意線、羅漢拳、六合拳以及“少林七十二絕技”等。棍法、槍法、刀法也是少林武術的大宗,各有數十種套路,劍術則有二堂劍、五堂劍、龍形劍、飛龍劍、白猿劍、劉玄德雙劍、達摩劍、綈袍劍等。又有方天戟、三股叉、鋼鞭、月牙斧、梅花拐等數十種兵器,心意把、虎撲把、遊龍飛步、丹鳳朝陽、十字亂把、老君提葫蘆、仙人摘茄、葉底偷桃、腦後砍瓜等一百多種散打,卸骨法、擒拿法、點穴秘法、彈弓譜、易筋經義、用藥法等各種技法等等。
少林武術的要旨,傳說當日達摩祖師見眾僧坐禪,萎靡不振,難以入定,有礙佛法,細究其由,乃因軀體衰弱所致,於此悟到修習佛事必先強健體魄,因效鳥獸神態創立拳法,因此,少林武功的特點,首要之點即為調呼吸,練百骸,進退敏捷,剛柔兼濟而尤以剛為主,以攻架為主,以長手為主,成為各類外家拳法之集大成者。
少林武術門派和俠文化的關係,表現在三個方麵:
第一,少林武功博大精深,無人可以窮盡,是天下最大的武學寶庫,不愧為武林第一大門派,因此在江湖上,少林派常常充當著“道義”的維護者、裁判者和領頭羊的角色。
第二,少林在抗暴及抵禦外侮方麵,充當著重要角色。少林曾有過抗倭的壯烈事跡,到清代據說又從事“反清複明”的秘密活動,由此產生了關於少林的武俠文化傳說。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據說與少林大有關係,洪門天地會傳說源出少林,文藝作品裏又出現了以少林俗家弟子為題材的“方世玉係列”等等。
第三,由少林的起源傳說,產生了一批武俠文藝作品。其中最著名的當推由李連傑主演的電影《少林寺》。
少林是中國武術之宗,也在俠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