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看到這般情形,使他一時不解,他急忙走到那三兩隻羊舔過藏糧食樹洞的外皮,仔細觀察,隻見從那樹洞的外皮,不斷地向外滲出了水來,用鼻子仔細聞了一下,發出了格外的一種清香氣味,非常吸引他使他好奇的連連嚐了幾口,還不放心,又連連喝了幾口從樹洞滲出來的水,但他不由自主地頭暈目眩,身不由己,亦躺在地上昏昏沉沉睡了一陣子,醒來後頓覺精神百倍,興奮不已;他站起來後,用自己身上佩戴著的葫蘆,裝上了從樹洞不斷滲出的水,回到了部落聯盟的領袖——黃帝居住的地方。
當部落聯盟的領袖,黃帝嚐了杜康葫蘆裝的水,讚不絕口,說“有清香味,又能提精神。”杜康緊接著將這件事情的前前後後都告訴了黃帝。黃帝聽了,亦很高興,命他將所有收藏在樹洞裏的糧食,都拿出來,放到缸裏讓它發酵,將取得的水,給它起上個名字。杜康不僅尊命,而且腦子反映相當快,立刻對黃帝說:“我覺得此水,不僅香而醇,而且飲了又能提精神,我琢磨了一下,就命名為酒!”黃帝聽了,問“為什麼?”杜康回答道:“因為發現從樹洞裏滲出的水,是在‘十二支’中的‘酉’時,這樣在‘酉’的前麵,再加上‘三滴’水,不就成了‘酒’嗎?!”這回黃帝聽了,滿心歡喜,非常讚成。並且由此開始,杜康經過精心製作,就釀造出了香甜美味可口的酒。這樣,自古以來,杜康自然就成了曆史上釀酒的始祖,或曰成為中國釀酒的鼻祖。
附錄二
新婚喜事與“天幹”、“地支”趣談
1.人人皆有“六情”
生活中,人人皆有“六情”;而所謂“六情”,就是指“喜、怒、哀、樂、愛、惡。”(《白虎通·情性》中載)尤其是“喜、怒、哀、樂”這四種感情之首的“喜”,從我國曆史上來說,在北宋的時候,不知是那位詩人(無據可考),作了人們非常喜歡的《四喜詩》:
久旱逢甘雨,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
四喜,尤其是新婚,洞房花燭夜,不言而喻,結婚是人生的一件頭等大喜事,因此,人們在精神生活上,以圖吉祥喜慶,是很自然的順理成章的事情,無可非議。因此,密切結合精神生活上的需要,人們就將新婚大喜事,與“天幹地支”密切相結合,圖個喜慶吉利,巧妙而又恰到好處,編造出了新媳婦在新婚這天,要講究迎“喜神”的方位而坐、而站立,不能隨意的一種禮俗。
2.新媳婦。新婚這天,迎“喜神”的生活禮俗
新媳婦,新婚這天,迎“喜神”的生活禮俗,與“天幹地支”的關係,亦是非常密切的。例如在清乾隆年間成書的《協紀辨方書·義例·喜神》裏,給編出了新媳婦在新婚這天,迎“喜神”的所在的方位。
喜神於甲巳日居艮方,是在寅時;
乙庚日則居乾方,是在戌時;
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時;
丁壬日居離方,是在午時;
戊癸日居巽方,是在辰時。
而所謂“喜神於甲巳日居艮方”,其意思是說,新媳婦結婚日期,如果是在甲巳日,迎“喜神”的方位,是在東北方向,對此,《易·說卦》裏有記載:“艮,東北之卦也。”而迎“喜神”的時間,是在天亮的“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