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飛仙脫困(1 / 3)

第二十六章 飛仙脫困

這天,總算進了太和縣。

太和縣城僅比柘城大一點點,當地的五位頗有名氣的郎中,先後被請至客店,替幻劍飛仙醫治。結果有三位郎中拒絕開單方,搖頭苦笑要他們準備後事,肯定表示病人絕對捱不過十二個時辰。

另兩個郎中也搖頭歎息,勉強留下單方,坦然表示死馬當作活馬醫,病人已病入膏肓,神仙也無能為力,藥服下去死活概不負責。

眾人在心亂如麻中度過一宵,張振邦一咬牙,決定冒險趕到潁州,潁州一定有更高明的郎中,務必以最快的腳程急趕,救人如救火。

當夜便買妥了坐騎,甚至還買了一輛輕車。這一帶除了一條官司道可以通車馬外,連鄉村的小道也可以通車馬,車是這一帶重要運輸農產品的工具,馬和驢更是平常的乘騎代表牲口。

快馬加鞭一陣好趕,可是坐騎不爭氣,這附近根本買不到良駒,一口氣趕十裏路,馬已經口吐白沫後繼無力,不得不慢下來徐徐趲程。

縣城至州城有官道,不必在各村鎮間轉來轉去,岔路口也有指路碑或將軍箭,不至於誤入歧路,因此留在後麵斷後的人,遠在一二十裏路,有事便快馬加鞭跟上,半途不會走散迷失。

至州城全程八十餘裏,預計午前便可趕到。

一個時辰後,進入州界,還有六十裏至州城,每個人皆感到焦躁不安,擔心奄奄一息的幻劍飛仙,支持不到州城那就大事不妙。

正打算歇息片刻,讓坐騎喝幾口水,後麵風沙漫舞中,可見因健馬奔馳所掀起的滾滾塵埃。

親自駕車的張振邦,偶然回顧時發現了。

“有人快馬馳近,大家小心。”他掀開掩耳大叫,立即將上弦的弓挪至手邊。

兩匹馬全速馳近,這才看清是李定國和杜琴。

“不好。”張振邦驀然心動,“是他們兩人,來得太急,一定有變,備戰。”杜琴最先馳近,到了車旁臉色不正常。

“他們先頭人員,連夜趕路,你們出城後不久,他們便從北門進城。”小姑娘神色極度不安,說話倒還俐落,“依情理估計,他們該已打聽出我們的動向,很可能買坐騎窮追。張叔,咱們最好改走河南。”

“糟!就算咱們趕到穎州,明天或後天,一定會被他們趕上的。進河南也不見得安全,而且地頭不熟,車也不能用,抄小路車輛無路可行。”

“我聽說穎州到河南光州,約有三百餘裏,沿途問路,不會有困難。”

“老天爺!尚姑娘還能支撐得了三四百裏路?”張叔叫起天來。

杜琴家在光州,所以她主張進入河南。她卻沒計及,一旦返回光州吟風園,固然有親友保護,三兩百歹徒惡棍算得了什麼?但追兵是王府的人,日後會有何種災禍臨門?王府必定利用官府的力量,鐵定會輕而易舉抄沒吟風園,後果可怕。

有根有底的人,天膽也不敢與龍子龍孫結怨結仇,即使有一千個理由,一萬個冤屈,結 果仍是一樣的,破家滅門的災禍已經注定了。

朱家皇朝的各地龍子龍孫,任意殺人破家的案件層出不窮,從來就沒有因此而獲罪的先例,各地的文武官吏誰也不敢多管閑事。

漢王在南京,曾經當街殺死兩個衛指揮使。

衛指揮使是一衛兵軍的最高指揮官,屬於將軍級大人物,結果,永樂大旁僅發了一頓脾氣就不了了之。

一般的在江湖闖蕩人士,不論是俠義英雄或者歹徒惡棍,通常很少用真名實姓,以免日後麻煩。

曹世奇就有幾個假名,世奇與不文都是假名。

杜琴年輕少見識,與曹世奇第一次見麵,便暴露了根底。幸好曹世奇和幻劍飛仙有見識口風緊,不曾幾外宣揚她的身分,因此,張振邦不知道她為何要退往光州。

“那……”一想到幻劍飛仙可能支撐不了三四百裏,杜琴心中發冷,“張叔,我們怎辦?等他們追來?大路是擺脫不了他們的。”“先趕到穎州再說。”張振邦猛咬鋼牙,“悄悄安頓尚姑娘,再和他們拚命。”馬鞭一揮,車開始飛馳,完全落入無雙劍客計算中,主客易勢。

假如沒有幻劍飛仙在,他們在任何地方皆可飄忽來去,即使示弱逃遁,也會遠走高飛消失得無影無蹤,幻劍飛仙病危,等於是捆住了他們的手腳。

走一步算一步,必須趕到州城覓醫。

強敵來得比預期的更快,近午時分,身後三裏外塵埃滾滾,李定國與杜琴再次趕到前麵來了。

計行程,距州城還有二十餘裏。

所有的坐騎,皆已無力奔馳,兩匹駕車的馬,更是隻能勉強舉步而已。

“杜姑娘,你和玉芝背了尚姑娘,盡快趕赴州城覓醫安頓,其他的事不必管。”張振邦刹住了車,指揮若定,“我們留在後麵纏住他們,走!”“走不掉的,他們人多,我們怎能纏住這許多人?他們會分派人手,把兩位姑娘追得上天無路。”李定國向路右一指,那兒有一道堤形的土丘,“咱們占住有利的地勢,和他們拚了,必須拖到天黑,才能乘夜脫身。”

“我讚成拚了。”那位虯須大漢跳下坐騎,開始解鞍袋將兵器背上,“咱們有七張強弓,讓他們來吧!逃跑一定會被衝散,讓他們把咱們零星切割了。”

已別無他途,張振邦不再遲疑,棄掉車牽了坐騎,奔向半裏外的土丘。

相當幸運,果然是一條簡便的河堤,後麵是濁流平緩的一條大河,很可能是頗有名氣的穎河。

後麵有河流提供掩護,他們隻需守住三方。七張強弓分兩段布置,把幻劍飛仙放在大柳樹下,杜琴與王玉芝姑娘負責保護,也居中策應。

麵對即將到來的慘烈搏殺,十一個人居然毫無驚容。

幻劍飛仙昏昏沉沉,經過一陣折騰,她逐漸恢複清明,逐漸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他們追……追來了嗎?”她虛弱的語聲幾不可聞。

“是的,尚姐你不必擔心。”杜琴輕撫她冰冷的臉頰,語氣堅定而溫柔。

“是嗎?假如……我死了……你們……”“不要說這些話,尚姐,我們是朋友,一度共過患難,再次攜手,我們會度過難過的。”

“你們……一定要放棄我……”“不,決不,我們這些人中,沒有人會貪生怕死做不義的事。”

“他們人多……”

“我們也不少,可惜……”“可惜什麼?”“可惜曹兄不在,有他在,千軍萬馬何足懼哉。他目下不知身在何方,你在開封和他分手的,可能在南京吧?尚姐,你想念他嗎?”“想念有什麼用呢!”幻劍飛仙無神的雙目,突然湧現一道光彩,說的話卻有感慨和無奈,“我和他,隻有萍水相逢,隨即人各天涯的緣分。每個人的生活目標不同,所走的道路也各有方向,聚合各有因緣,誰也無法逆料是否重逢有日。小妹,日後你如果見到他,告訴他,我好懷念相處的那段日子。杜小妹,你們走,還來得及。”

“他們來了,我們是背水而戰。”

背水而戰,後退就必須渡河,河水奇寒徹骨,遊至中途便可能凍僵而下沉。

十四匹健馬循蹄跡越野急趕,並不知河堤有人躲藏,兩百步、一百步……

箭如飛蝗,立即有七名騎士落馬。

稍後麵的七騎士,有兩人狂叫一聲,兜轉馬頭急退,比來勢快了一倍,另五騎已顧不上落馬的同伴,也回頭反奔,然後有兩騎士背心中箭,馬墮馬下。

五個劫後餘生的騎士,遠退出三百步才敢緩下坐騎,他們在箭上吃過大苦頭,怎敢逞強送死?

回頭眺望,河上不見人影,箭手都藏身樹後,而且臥伏藏匿,遠在三百步外,當然無法看到形影。兩上受傷的騎士下馬,強忍痛楚割肉取箭,一人箭貫左上臂,一人右大腿橫貫一支狼牙。

不久,塵埃滾滾中,大隊人馬趕到了,共來了十八騎,其中有無雙劍客與五名同伴。

他們是分批追趕的,買馬不易,須花時間搜購,先獲得坐騎的人先發,務必與追者保持接觸,愈快追上愈好,等後麵的人趕到,沒料到第一批人一時大意,損失了一半人。

眾人麵對遠處的河堤察看片刻,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接近攻擊。

平原沒有屏障,連小樹也沒有幾株,全是及膝的枯草,向前衝簡直是白送死。

一名中年人細察一支狼牙箭,驚訝的神情寫在臉上。

“這是雁翎箭,邊軍使用的利器。”中年人訝然說,“怎麼會在這些江湖雜碎手中的?可能嗎?”

通常軍用的箭,概略可分三等。普通各地的衛軍,使用鵝翎或鴨翎箭;邊軍,用雁翎箭;禦林禁衛軍,用鷹翎箭。

各等箭的箭杆、矢尖、長度,都各有不同,另分等級,製造地規格也各有特點。

邊軍所使的雁翎箭,箭杆是黃楊木,矢尖是長三棱狹倒鉤,專用來對付蒙古人的皮製胸 甲,容易切割鍥入。普通衛軍所使用的三角形尖鋒寬倒鉤,無法貫入雙層皮製的甲胄。

邊軍,指戍守邊牆(長城)的衛軍,專門對付蒙古騎兵的勁旅,武器比內地衛軍精良多多。大漠平原騎兵作戰,弓弩為先,遠用弩攻,可及千步;近用弓箭,三百步內決勝,這兩年使用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