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子時書屋(1 / 2)

淩晨。

桐花市老城區。

林幕蹲在巷口的電線杆下,手機屏幕的白光刺得他眼眶發酸。

滴滴地圖上那個標注“子時書屋”的紅點正在詭異地跳動,時而出現在巷尾的垃圾處理站,時而閃爍在對麵早已歇業的五金店門前。

夜風卷著碎紙片擦過腳邊,他下意識摸了摸胸前的銅錢串——十二枚洪武通寶用紅線編成八卦狀,是父親失蹤前留下的唯一物件。此刻其中三枚銅錢正微微發燙,像是被火苗舔舐過的鐵片。

“最後試一次。”他咬牙刷新地圖,紅點突然定格在巷子中段一堵灰牆上。牆皮剝落處隱約露出半截殘破的春聯,褪色的金粉寫著“書香”二字。

手機毫無預兆地黑屏了。

遠處傳來梆子聲。

林幕後頸的汗毛倏地豎起。這年代哪還有人打更?他猛地抬頭,卻見青灰色霧氣正從巷尾漫湧而來,霧中飄著一盞白燈籠,燈罩上暈開的暗紅斑塊像是凝固的血漬。

燈籠經過五金店卷簾門時,鐵門突然映出個佝僂的人影——那人影雙腳離地三寸,正倒懸著向他逼近!

銅錢串驟然滾燙,紅線在皮膚上烙出焦痕。林幕踉蹌後退,後背“咚”地撞上堅硬的門板。他僵硬地轉頭,身後不知何時多出一扇雕花木門,門楣懸著的褪色匾額上,“子時書屋”四個描金小篆正在滲出黑血。

“子時開,醜時關,過時不候。”

沙啞的聲音從頭頂傳來。二樓支起的竹窗後,戴青銅鬼麵的老人正用長柄煙鬥叩打窗框。

麵具眼窩處的孔洞裏沒有眼球,隻有兩團幽綠的磷火在跳動,映得簷角銅鈴泛起森然冷光。

林幕的畢業論文在腦中翻湧——他研究了兩年的《江浙地區儺戲民俗考》,記錄了十七種地方奇譚:湘西趕屍、閩南問米、東北出馬仙……但沒有任何傳說能與眼前這詭物對應。

“要進便進。”老人煙鬥指向他胸前銅錢,“你那小玩意擋不住醜時的東西。”

木門在身後轟然閉合的刹那,遠處傳來一聲貓頭鷹的慘啼。

林幕後背緊貼門板,冷汗順著脊椎滑進褲腰。三十平米的書店像是口被時光遺忘的棺材,樟木書架歪斜欲倒,蛛網如喪幡垂在積灰的線裝書上,空氣裏浮動著紙錢焚燒後的焦苦味。

老人從櫃台下摸出盞銅製煤油燈,火苗竟是青白色。他佝僂著背走向東南角書架,黑袍下擺掃過地麵,卻沒有留下絲毫痕跡。

“找什麼?”

“儺戲……地方誌,最好是清代以前的。”林幕聲音發澀。民俗學教授說過,進這種店絕不能露怯,更不能說“隨便看看”。

鬼麵下傳來嗤笑,煙鬥敲了敲書架底層。

林幕蹲下身時,銅錢串突然崩斷。十二枚銅錢叮叮當當滾進書架底部,在陰影中泛著詭異的暗紅。他暗罵一聲,伸手去夠最深處的那枚,指尖卻觸到某種冰涼滑膩的東西——像是蛇蛻,又像是浸了油的綢緞。

一本黑皮書。

封麵用暗紋繡著儺麵圖騰,觸感似鱗非鱗。林幕剛要抽出來細看,整間書店突然地動山搖。煤油燈倏地熄滅,黑暗中響起紙張翻飛的嘩啦聲,仿佛千萬隻蛾子同時振翅。

“別看!”老人的煙鬥狠狠砸在他手腕上。

已經遲了。

書頁上浮出血色篆字,那些筆畫像活過來的蚯蚓,順著視線往腦仁裏鑽:

夜行令主,因果難償

百鬼噬心,萬劫不複

書架轟然倒塌,泛黃的書頁在空中碎成齏粉。林幕踉蹌後退,後腰撞翻了一個陶甕,腥臭液體潑灑而出——半凝固的人血裏泡著幾截慘白手指,指甲縫裏塞滿香灰。

青銅麵具貼到他鼻尖時,林幕才發現老人根本沒有腳。黑袍下空空蕩蕩,懸浮的衣擺間纏繞著細密的金線,線頭末端綴滿微型銅鈴。

“二十三年了……”鬼麵下的磷火幾乎灼傷他的睫毛,“林家的債,該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