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達原是中共八大中央委員,國防部副部長兼裝甲兵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十位大將之一。
許光達一生光明磊落,正直誠實。他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建國初期,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大將軍銜,可他看到有好多資曆比自己深,貢獻比自己大的同誌都沒有授予大將軍銜,感到受之有愧,心裏很不安,真誠地要求降為上將,中央軍委沒有同意,他又再次要求降低行政一級,被軍委批準了。這就是我國十員大將軍,其他九員大將都是四級,唯獨許光達是行政五級的原因。他不僅是叱吒風雲的軍事家,國家高級領導人,而且是患難心不移、富貴情不變的愛妻楷模。他認為‘糟糠之妻不下堂’,這是做人的起碼美德,他一生對妻子的忠信之戀,表現出老一輩革命家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許光達對他妻子鄒靖華忠信不渝的愛情是帶有傳奇色彩,感人至深的。
許光達原名許德華,1908年11月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的一戶貧苦的農民家裏。他七歲就開始放牛,無錢上學。但他非常想上學念書,常常站在學堂窗下偷聽老師講課。因此教書先生鄒希魯非常喜愛他,免費讓他上學。1921年,許光達考入長沙師範,鄒希魯出調到師範任教。在許光達14歲那年,長沙遭到大旱災,鄒希魯的妻子因生活所迫,悲痛自盡。鄒希魯決定把九歲的二女兒鄒靖華,小名桃妹子,許配給得意學生許德華。許家十分同情鄒家的不幸,就訂下了這門親事。
1925年5月,許光達在長沙師範學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次年,他被黃埔軍校錄取。1927年9月,許光達隨南昌起義部隊到了三河壩,在殊死戰鬥中他負了重傷,被安置在茂之前村養傷。房東姓孫,是村裏的黨員,房東有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兒,是赤衛隊員,叫翠花。她美麗、溫柔、朝氣蓬勃。她對許光達照顧得無微不至,盡心盡力,漸漸地愛上了許光達。其實許光達也早已覺察出她內心的秘密,他對翠花也頗有好感。孫大媽也很喜歡許光達,便替女兒向許光達提了親。可是桃妹子的影子總在許光達的眼前晃動,就告訴孫大媽自己已經訂了親,翠花知道了這件事,雖然心裏十分難過,但仍然很眷戀他。後來,翠花的父親出賣了許德華,翠花和孫大媽在危機之中把他轉移到密林深處。當敵人走進遊擊隊的包圍時,翠花親手用槍打死了叛徒爹爹。許德華更加敬佩翠花,但他想起了桃妹子,就離開翠花找部隊去了。
他幾經輾轉,在安徽壽縣找到了黨組織。後來經領導批準回家探親,並和桃妹子完了婚。當時許德華並不想完婚,他怕連累了桃妹子。父親卻想用結婚拴住兒子。婚後,桃妹子並不知道他是共產黨員,但他了解到桃妹子是擁護共產黨的,就向妻子介紹了自己在外麵的見聞,妻子聽得入了迷,更加愛上了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丈夫。婚後才十天,由於叛徒出賣,他不得不離開桃妹子時,妻子才驚恐地知道他是共產黨。臨別之時,妻子哽咽地說道:“你走的路對,不打倒這些壞蛋,就沒有咱窮人的活路”。“你快走吧,走得越遠越好,我等著你……””許德華說:“你要多保重,我會回來的!”
他逃到北平,無法與黨取得聯係。由於長久地顛沛流離,終於病倒在旅店裏,而且越病越重。就在這時,旅店隋老板的女兒向他伸出了雙手。隋小姐在北平女子師範讀書,思想比較激進,為人正直熱情。她漸漸對許德華非常敬重。在隋小姐的照顧下,他的病慢慢好了。又經隋小姐的幫助,他找到了地下黨組織。隋小姐對許德華也由敬重發展到大膽地表示愛慕。隋小姐是他落魄時的救命恩人,患難中的知音,逃亡的生活使他也感到太疲憊了,此時此地,他真想棲息在這塊安定的綠洲上。但是,他不能。妻子的身影仿佛就在身旁,他深知丈夫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如果說他過去訂婚是遵從父命,那麼現在,他是用共產黨人的道德來約束自己。於是他又離開隋小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