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有意隱瞞,而是擔心老太太年事已高,若是得知當年下手謀害親子之事中,竟然有老族長插手其間,定會受不得打擊,反倒氣急攻心,損了根本。
而那頭京郊老族長家的莊子上,也早在初春之際,便隱隱有小道消息接連傳出。說是家中原本最是無能的小兒子,因他中年後所得的小女兒,往黿露寺懷願之際,被九皇子無意間遇見。
驚歎其容貌酷似已故原配,故而命人前去探尋,一問之下才知是諸葛家的族親,隨即便上奏了聖上,欲納其為側妃。但終究因為出身不夠,隻得退而求其次,勉為其難最終定了個庶妃的名分。
“就是這皇子庶妃之名,已是讓人高不可攀了,就此便成了真正的皇親國戚咯!哪裏還會放人在眼中,反觀那昔日裏門庭高出一頭的伯爵,哦不對,就是如今的侯爵府邸,也隻有靠邊仰望的份了。”
“聽聞那新進府的庶妃,雖是沒能得了側妃之名,不過一切用度皆是比照著側妃而定,比起早年間入府的兩位來,也是分毫不差!自這位進府後,更是得了王爺的專寵。”
類似的坊間傳聞,莫說是在最初傳出之地,就是如今這京城各處也是時有耳聞。正是因此,早先被人請走數月之久的庶妃之父,也已一縣主官之名,再度錦衣歸來時,更是引動了鄰裏們的好奇之心。
也更好的佐證了,當日的各種有關皇子納妃的傳言。
“果然是真的,都是千真萬確之事哦!”一時之間,更是連久居鄉間的遠近親族們,也是不約而同彙聚京郊此地。
另一頭正端坐書房之內的四人,越加憂心不已。因為整個事件的始末,就算此刻還尚不明了,但隱約已能猜度到幾分。卻好似峰回路轉,突然又是冊封皇子庶妃,又是直接賞給了七品的官職與人,更是無不透著古怪二字。
他們當然不會以為,真是因為他家女兒,長得酷似當年皇子元配正妃,才得以有此恩惠。但此事與聖上而言,事關重大一層,卻是千真萬確的!
如今惟有靜觀其變,耐心等待當年雙親被害一事水落石出時。而且牽動如此之廣,隻怕那幕後黑手定非尋常黨爭勢力所為,更是叫在座幾人莫名驚心起來。
“怎麼看,這背後之事定然不比,年前的那次震蕩小上多少!”
“舅兄此言不假,連九皇子都插手其中了,這後麵之事就絕小不得,更有可能已是牽連到了繼位大事!”
“繼位,是立儲之事?!”剛才皇甫靖將此番九皇子出麵一事與繼位聯係起來,這旁的諸葛皓不禁為之一震。
確實有理,如今皇上雖是春秋正盛,畢竟也已近花甲之年,若非當年爭儲之事引發而致。隻怕早在十餘年前,必定已是定下了繼位之人,又哪裏引得這許多年來的黨爭不斷。
“此刻更比多事之秋,近期定有大事發生。”聽得他二人之言,另一旁的玥娘已是喃喃低語道。
驚呼一聲與她並肩而坐的郡主嫂子,更是不由自主的側目望向過來:“怎一個‘亂’字了得,剛才肅清了官場才不及一年時日,為何又有大事發生!”
玥娘已是搖頭低歎一句,抬頭看了一眼夫君後,再度開口接著言道:“月前我就曾與相公,私下推論過一二。若不是當年我實在年幼不曾記得太過細節,否則定然能助都禦史大早日結案。想來定是與父親調離都察院之事有關,或許任職南方也不過是為掩人耳目之舉!”
“按理以嶽父當年經曆,朝廷又怎會因如此小事,便輕易舍棄這麼一位得力之人。定是另有緣故所致,我們與玥娘反複思量,得出的結論也是如出一轍,必是非常大事才使得嶽父牽連其中,因而被貶南方,更是一降數級。
就見這旁的諸葛皓已是緩緩點頭,口稱確實。正在此刻卻聽得門外來報,說是都察院文繼顧求見知府大人。
一聽來人姓名,屋內眾人便是為之一震,定是都禦史大人那頭有密信送到。卻不想,那人此來並無書信帶到,而是直接請了兩位大人明日都察院中一敘。
“看來案情已有進展了,離最後水落石出之日,定是不遠!”目送一臉平靜之色的文繼顧欣然離去後,在場眾人更是激動不已。(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