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那年的元旦前夕,企業有幾名職工為了經濟待遇問題上訪去了北京,林秀被安排去北京做好安撫和維穩工作。那一陣子,新冠肺炎疫情已被有效控製,人們可以憑健康碼、行程碼“二碼”自由流動。
到了北京,林秀與另兩名同事住在一處小區內的公寓內。原來公司為了便於開展工作,常年在這裏租了這套房子。在這段時間裏,林秀其實沒什麼事兒好幹,每天的信訪人員跟蹤和傳遞消息都有專人負責。而信訪人員神出鬼沒,除了通過當地派出所的幫助調閱有關小區進出口的錄像,基本掌握其居住地點,偶然“設伏”出其不意找其溝通,並無其他好的辦法。
林秀從元旦一直待到春節,直至過了春節才回家。這段時間,他在物理空間上遠離了債主群,在到處鑽胡同“深度旅遊”之餘,得以靜心思考自己的債務問題。
每一個債務關係,就像是一條繩索,鉤住他的靈魂,使他不得掙脫、不得安寧、不得自由。林秀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早日擺脫這種生不如死的困苦。
想想負債幾百萬,就算靠工資每年解決掉30萬,那也要還二三十年,那時自己早就是遲暮之年了,一輩子就在債務中悲催地虛度了。不願再在沉默中死亡,就必須在沉默中爆發!
既然有人能夠在期貨市場叱吒風雲取得成功,為什麼自己就一定不行呢?想到口袋裏還有200元,可以建立外彙賬戶,就操作了。總共28美元,這就是賬戶起步資金。他按照後期應對債主的需要,製定了一個賺錢計劃,計劃成功可以度過危局,倘若失敗,不僅無法應對債主們,而且連房子的租金也付不起,真的就要流落街頭了。
在網上看到有期貨交易員發出的交易計劃,投入一萬元,用一個月時間做到一百萬。這在期貨市場是可能的。他的計劃可以較之緩慢,開始的一段時間速度快一些,等達到一定資金量以後一個月翻一倍,也能在一年左右解決債務。
林秀於是陸陸續續又向幾個朋友借錢,在兩個多月時間裏反複投入,深刻反思和總結教訓,求索可靠的交易規則,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係統。最後在他眼裏,期貨行情就是一台絞肉機,炒期貨幹的是在絞肉機上取款的事情,稍不小心,就會被絞得斷胳膊斷腿,甚至付出生命。
林秀總結出天時、地利、人和的法則:天時就是走勢逆向無憂,地利就是能夠止損無損,人和就是內心絕對安寧。古人在兵法中強調“欲進先思其退,欲利先思其害。”運用的是典型的逆向思維,這也是做期貨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然而一朝悟道不等於立地成佛,在貪婪、急躁、驕傲等心理的作用下,人很容易失去內心的寧靜和理智,也很容易失去對自己行為的規範和控製。
為了防範風險,林秀設置了幾條硬性規定:一是忙碌不得研判,靜心專注;二是放棄弱勢行情,提高勝率;三是嚴格止損限倉,控製損失;四是及時抽離本金,確保安全。他把核心理念和四條規範認真地寫在筆記本的首頁,每當開始準備做期貨時,就打開本子,讓上麵的話語映入眼簾時刻提醒自己。
這期間,林秀一度操作非常順利,最後竟然用八千元,借助複利效應,在不到不到一個月內炒到了四十幾萬。他似乎結束了以往“無頭蒼蠅胡亂闖”的可悲狀態,進入了“小心使得萬年船”的全新境界,開始實現穩定盈利。林秀開始信心滿滿地展望,再用一年時間,把四十萬做到兩個億。他做起了白日夢:在還完債後,投資建立“扶海文化傳媒公司”,主要目的是打造思想輿論高地,引導建立助困基金,推動扶危濟困的慈善事業,幫助陷入困境的人們樹立信心、改變命運,走出人間煉獄,重獲人生幸福。“扶海”的寓意就是扶持社會正能量,消除人海中的苦難。
林秀從討借幾十元都難的乞丐,變成了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開啟了自己的全新事業。這種白日夢讓他感到了已經多年沒有的喜悅。
可是,沒料到幸福來得很快,失去得更是迅猛。有一回林秀操作失誤,損失比較大,心態就失衡了。竟然在半日之內頻繁交易、頻頻犯錯,把賬戶裏的四十多萬元三下五除二就整到了數萬元。在心態失控的情形下,這僅剩的數萬元也沒能幸存下來,當天就被打光了子彈。事實再次上演了“其勝如登,其敗如崩”的規律。
恍如做了一場大夢,林秀又被打回了原形,還新增了幾個冤家債主。他重新燃起的期貨致富的熱情又一次被徹底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