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曹風(1 / 1)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譯文”蜉蝣翅膀薄又亮,像那鮮麗美衣裳。心中憂思重重生,我今歸處在何方?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譯文”蜉蝣翅膀薄又輕,像那美豔好錦衣。心中憂思重重生,我今何處去安息?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譯文”蜉蝣挖洞好安歇,身著雪白好麻衣。心中憂思重重生,我今安身去何地?

蜉蝣(fú yóu):蟲名。采采:猶“楚楚”,鮮明貌。閱:洞穴。說(shuì):休息。

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譯文”小吏在堂前,肩扛戈與殳。那些士大夫,紅皮蔽膝三百人。

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譯文”鵜鶘在魚梁,翅膀不沾水。那些士大夫,不配穿那好衣裳。

維鵜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譯文”鵜鶘立梁前,鳥嘴不沾水。那些士大夫,不配高官又厚祿。

薈兮蔚兮,南山朝。婉兮孌兮,季女斯饑。

“譯文”天空彌朝霞,南山升彩虹。小吏幼女美,可憐家貧腹中饑。

候人:迎送賓客的小吏。何:通荷,扛。祋(duì):古代兵器,即殳(shū)。赤芾(fú):紅色蔽膝。鵜(tí):水鳥名,又稱鵜鶘。梁:魚梁,攔水壩。咮(zhòu):鳥嘴。媾:厚待。寵愛。薈、蔚:雲霞茂盛有文采。(jī):彩虹。

鳲鳩

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譯文”布穀鳴於桑,幼雛有七隻。善良好君子,舉措總如一。舉措總如一,意誌堅無比。

鳲鳩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帶伊絲。其帶伊絲,其弁伊騏。

“譯文”布穀鳴於桑,雛鳥飛梅林。善良好君子,佩帶鑲白絲。佩帶鑲白絲,帽上有玉飾。

鳲鳩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譯文”布穀鳴於桑,小鳥棲荊棘。善良好君子,言行無差錯,言行無差錯。四方為楷模。

鳲鳩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

“譯文”布穀鳴於桑,小鳥停榛樹。善良好君子,國人的榜樣。國人的榜樣,怎不壽無疆?

鳲(shī)鳩:布穀鳥。儀:客貌舉止。結:固結不散。伊:助詞。弁(biàn):冠冕。騏:古代帽上的玉飾。不忒:不疑。無差錯。正:法則。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愾我寤歎,念彼周京。

“譯文”冰冷寒泉地下淌,浸得稂草難生長。一覺醒來我長歎,想念京師心惆悵。

冽彼下泉,浸彼苞蕭。愾我寤歎,念彼京周。

“譯文”冰冷寒泉地下淌,浸得艾蒿難生長。一覺醒來我長歎,想念京師心惆悵。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愾我寤歎,念彼京師。

“譯文”冰冷寒泉地下淌,浸得蓍草難生長。一覺醒來我長歎,想念京師心惆悵。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

“譯文”蓬蓬勃勃黍子苗,雨水滋潤節節高。四方諸國敬周王,王派郇伯來慰勞。

苞(bāo):叢生。稂(lánɡ):童粱,一種野草名。愾(kài):歎息。蕭:艾蒿。蓍(shī):草名。古代常用以占卜。郇(xún)伯:周文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