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血戰東陽橋(2 / 2)

該橋自建成後,經營權一直把握在倭國人手裏,並以倭國工程師的名字命名為森田橋,但是華夏人覺得這名字別扭,而且有損國威——在堂堂華夏大國境內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座怪裏怪氣名字的橋,確實讓人不那麼舒服。開始的時候隻是有老百姓私下叫這橋為東洋橋,後來官方也介入了,正式在地圖上標明此橋為東陽橋。可是名字該來改去還是沒有改變華夏人過橋是要打橋票(繳費)的命運。

東洋橋是上下幾十裏內唯一一座可以同性汽車的,其戰略性不言而喻。大橋收費站裏原來隻有兩個倭國人和幾個華夏雇員,由於該橋的戰略重要性,在騷亂之初,就有一隊所謂的倭國僑民義勇隊,攜帶著武器進駐森田橋。所以吉田少尉的首領的任務不過是“接管”而已。

吉田小隊齊裝滿員,鬥誌昂揚。出發前又得到了20名海軍陸戰隊員的加強,這些陸戰隊員都是從正在華夏國訪問的倭國三艘軍艦上抽調的。

在前往森田橋的途中,有不少熱血沸騰的僑民義勇軍不斷地加入了吉田少尉的隊伍。眼瞅著自己的隊伍從人數上漸漸的達到了兩百餘人,吉田少尉很是高興,感覺自己好像已經榮升了上尉,甚至少佐了。

但是進軍途中也不是完全順利的,出了臨海城不到二十公裏的地方,吉田少尉與大約300名華夏軍遭遇了。少尉立刻按照標準的軍事教範,指揮部隊展開迎敵,可一下子又鬧出個大笑話來。隨隊前進的僑民義勇隊(大約五六十人)一見前麵有華夏軍隊,“嗷”的一聲就衝了上去,沒有任何戰術動作就發動了進攻。而華夏軍也真不爭氣,才一接火就呼啦一下四散奔逃。等戰鬥結束後一清點,華夏軍人給打死打傷了70多個,義勇隊這邊隻陣亡一人,還是給自己人誤傷的,另外還有幾個受了輕傷。

“華夏軍沒用的很,看見了隻要衝上去就可以解決戰鬥。”義勇隊的頭頭用鄙夷的目光看著吉田少尉說。

吉田少尉的目光掠過戰場(其實更像屠場),眼見幾個義勇隊員強令被俘的華夏軍排成一排跪在地上,讓後逐一用步槍點名。

“連戰俘也要殺嗎?”吉田少尉心中默念著,但嘴上沒說出來。按說他是正規軍軍官,對義勇隊有絕對的指揮權。但是這些義勇隊不是普通的百姓組織那麼簡單,裏麵有很多是退役軍人,有的還擔任過軍官,而資曆也是一種權威。

吉田少尉畢竟年齡不大,有著家族武士的榮譽傳統,還有些軍人榮譽感,於是他以任務緊急為由,盡力約束著部下減少濫殺的行為,快速向森田橋前進。此時海軍的艦炮和陸軍的炮兵部隊開始有次序有計劃地炮擊華夏軍的各個據點。每當炮彈掠過頭頂準確集中遠處的目標時,在行進的隊列中都能引起一陣歡呼。

幾小時後,吉田少尉在森田橋頭被華夏軍隊伏擊,本人在戰鬥中陣亡,時年23歲。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