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怎麼判斷一件藝術品能否升值?
答:對於一件藝術品能否升值,你首先得有一個敏感的藝術判斷,藝術上的感受是非常微妙的。比如說一件書法,漂亮不一定是好的。文化消費一定要在溫飽問題都解決了以後。肉體的需求空間是非常小的,但精神空間的需求非常大,是永遠也填不滿的。隻要有空閑,就想享受一下藝術帶來的樂趣。它填補的是精神上的一個空間。如果你是做藝術品投資的話,你就得找到大家都感興趣的東西,或者將來都感興趣的東西。但我當時可沒有這種投資概念,就是喜歡而已。
問:請問若想進一步學習收藏方麵的知識,應該如何?
答:最重要的是讀理論書。我最早喜歡陶瓷的時候就買了一本《中國陶瓷史》,越看越有興趣。理論準備越充分,對你將來的收藏越有好處;如果不充分,你會對許多東西都感到模糊,看不明白。然後就是實踐時找一個好一點的老師帶著。
問:請問現在民間收藏的老北京城磚是否具有文物收藏價值?如果政府回收,是否無形中提高了它的價值?
答:現在在歐洲還能買到明朝清朝的大青磚,過去的磚的質量特別好,很貴,一塊磚幾千元。當時生產磚的時候,每一塊上都刻有“某某人造,某某官監造”,這塊出了問題,就立刻可以找到負責人,所以質量才會那麼好。故宮的磚的質量是我們現在做不到的。主要是澄泥的過程非常長。過去做磚是不計工本的。我們今天就不能做了。做那樣的一塊磚,現在的成本比大理石還要貴。
問:你能預見到哪件藝術品會升值嗎?
答:世界最大的情況就是不可知。我隻要知道五秒鍾以後發生的事情我就發了大財了。
問:為何現代人沒法達到古人的高度,雖然現代人具有那麼高的科技水平?
答:簡單而言,就是古時人們的生活節奏緩慢。中國經濟的幾次高潮,一是在西漢,然後就是東漢,進入魏晉,此時所有的壁畫都是牛車。而東漢以前都是馬,魏晉人就恥笑漢朝人說,你看,那時的人成天都在馬上跑,沒有時間來欣賞生活,當停下來看一件東西的時候,節奏一定要慢。
今天的人生活節奏快,一天所得到的信息可能是古時人終生所得到的信息,我們的痛苦是人所不知的。我們今天的生活狀態與100年前的人沒有關係,但是100年前人的生活狀態與1000年前的人的生活狀態是一模一樣的。我們今天所享受的一切都是近100年所帶給我們的。比如說交通、通訊,把現在的人弄得沒有思想。我給我兒子寫的第一封信裏寫著:“唐詩中有‘家書抵萬金’之句,你現在是沒有這種感覺了。”電話這種無繩的革命比有繩的革命還要厲害。我的手機現在是靜音,你看上麵有三個未接電話,那三個人一定很痛苦。科技給你帶來便利的同時一定會給你帶來痛苦,而我們現在生活速度太快,一定會出問題的。比如我們開車的速度太快,也會出問題。開車要講技術,但是你如果車速太快,比如說提高到300公裏以上,所有的技術立刻歸零,沒有技術可言。那個世界快車比賽第一的不就因為開得太快而出車禍死了嗎?我沒有他技術高,但我開得慢,所以我沒有死。人類如果進入到高速運行的軌道,就一定會出事。9.11就是一個信號,是社會高速發展的一個代價。過去一個人是沒有能力去破壞的。我看電視時看到一個台灣小孩,製造了一種電腦病毒,使全世界損失了多少億,他被抓了。我想他可真是可憐。一個人向那麼多人宣戰,過去是沒有這個可能的。問:你有沒有在收藏藝術品時看走眼的時候?
答:我可以說一定有看錯的時候,但是我比其他人少。這需要用社會學的經驗去看。一個人是個騙子,你是怎麼知道的?因為你是靠了社會學的全部經驗得出的。我認識的一個美國大使館的簽證官,他說有一次一個人自稱是律師,把材料向他麵前一遞,他就知道不是,他的指甲蓋裏都是泥。當然,這也有可能是狹隘的。不是說每個律師的指甲縫裏都沒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