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山西的關係,可以分兩個層次來理解。
首先說孔子。孔子思想發生在2500多年前,到今天已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是全人類最寶貴的精神遺產之一。在孔子時代,以及孔子身後的漫長歲月裏,孔子思想對於中國社會的發展,對於陶鑄中華文明的靈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為華夏大地組成部分的山西地區,作為中華文明有機組成部分的晉文化,當然與孔子思想有著割不斷、說不完的緊密聯係。從這個意義上講,探討孔子與山西的關係是非常必要的。
說到孔子與山西的關係,人們首先會想到孔子在世時,與現今山西地區究竟有沒有發生過直接的聯係。我們的答案是,雖然由於種種原因,孔子未能如願進入現今山西地區,但是,對於當時生活在這裏的一些人物,以及當時發生在這裏的一些事情,孔子本人不僅有過極大關注,而且有過一定程度的參與。在這個意義上,探討孔子與山西的關係,既是研究孔子生平的需要,也是了解山西曆史的需要。
其次說山西。作為一個地域名稱與行政區劃,山西在孔子時代尚未出現,但孔子時代晉國的核心區域實際上就在今天山西地區的中部、南部和東南部。孔子在其有生之年並未進入晉國,但與他有關的晉國人,以及後世與孔子思想有關的山西籍思想家們,其生活的蹤跡也深深地留在了山西這塊土地上。因此,以“孔子與山西”為主題,探討孔子對晉國、對三晉人士的文化影響,就更有曆史厚重感和現實意義了。
漢代以後,“山右”和“山西”的名稱逐漸盛行和確定,直到當今的山西省域。在這兩千多年的曆史發展中,孔子與山西的關係,更多地體現在那些遵從孔子思想的山西思想家群體中。山西地區的儒家學者群是孔子與山西之間關係的延伸和發展,他們對孔子與山西之間的關係做了不斷的詮釋和傳承。因此,探討孔子與山西之間的關係,是研究中國思想史和山西曆史、山西思想文化史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