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中國下一個暴利時代是傳媒嗎——2003年中國媒體市場投資分析(2)(3 / 3)

鳳凰衛視的股權構成也是一個有策略意義的戰略布局。鳳凰衛視由華藝、衛視控股和今日亞洲來控股,這三個股東有很大的學問。衛視控股是默多克的,今日亞洲是劉長樂的。華藝是一個中資公司,它持有少量的股權,衛視控股和今日亞洲是永遠等比例的兩個股份,未上市之前兩者是完全一致的,上市後兩者也完全一致。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安排。如果衛視控股占了大股,鳳凰衛視則變為新聞集團的東西,而如果不給它股權的話,今日亞洲也沒有一定的資金支持,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安排。

2.境外電視的落地情況

再看一下境外電視節目實際落地的情況。比如,鳳凰衛視中文台在國內的很多大城市都有收視。這說明它的實際落地已超出了法律所規定的界線。這麼多的人要做境外的電視頻道就是為此。

在境外媒體裏,新聞集團有一個非常大的突破。比如StarTV,在七八年前,默多克和李澤楷做了一筆生意,李澤楷先買下StarTV,然後再賣給默多克,轉手就賺了幾十個億。在我前幾年做電視研究時就發現,隨著新聞集團獨立的頻道在廣東落地,新聞集團在中國的布局慢慢進入收獲期。這也說明,默多克的整個戰略布局不僅僅是廣東地區,而是中國整個市場。我們現在,包括中央電視台,沒有一個電視機構從電視節目、衛星傳輸平台、技術和網絡儲備上做過全麵的布局。我們隻看新聞集團指向中國市場的產業鏈就是非常清晰的,所以,像這樣的公司,它可以有財力去等待中國市場的成熟,是非常可怕的。

3.多種合作模式

國內已經有同境外的電視節目和頻道合作的公司。比如Viacome、美國在線、ESPN等。電視的合作模式五花八門,它包括:一,絕對禁止的模式,也就是不能把任何頻道內容嵌到我們的有線電視網,另外也不能同國內的公司進行任何形式的股權合作。二,探索中的模式。它是把頻道中的節目分拆出來,化整為零進行進入。但這種做法贏利很小,隻是做一種策略的安排。

平麵媒體,如雜誌,也有一些模式可以總結,比如共同投資、共同出版的模式,版權貿易等等。共同投資的模式不一定行得通,但共同出版和版權貿易的形式卻被很多投資人進行參考和複製。比如IDG集團,它不僅僅做一張報紙,幾種刊物,還做了一些立體的投資。把這種投資同新聞集團相比,我們發現,這種布局國內媒體集團沒有人做過。比如,IDG做出版業務,經營主體就是計算機世界出版服務公司。同時還做很多調研業務,IDG公司是一個世界領先的谘詢公司;還有網絡業務風險投資基金和展覽業務。IDG的這些業務實際都是大媒體的一個部分,所以他們做這樣的全麵布局,對中國的媒體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五、小結第一,投資要點,包括進入時機。我們認為2003年和2004年是很好的時機。重要前提是必須要戰略投資,也就是要對整個生意有長期的戰略打算。戰術選擇是不能違規,必須合法。要做規模性的投入就必須從已開放的市場強勢進入。因為對於傳媒投資業來說,小的傳媒很難生存。經營應采取股份製。風險控製指公司結構一定要合法,而且必須要專業經營,必須要用專業的傳媒人才去經營傳媒。

第二,媒體行業的特征包括:有大的資金會進入傳媒市場,政策也越來越明確;廣告市場會有一個很大的增長,電視行業也會進行大的重組;對於規模而言,中國媒體市場的用戶是第一位的;有線電視網在改造之後有可能對電信有一個介入的機會;對於上市而言,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會有報業集團在A股上市;另外,報刊的發行網將成為投資重點。

這個報告對投資人將有一個大的幫助,以上便是整個報告的主要內容。

提問與回答

1.目前國外如日本、法國的雜誌同中國進行合作的情況如何?答:目前他們的經營不錯。因為在平麵媒體中最好進入的就是期刊,中國的期刊總體說來比較弱,所以國外有進入的機會。另外,監管不是很嚴,而且也比較困難。再一方麵,期刊的內容都是非時政類的。據我了解,有國外頂級公司版權合作的期刊在中國的期刊收入都排在前十名。

2.對中國傳媒業格局變化的認識是什麼?

答:政府對傳媒格局改變所做的一些政策鬆動實際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把中國的傳媒產業做大。因為中國已經入世,傳媒這塊雖然不能全麵開放,但國際化的潮流也是很難避免的。要做大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組合在一起,但融合的難度是比較大的。其實在這裏邊還有一個政策的問題,如果中國傳媒產業的政策能更加開放一些,對傳媒公司管理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