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尿尿黃不黃啊?”如果回答“不黃”,他立即劈頭痛批:“你們工作還要努力!”甚至讓你罰站。如果遇到這樣蠻橫的老板你會怎麼樣?
這個霸氣霸道的老板就是郭台銘。
“民主是最沒有效率的管理”
成吉思汗,是郭台銘最崇拜的曆史人物。
當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騎兵,南征北戰,不但統一了蒙古草原,而且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帝國,其疆域版圖至今“後無來者。”
今天,郭台銘帶領中華兒女在國際市場攻城略地,從北美、西歐,到東歐的捷克、匈牙利,以及印度、越南,目前除了非洲,全球四大洲都已經看得到富士康的足跡。郭台銘因商場征戰的氣勢,被人比做商場上的成吉思汗。
郭台銘把富士康建成了一座“軍營”。每一個進入富士康的基層員工,上崗前都必須接受為期5天的基本訓練,包括稍息立正和整隊行進等——這些以前隻在部隊裏才會有。而對於高層主管,郭台銘的要求更為嚴格,他隨時向他們提問,如果答不上來,罵人的話立刻脫口而出,這些千萬富翁們,照樣要在會議桌前罰站。郭台銘下達的命令,即使遠在地球另一端,相關負責人也要在8小時內做出回應,沒有時差的,則必須在15分鍾內答複。富士康的幹部會議就像軍官團開會。
對那些專家,郭台銘的話更是刻薄。什麼叫顧問,什麼叫專家?“顧問是抓起你的手拿你的表來看幾點鍾,告訴你幾點鍾,然後向你收費的人。”“專家,就是發生錯誤的時候,用美麗的辭藻和語言來解釋錯誤不是他造成的人。”
“計劃不如變化,變化不如一通電話”。富士康的這種快速變化,都因郭台銘而來,由郭台銘決定。富士康由郭台銘一個人說了算。郭台銘自己直言不諱地承認獨裁,但他說“獨裁為公”。他還有一套信誓旦旦的理由:“民主是最沒有效率的管理。民主是種氣氛,讓大家都能溝通。但是在成長快速的企業裏,領袖應該帶著霸氣。”
身先士卒是領導統禦的訣竅
為什麼郭台銘獨裁、霸道,幾十萬人還願意跟著他走?
因為,郭台銘的決策往往是正確的,他能把企業帶向勝利。
不能不承認,“獨裁”的領導者,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和獨特的魅力。一位在富士康工人十多年的幹部表示,跟著郭台銘有打天下的感覺:“你寧願選擇跟著一個積弱不振、苟延殘喘的皇帝,還是一個版圖不斷擴張的大汗?”
特別是郭台銘是一個打仗衝在最前麵的將軍。“領導人要以身作則,任何困難的事,半夜不睡在場和的人裏一定有我。第二,獨裁為公,我跟大家講為什麼這麼做,講完了就做決定。”
為了趕上交貨期,郭台銘有很多次站到生產線上,有一次用手一一測試每一個從模具剛剛開發出來的成品,結果手被銳角劃破流血。有的時候,不但郭台銘站到生產線上,他的太太林淑如也站到生產線上動手趕做產品。如果遇到客戶退貨,他除了生氣罵人外,更會放下董事長的身分,親自帶著員工上門賠禮道歉。
郭台銘每天開會馬不停蹄,長時間工作,員工跟著不敢懈怠。“富士康的業務員,沒有回家吃晚飯的權利。”一位資深業務經理說,“總裁都不回家吃飯,你為什麼要回家吃飯?”
身先士卒,並不僅僅是為了喚起員工的凝聚力,也是決策的需要。從實踐中來的決策者是正確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嚐嚐”,這就是實踐論的哲學智慧。
印度公司的員工到深圳龍華來實習,最經受不住的是天天吃中國菜,要給他們專門準備印度菜。而為了建設印度基地,郭台銘不但親自去現場考察,而且還要吃印度菜。“從我開始調適起,我們要認識印度,就要從吃印度菜做起,”郭台銘不但要自己吃印度菜,還要兒子媳婦,都要喜歡吃印度菜。在郭家流行吃印度菜時,連“郭媽媽”也不能幸免。郭台銘說,他不僅帶母親去吃印度菜,還承諾下次要帶母親到印度去看一看:“她聽了還挺高興的。”
吃印度菜並不因為喜歡不喜歡,而是國際化的需要。郭台銘在股東會上說:“你怎麼移植富士康的文化到巴西去?怎麼移植到印度去?就從吃印度菜開始。”
郭台銘說,美國曾做過一個調查,幾十年來,經營不錯的公司,問題都不在管理,而在領導。還有一個結論,嚐試培養很多員工,給他很多訓練,讓他做很好的領導,最後都失敗了。因為管理可以訓練,領導沒法訓練。
“任何一個組織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領導。怎樣才是成功的領導?我不曉得。但我可以告訴你怎樣的領導不成功:不身先士卒的領導、朝九晚五的領導、遇事推諉的領導、希望討好每個人的領導、賞罰不分明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