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有很強的紀律性。在捕獵時,狼群會遵照狼王的命令而一絲不苟地執行,在命令沒發出之前,它們會潛伏在目的地而一動不動。一旦狼王命令發出,狼群會迅速行動。沒有命令既使是一匹饑寒交迫的狼,也決不會貿然自行對獵物發動進攻。任何違反秩序和紀律行為都會被排斥在族群之外,秩序和紀律決定了狼群無堅不摧的戰鬥力。
“製度化”的群狼戰無不勝
在狼族中,狼老大為了保證狼群的整體性,會製定一些狼群製度,但是必須征得眾狼的同意,這樣才可以使得製度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製度一旦確立,狼老大就會用其自我約束以及管理其他狼,甚至有時候它會依據原則來懲戒部下,懲戒包括咆哮、嗥叫、追逐和廝咬。
這種製度化的管理可以看做是一種狼群文化。同時,這也是狼群具有高度團隊精神的一個前提。
我們可以從狼群的製度化管理中看出製度在優秀團隊建設中起到的功不可沒的作用。所謂製度化,就是群體和組織的社會生活從特殊、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認可的固定化模式轉化的過程。製度化是團隊發展、成熟的過程,也是整個團隊規範化、有序化的變遷過程。它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健全的績效考核機製
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而績效管理的核心是公平和效率。團隊管理者通過績效管理實現公平與效率的關鍵在於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製度,操作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行動,使團隊成員獲得公平對待的感覺同時,使團隊的效率實現最大化。
因此,管理者首先應該從公司的戰略出發,將企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作為績效管理的重要內容,在此基礎上確定公司的績效總體目標,並將其逐一分解的各個部門的分目標,傳達給每個員工。
目前中國的許多企業都沒有建立完整合理的績效考核製度,有的企業盡管開展了績效管理,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影響了績效評估的公正性、客觀性和合理性。那麼,我們該如何進行改正提高,從而健全公司的績效考核製度呢?下麵幾個問題是公司在績效評估過程中必須避免的。
①隻有員工的直接領導者對員工進行評估
我們在工作中都會感覺到,經理與下屬的直接接觸並不是很多,即使接觸也是在一些正式場合,對員工工作情況的掌握是很有限的。有時候經理並不知道團隊對成員工作的要求,這就使得經理的評價標準不太客觀。員工如果對考核結果不滿意,就很容易形成負麵情緒,感到不滿。
②工作績效考核的標準不穩定
在公司中,一些部門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員工獲得一個高等級的評價很不容易,而有的部門員工普遍水平不高,但卻有人得到很高的評價等級,這是很不公平的。
③評價者個人的價值觀和偏見影響績效評估
在一些調查中發現,一些主管人員為了保持部門內部的一團和氣,減少部門或團隊的矛盾,在員工績效考核過程中采取“輪流坐莊”的方式,讓每個員工輪流得到最高等級的評價。長此以往,每名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都差不多,結果使得工作出色的員工在評估中受到壓製,從而挫傷了其積極性。
④領導高人一等的位置降低了績效評估的效力
領導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品評員工表現,結果降低了員工對績效考核係統的認同程度,也妨礙了主管人員與下屬關係的發展。為了避免這類現象產生的不利影響,比較好的方法是把幫助員工發展的麵談、關於員工薪酬和工作安排的麵談分開進行。在談話過程中,考評者要本著謙遜的態度同員工展開心平氣和的交流,了解員工的需求和員工對自己的評價,並對員工的優缺點進行表揚和糾正。
(2)恰到好處的激勵機製
李嘉誠說過:“如果我們一直都激勵屬下做正事、做好事,他們也就沒有時間去做壞事,走歪門邪道了。”可見,團隊管理者應該隨時對員工進行正麵激勵,掌握多種有效激勵團隊成員的方法,以使得團隊成員充滿自信,發揮內在潛能。
激勵是調動員工積極性、創造性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它的作用和產生的效力是巨大的。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在激勵製度的操作過程中管理者必須把握好一些原則。
①保持公平公正
激勵機製的公平公正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處理好了,不僅可以激勵個人,還可以帶動整個部門的士氣,否則就會出現團隊成員互相攀比、攻擊的情形,產生很多不利影響。
②力爭實事求是
管理者在激勵操作過程中,要根據客觀實際情況,施以相應的激勵,不要因為想樹立典型和團隊明星而盲目誇大實際情況,因為員工的眼睛是雪亮的。隻有處理得客觀恰當,才能夠有效調動下屬的積極性,達到鼓舞士氣的效果。
③完善領導者的角色
在團隊中,管理者所發揮的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團隊整體活動的成敗。作為團隊核心,管理者必須非常重視自身角色的完善,必須擁有比較深厚的理論知識,具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團隊凝聚力,能夠及時掌控各種市場信息,並分析和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以製定相應的發展決策。
(3)靈活有效的應變機製
有一些團隊管理者認為,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就是要求每一個成員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放棄個性,追求趨同,否則就有違團隊精神,就是個人主義。這種認識是極其錯誤的,團隊管理者應該正確對待成員的個性,強調團隊對個性的尊重和結合,製定一套完善而有效的應變機製。
團隊的業績來自哪裏?從根本上說,首先來自團隊成員個人的成果,其次來自於團隊集體的成果。一句話,團隊所依賴的是個體成員的共同貢獻而得出的實實在在的集體成果,這裏恰恰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去完成同一件事情,而是要求他們都發揮自我去做好某一件事情。也就是說,我們不可忽視的團隊高效率的培養、團隊精神的形成,其基礎都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
世界因不同而豐富多彩,人類因差異而個性紛呈。我們需要在區別對待團隊成員不同個性的基礎上,利用這種差異,進行優勢互補,從而優化人才結構。
總而言之,製度猶如火車的軌道,是管理者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準則。領導者隻有把規範化和製度化相加,才能培養出員工的狼性,造就一支優秀的團隊。同時,團隊員工行為的規範化和有序化,才能使員工的行為朝著管理者期望的方向發展。
在成就事業的征途中。我深知企業製度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我必須用健全的績效考核機製去評估員工的工作。用恰到好處的激勵機製去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用靈活有效的應變機製取長補短。因為我知道,隻要我們的製度不是僵冷的教義,我們的團隊精神和目標就不是空洞的噱頭。
用鐵的紀律約束每一個成員
狼時時刻刻麵臨著各種危險,但它們總是能夠存活下來,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狼是一種群居動物,在狼群內部有著嚴明的秩序、自覺的紀律和明確的行動目標。
毋庸置疑,狼族是群居動物中組織性最嚴密、最講秩序的族群。它們的這種紀律是自覺紀律,已經成為狼族的自覺行動,它們就是靠著這種自覺紀律成為了草原上的霸主。
一個團結協作、富有戰鬥力和進取心的團隊,必定是一個有紀律的團隊。同樣,一個積極主動、忠誠敬業的員工,也必定是一個具有強烈紀律觀念的員工。可以說,紀律,永遠是忠誠、敬業、創造力和團隊精神的基礎。對團隊而言,沒有紀律,便沒有了一切。
紀律是什麼?紀律就是服從,下級服從上級、部門服從公司、公司服從集團。令行禁止,決定的事和布置的工作必須有反應、有落實、有結果。服從是任何一個團隊成員的基本素質,也是管理者對所有下屬員工的基本要求。關於這一點,物美集團是最好的例證。
紀律是嚴格遵守各種規章製度,貫徹各種會議決議,執行集團、公司製定的預算、計劃、通知,這是物美所有幹部員工必須履行的職責。當然,自律是紀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幹部必須帶頭遵守有形的規章製度和無形的企業文化,這是貫徹紀律的關鍵。任何幹部、員工都不得將個人、親屬、朋友、小團體的利益淩駕於企業利益之上。
物美的幹部員工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曆和不同的慣牲思維,怎樣才能改變這些慣性思維?
物美集團的管理者深知,個人的生活習慣他們是無權管理的,也沒有必要管。但既然在公司裏做事,工作習慣就必須適應公司的紀律。遵守紀律是一個人、一個團隊在複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生存、發展乃至成功的基礎。在物美做事就要認同物美的規則,對已經形成的紀律不含糊,成為一名有紀律的員工。有紀律的員工是把紀律變成習慣,做任何事情都會按照規則去進行,最後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如果沒有製度和紀律,就必然會造成整個企業執行力的缺失,以及部門的內耗、操作係統的紊亂。所以,在一個企業裏,敬業、服從、協作等精神永遠都比任何東西重要。當然,這些品質不可能與生俱來,所以,對員工進行培訓和灌輸紀律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就像軍隊不斷要求每個人的著裝和儀表一樣,最後是要讓所有人都明白,“紀律隻有一種,這就是完善的紀律”。
當然,從學習規則,遵守紀律,樹立紀律意識,刻意使自己的行為服從於紀律,到自覺把紀律變成自己的習慣,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克服自身許多不完善之處。但隻有把紀律變成為習慣,物美才能具備持久的戰鬥力。
紀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沒有紀律,就沒有品格,沒有品格,就沒有進步。現在大家都在談企業文化,可以這樣說,紀律就是物美文化的核心內容。沒有紀律的物美文化不可能指導物美的各項實踐有序進行。無獨有偶,湖南遠大集團的紀律也是令人震撼的。
湖南遠大集團的標準體係、執行體係都非常強大,小到如何走路,如何開車,如何綠化,以及員工出差要隨身攜帶的物品等等都規定得清清楚楚。
每一個企業員工都要具有強烈的紀律意識,在不允許妥協的地方絕不妥協,在不需要借口的時候絕不找借口——比如質量問題、對工作的態度等。
可以說,鐵一般的紀律,強大的執行體係、規章製度與操作體係,推動遠大加快了發展的步伐,造就了一個新時期的遠大。由此看來,對組織而言,紀律就是有形的規章製度和無形的企業文化,屬於約束行為的範疇。但是對管理者則有著更深一層的意義,紀律是管理者個人本身的管理品格。組織的運作需要有明確的規章製度作為行事規範,但是要讓規章製度發揮效用,就需要由管理者以身作則、有落實紀律的精神,一位沒有紀律的管理者是無法有效地領導團隊的。
在組織中恪守紀律是管理者賴以執行職務的要素,它代表著管理者對工作的態度、對角色職務的尊重以及對組織的承諾。我們知道管理工作本身是極為複雜的過程,麵對不同且快速變化的人與事,若是不能維持紀律的精神就容易迷失方向,影響團隊目標的實現。許多管理者之所以會身陷經營困境,其主要原因就是個人及團隊失去紀律的精神,處理事務無法持之以恒。
卡莉-菲奧麗娜女士在接任美國惠普科技公司總裁時,特別強調:“新一代的領導方式不再是掌握信息,信息隻是一種每個人都可以享用的工具。因此,惠普倡導一種新的領導方式,這就是製定一個框架讓員工去自由發揮。當員工願意主動承擔企業所麵對的問題時,就能引發他內心的熱情與動力,激發出創新與思考,使得企業與員工都受益。但不可以逾越企業整體發展的全局框架,這種框架既代表著員工個人的發展空間,也代表著企業組織的紀律要求。”
紀律是組織促使創新變革發揮效益的關鍵。組織要保持成長的原動力,就必須持續進行創新與改革,要想在企業經營中持續改革,那麼紀律就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在改革中必然會遭遇到許多困難,這時需要的絕不隻是能力,要能隨變化而快速地采取行動,這依靠的就是個人以及團隊的紀律,唯有紀律才不會失去方向,才可以有效地成功應變。
對管理者而言,紀律除了有他律的部分外,更重要的還是自律。紀律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實踐自己的價值觀,它是個人智慧、技能與修養的具體表現。紀律的目的不在於限製他人,而是自我的要求,紀律的表現不隻影響自已的角色定位,也牽動著與團隊成員的關係。同時,紀律的擴散性及影響力,能由管理者個人擴散到團隊全部,達到上行下效的效果。
紀律不僅可以避免犯錯,也是成功的基礎,這是優秀的管理者絕對不要輕視紀律的能量。隻要團隊每個成員的心頭,都永遠銘記著團隊的律條,那麼這個團隊就擁有了的美好未來。
有令必行才能取得成效
命令是管人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它可以以口述的形式直接下達,也可以以文件的形式間接下達。“有令必行”是管理工作的通則;反之,在執行過程中,命令被打了“折扣”,一定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商場如戰場,管企業也如同治軍。治軍講究為將者一言九鼎,讓士兵感到軍令如山倒,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這才是一個大將所應有的魄力。在企業中,管理者就是將軍,一定要拿出將軍的魄力去向員工傳達自己的意圖,做到下令不隨便,有令必行,令出如山。
可是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你的命令被員工在執行中大打折扣,恐怕你不會高興。你的員工敢對你的命令打折,很顯然他們沒有把你的權威放在眼裏,甚至他們根本沒把你當做上司看。這也說明,你對他們的管理是徹頭徹尾失敗的!
張科長調到了一個新的辦公室。他聽說辦公室裏有個小徐,精通業務,很能幹,就是有點我行我素,前幾任科長一直沒有把小徐的毛病改好。張科長上任第三天就把小徐找來,把科裏一個最瑣碎的任務交給了小徐,小徐列舉了一堆理由要求調換,張科長一口咬定非小徐莫屬。小徐心裏一萬個不樂意,任務是接下了,小徐心裏想:反正我不幹,我幹別的,你也不能說我沒做工作。
張科長見小徐無動於衷,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過了一周後對小徐說:“任務很緊迫的,這一周你的工作沒有什麼進展。我從下周開始隻讓你做這項工作,其餘工作一律不用你做,月底必須幹完,如果你有困難就及時提出來,我會盡量解決,一周後我再檢查。我相信你的能力。”
小徐把科長的話當成耳旁風,依舊是老樣子。一周之後張科長拿出了殺手鐧:“小徐,你的任務毫無進展。主要是你一再拖延。看來你是不能按時完成任務了,我隻好讓別人來做這個工作。至於你嘛,我隻能考慮把你分到其他部門去了。你考慮好了再來找我。”
這下子小徐坐不住了。再按以前的樣子自己位置保不住了。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於是找到張科長,檢討了自己的錯誤並按時完成了任務,以後再也沒有違背過張科長的命令。
發布命令不隻是張紙而已,是領導、是管理者威嚴的體現,如果是正確的,就不能讓員工滿不在乎。同樣,管理者發布的命令也要恰當、合理,避免讓員工有機可乘。隻有最恰當的命令、最正確的命令才是最有效的命令,這是常理。作為管理者更應精通此道,否則,工作中就會走彎路,比別人慢半拍。管理者掌握了下命令的技巧,命令就會“不令而行”了。
管理者要想樹立權威,就絕對不要讓你的命令打折扣!因為你的命令從某個方麵說是代表了你本人。那麼,如何才能讓你的員工徹底貫徹你的命令呢?
你一定要掌握向員工下達命令的技巧和方法。命令過程中向員工傳達這樣一種信念:我是你們的領導,我的命令不打折扣,否則,後果就在我的眼神中。在下達命令時告訴他們做什麼。是一種需要技巧和專長的藝術。如果你想要在你所選定的領域中獲得高度的成功,你就知道如何通過你的命令指揮控製員工的行為,因為你不能一味蠻力強迫員工去做你讓他們做的工作,必須學會如何運用領導的手段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為你效力,使他們既尊重又服從你。
給員工發布命令的技巧具體是:
(1)命令要重點突出,不必麵麵俱到
如果你把你的命令講得過於詳細,那隻會製造誤解。如果你為了麵麵俱到,而把你的重點命令擱置於無人在意的角落,那就達不到讓員工重點執行的效果。
(2)你要強調結果,不要強調方法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采用任務式的命令。任務式的命令是告訴一個人你要他做什麼和什麼時候做,而不告訴他如何做,如何做是留給他去考慮的問題。任務式的命令能夠調動執行者的想像力、主觀能動性和獨創性。不管你的路線是什麼,這種命令的方式都會把人引導到做事的道路上去。
(3)你可以分散權威,監督他們的工作
你可能在經營商業,甚至在軍隊中服務,當你能確保你的員工或屬下準確地知道他們的工作任務時,至少你會享受到減輕你的工作壓力和更有效地監督你的員工的這兩種具體的好處。
(4)你要發布簡潔而清楚的命令
你的員工沒有必要一次一次地回到你那裏隻是為了弄清楚你說的話,一個員工沒有為你做好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或者她沒有真正弄明白你要他或她做什麼。如果你希望員工絲毫不走樣地執行你的命令,那麼命令的簡單扼要是絕對必要的,這是一個重要的規則。
(5)命令不要太複雜,要盡量簡單
最好的計劃應該是在製定、表達和執行上都不複雜的計劃。這樣的計劃也會便於員工理解。一個簡單的計劃也會減少錯誤的機會,其簡潔性也會加快執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