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廠(二)(2 / 2)

張一鳴手裏點數很多,決定派員到九十年代末去一次,大量收購限產壓錠精簡下來的紡織機械。這些機器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甚至是七十年代進口的東歐國家和蘇聯的設備。雖然是舊設備,但是放在現在還是非常先進的。

趙迪(趙二十一)帶領一個小組從隧道來到九十年代末的香港,在九龍租下一個大型海港倉庫。並注冊了一家廢舊金屬回收公司。帶隊到大陸大量收購淘汰下來的紡織機械。沒想到這次收獲之大遠遠超出了想象。兩個月下來,收購了八十年代前的機器設備共有紗錠133萬錠,其中環錠紡22萬錠,氣流紡424台,折合110萬紗錠;織機7000台。還有清梳聯、自動絡筒機、轉杯紡紗機、無梭織機等先進設備1000多台套,主要生產和經營棉紗(混紡)線、純棉和混紡坯布、色織布、牛仔布等四大係列100多個品種,年產各種檔次織物用紗20萬噸、服裝麵料25億米。這些設備不僅有棉紡還有絲綢、毛紡等。集軋花、紡紗、織布、印染、服裝於一體。這些足可以組建一個超級紡織服裝集團。這些設備在上海裝船運到九龍碼頭倉庫,然後用基地的隧道抓取回來。由於都是老舊的淘汰設備,隻花費了廢舊鋼鐵略高的價格。當然基地付出了一萬多的點數,讓張一鳴心痛不已。

1931年5月張靜江已經回到國內,之前通過電報和國內江浙財團的主要任務進行了充分溝通。大家對張老板現在真是如雷貫耳,自然踴躍參與。六月下旬有兩件喜事,一件是浦建一座大型鋼廠投產,年產鋼鐵600萬噸。另外三座年產200萬噸左右的鋼廠設備,已經運抵上海浦東新區。張一鳴計劃,不在上海安裝,一套安裝到攀枝花。一套安裝到河南洛陽,洛陽周圍有儲量數十億噸的鐵礦,還有平頂山的煤礦。一套安裝到東北的雞西一帶那裏已經在浦建的控製下移民了一百多萬,人力資源充足,當地鶴崗有大型煤礦,雞西附近有大型鐵礦也是發展工業的好地方。

張靜江的實力真是不可小看。浦建以機器設備入股,江浙財團以土地和現金入股,很快就展開了廠房建設。浦建的水泥和鋼材源源不斷的海運到杭州。這個新廠區麵積達5平方公裏。工作的員工估計將達到20萬人以上。動力方麵,浦建提供了從抓取軍艦上拆卸下來的六百多座鍋爐。以及蒸汽輪機。配套了三座大型發電廠。以及供水,儲油等相關設施。並把上海福特汽車廠生產的第一批500輛卡車賒銷給江浙紡織集團。張靜江更是興奮不已,為自己在有生之年能領導這樣大的項目而興奮。甚至推掉了剛剛下野複出的老蔣的浙江省主席一職,向老蔣要了一個杭州市長的位子。

江浙紡織集團的消息傳出,英國人還好說,他們有廣大的殖民地。中國不是非常重要,日本人驚恐萬狀,他們在華的紡織業是主要利潤來源,江浙紡織集團的出現,將對此產生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