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3 / 3)

權力就像這隻羊所站的高高的屋頂,正是有了它才讓人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否則,就隻能像那隻狼一樣,雖然也想吃掉羊,卻無法碰到它。而權力之所以能讓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在於它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強製性,這種強製性在於,企業給了每個層級上的管理者一定的資源,他們憑借著這些資源強製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事。

潛在性,權力隻有潛藏在那裏不用的時候才是最有用的,它所起的就是一種威懾作用,這就好比核武器,它的存在並不是為了使用,而是威懾,保護。

責任性,權力並不隻代表了權利,你還必須盡義務,也就是負責任。有多大的權力就有多大的責任,這是每一個管理者都應清楚明白的。

若想成為一個出色的管理者,不僅要清楚了解手下員工的情況,也要能夠利用手中的權力來影響員工並推動工作的進展,從而高效地完成任務,解決問題。

管理者必須學會使用權力,這樣就會使你的工作變得輕鬆自然,而不是每天沒完沒了地研究數據、表格和圖表。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要學會如何運用權力去彌補工作中存在的權力空隙,以及如何運用權力去駕馭工作中的各種依賴關係。總之一句話,你必須學會如何綜合運用手中的權力。

要做到這點你需要考慮下麵三個重要因素:預計會有什麼樣的抵製行為,其程度如何?一般說來,抵製力量越強就越難消除它;與你希望的權力相比,你目前的職務,特別是你的影響程度究竟如何?你的權力越小,你就越需要采用慢速度的改革,讓員工共同參與管理的辦法;權力包含著哪些具體的利害關係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生存?通常企業在短期內蒙受的風險越大,就越需要采取單方麵的迅速行動。

善於運用權力的管理者知道,有時要采取員工共同參與或管理,有時隻需自己獨斷專行,有時則在不同的階段又要走中庸路線。因此,具體如何運用,采取哪種方式運用權力,管理者應該從整體進行考慮,並製定出一個明確的行動計劃,這樣可以幫你更好地運用權力。

殺一儆百永不過時

管理者要記住,權力是你施展抱負的舞台,紀律是你維持舞台秩序的尚方寶劍。

你必須時刻將它掛在腰間,打擊那些敢冒團隊之大不韙的人。當一個團隊陷於無序狀態,管理者的命令無法產生效果時,不妨針對整個團隊進行“蘇醒療法”。方法之一便是抓住一個錯誤最嚴重的員工,把他的錯誤揭深揭透,痛斥一個特定人員。此即“盯住細節過失,犧牲個別人,拯救整體”的抓典型的做法。如果責備整個團隊,將會使大家產生每個人都有錯誤之感而分散責任;同樣地,大家也有可能認為每個人都沒有錯。所以,隻懲戒嚴重過失者,大張旗鼓地把他的大過失和小過錯都擺到桌麵上來,可使其他人員心想,“幸虧我沒有做錯”,進而約束自己盡量不犯錯誤。

古人雲:“勸一伯夷,而千萬人立清風矣。”同樣的道理,對眾多不聽話的下屬,你不可能全部懲罰,抓住一個典型,開一開殺戒可使千萬人為之警懼,這就是“殺一儆百”之所以有效的道理所在。其實“殺一儆百”的管人方法就是一種細節管理辦法,其管理細節的要義在於盯住一個人,而不是盯住所有犯錯誤的人。通過處罰一人,而產生警告團隊的效果。即抓住了一個,而整治了麵上的共性問題。

三國時東吳的黃蓋曾經做過石城縣縣官。石城縣的下屬官吏們特別難指揮。黃蓋就安排兩個人當主管,分別管理各部門事務,並告訴他們說:“我這個隻靠打仗立功才當官的,不是以文官身份擅長管理出名。現在外來侵犯的敵人還沒打敗,我負有領兵打仗的繁重軍務,縣裏一切公文案卷委托給你兩人。你們應當管理好各部門,糾正和處分犯錯誤的人。你們各負其責,遇事就按我交代的辦,如果你們刁奸欺騙,我決不用鞭子抽打你們,而要從嚴處置。希望你們都盡心盡力,做好工作,不要在眾人之先受處分。”

話說得這麼嚴厲。兩人聽了,起初都感到害怕,起早睡晚勤勤懇懇地辦公事。時間長了,兩主管認為黃蓋根本不看公文案卷,就慢慢營私舞弊,對下麵也放任自流。

這時黃蓋也察覺到了,他抓住了幾件兩主管都不奉公守法之事,把全縣所屬的官吏們請來,先給大家辦酒席吃喝,正當大家吃到興頭上,黃蓋把兩主管叫來,提出一件一件違法徇私的事來問他們。兩人張嘴結舌,說不出話來,磕頭請罪。

黃蓋說:“前些時,我已經嚴肅地告訴你們,決不會用鞭子抽打你們了,這不是說假話騙你們。”

於是就把兩人的頭砍了。這事震驚了全縣,下屬官吏們嚇得渾身打顫。

黃蓋這一殺,威嚴就上來了。

“殺一儆百”這一招,在古代曾被人們反複使用。例如諸葛亮殺馬謖,曹操殺楊修都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威風。用這種方法來對付那些聽不進勸告的下屬,可以從根本上打掉他們的威風,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殺一儆百”不能隨便濫用,管理者必須根據管理活動的需要,選擇最適當的時機和方法。在這方麵,管理者應注意以下4點:

(1)不要輕易放過第一個以身試法的“人”

為了維護法規、製度的嚴肅性,管理者必須及時抓住第一個膽敢以身試法的“人”,堅決從嚴處置,以教育員工本人,同時教育更多的員工。

(2)重點懲罰性質最劣的員工

有時候,管理者會同時遇到好幾個違反規章製度的員工。管理者應從若幹個違法的員工中,精心挑選性質最惡劣、影響最壞的一個重點懲處,同時對其他幾個情節較輕、認識態度較好的員工,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這樣做,一方麵能教育多數員工,另一方麵也能使受到嚴懲的員工陷於孤立的境地,從而真正地收到懲一儆百的良好效果。

(3)懲處違法的員工應做到合情合理

在管理人的行為中,任何懲罰手段都是無情的。但是管理者在運用這一無情手段時,應該盡量做到合情合理。所謂合情,是指合乎人之常情,懲處方式不應該過火,也不要偏激,不應超過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被多數人的感情所接受;合理,是指懲之有理,符合有關法規、製度、條文的精神,把握分寸,使人心服口服。“懲一儆百”,不怕嚴,也不怕剛,隻要領導能做到嚴之有理,剛中有情,就一定能收到預期的良好效果。

(4)給員工必要的關心幫助和教育

在運用“懲一儆百”的管理手段的過程中,同時要注意使用嚴和愛、剛和柔這兩種手段,對員工施以必要的關心、幫助和教育,管理者才可能使員工懂得,嚴格要求員工實際上也是對他們的一種愛護,從而心悅誠服地接受管理者的管束,甚至接受管理者對自己的懲處。

以上四點是管理者在運用“懲一儆百”的細節管理手段時,應該特別注意的。當然,在實踐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對象,還可以巧妙的運用一些其他的手段。懲一儆百是領導者屢試不爽的立威絕招,然而,這並非鼓勵管理者要在部門內無中生有或捕風捉影地找某人的麻煩,而是為了收到懲罰、團結、教育員工的良好效果。

不動聲色控製下屬

無論何人隻要在社會上混過一段時間,便多多少少練就些察顏觀色的本領,他們會根據你的喜怒哀樂來調整和你相處的方式,並進而順著你的喜怒哀樂來為自己謀取利益。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別人所掌握。

一般人都是遇喜則興奮,遇悲則哀傷不已,內心的情感難以控製。作為一位領導者卻不能縱情悲喜,單獨一人的時候或許尚可發泄感情,但是麵對下屬時,卻得時時維持著穩重的形象。這樣的細節問題是領導者必須控製好的。領導者把自己的喜怒經常流露給下屬,下屬則會投其所好,而掩蓋事物的本質。因此,高明的領導一般都不隨便表現這些情緒,以免被人窺破弱點,予人以可乘之機。

張先生是一家單位的領導,有一次交代下屬執行一件較困難的任務,當然,他能夠勝任。剛剛交待完畢,下屬就開始抱怨,“困難如何大”、“條件如何差”、“時間如何緊”。

張先生對此沒有任何表示,保持著沉默,這位下屬說著說著就不說了。最後說了一句:“好,我一定完成。”

看來張先生是深諳管人之道的,他明白說得越少,就顯得越神秘,就越能掩藏自己的真實意圖,越能控製別人。

在官場上,不輕易表露自己的觀點、見解和喜怒哀樂,被稱為“深藏不露”。這也是古今中外成功的管理者用以控製下屬的一種重要方法。曆來聰明的當權者一般都喜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窺視自己的底細和實力,這樣部下會覺得管理者神秘莫測,從而產生畏懼感,就難以鑽空子了。這樣就如同管理者在暗處,下屬在明處,控製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喜怒不形於色”,盡量壓抑個人的感情,而以冷靜客觀的態度來應付事情,這種性格的人才配做一位優秀的管理者。

這種性格至少有兩大優點:

(1)當組織內部遭遇困難時,如果管理者露出不安的表情或慌亂的態度,便會影響到全體員工,一旦根基動搖,就會帶來崩潰。這種情形下,如果能保持泰然處之的冷靜態度,最能安撫民心。

(2)在對員工進行管理時,應該具有從容鎮定、成竹在胸的泱泱大氣。如果把持不住露出感情,或狂喜或暴怒,不但有損管理者形象,也容易被下屬窺見弱點,而屈居下風。

在生活中,管理者會遇到各種情況,有的讓自己火冒三丈,有的讓自己喜上眉梢。但無論你遇到哪種情況,都應當做到從容不迫,泰然處之。

現實中我們常看到,有些管理者由於脾氣暴躁,情緒容易失去控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裏,更是滋生出專橫跋扈的作風,動不動便因為下屬的言談舉止不合領導的意,便大發雷霆,把下屬批評得一無是處。

這種做法極為不智,不僅會對領導形象有損,還會造成更深的其他不利影響。管理者應該提高控製憤怒情緒的能力,時時提醒自己,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情緒波動。

那麼,管理者怎樣有效地控製自己不發脾氣呢?

(1)暫時把周圍的人統統當物看待(這不含有不尊重人的意思)

因為生氣全是因人而起,有人使你不滿意了,看到他的臉色也會使你反感。所以不妨把對方視為物品。對桌子、椅子或機器有什麼氣可生?這樣就可以使你在發脾氣前有一段緩衝時間,可以用比較客觀、公正的標準來看問題。

(2)用深呼吸的方法

命令自己放鬆,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吐出來。然後說:“我不生氣,我心情很平和。”如此重複數次,必能使胸中的憤懣得到一些舒解,甚至徹底舒解。

(3)當快要發怒時,可以設法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趕快離開:遠離衝動現場,到廁所去一趟也可。

喝茶:利用茶水將怒氣一起吞下,也能收到效果。

趕快轉移方向去忙別的事,這有益改善氣氛。

看書:不必要精讀,很快地翻動書頁,隻讀一些大標題就行。

打電話:拿起話筒,撥下號碼,在這些動作間氣氛就會稍為改變。

請試試以上做法,大概會對壓製衝動有所幫助。但如果太衝動,上述做法仍不能壓抑的話,就出去跑一圈,或搬運重物、整理物品等,這些對克製情緒均很有效。

我們所說的不動聲色、控製情緒是長期修煉才能形成的真正的領導藝術需要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用心揣摩。

新官上任踢好頭三腳

俗語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管理者威信的建立,必須從上任之初開始。任何一個領導,都曾有過盡快打開局麵的經曆。不論是上任的新領導,還是因工作變動而出任新職的老領導,上任開始都想踢好頭三腳、燒好三把火、打開新局麵、樹立起威信。

新官上任,燒“三把火”有以下好處:

(1)給自己立威

讓別人知道你來了,而且還不好惹!如果你無聲無息地來,也無聲無息地做,底下的人觀望一陣子,發現你也“不過如此”,就會不把你當一回事,把你看扁了。一旦被看扁,要再“圓”起來就會比較費力,你就成了一隻“黔之驢”了。

(2)為了顯能

讓別人知道你是行的,而不是靠關係爬上來或上麵安排的三腳貓!你有能力,別人便不會看輕你,一被看輕,就很難再挽回。

(3)以示銳氣

新官上任時,都是雄心勃勃、銳氣十足,同時為了立威顯能,便“什麼都不怕”,否則待過一段時間之後,勢力和人情的包圍會使你產生一種無力感,銳氣消失後,有些問題就會下不了手解決。如果能在上任之初就把一些沉渣“放火”燒掉,不但有助於立威顯能,也有助於銳氣的持續。

一些新官年富力強,熱情高有闖勁,有把工作搞上去的強烈願望,這是難能可貴的優點。但新官上任後要搞調查研究,把下麵的情況摸清楚,然後視輕重緩急,該解決什麼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地踢好“頭三腳”。

《紅樓夢》中的探春最初接管園中事務時,是以閨中的嬌小姐身份來接替人見人懼的“風辣子”,讓我們看看她是如何支撐局麵的。

探春的“亮相”不同凡響。她一上來就對王熙鳳定下的種種不合理的條例一一駁斥、廢除,使在座者無不心服口服;大刀闊斧地改革還借助了李紈的地位,寶釵的心細,加上她自己的精於計算形成了“三獨坐”的局麵;她對生母趙姨娘的無理要求更是不留情麵,使她“主貴奴賤”的架子成了自討沒趣。大觀園也確實在探春的策劃下一度顯得井井有條。

探春深知眾人向來隻服王熙鳳的規矩,對於她初出茅廬的號令自然不會聽從。於是,她首先從王熙鳳身上挑錯,壓住了她的氣焰,自然就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探春也深知自己的一塊心頭瘡:自己是庶出,生母趙姨娘又處處要強好勝,反落得眾人白眼。在每個人都冷眼看待她是否對生母徇私情時,她鐵是了公事公辦的原則,決不給趙姨娘半點特殊。“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探春破了王熙鳳的舊例,又破了至親這一關,幹脆利落地樹起了威嚴。

探春的“三把火”正是她正確地估計形勢,摸清了上下各色人等的心理的一個漂亮的結果。她取得了成功,連王熙鳳都不得不歎服,準備把擔子移交給她了。

萬事開頭難,“頭三腳”要踢得有章有法,新官可以參考如下建議:上任伊始,尤其是到一個新的單位,新官要先做好詳盡的準備,調查公司的財務狀況,每個人的背景資料,每個人的能力表現能打幾分,心中有數了,便可以亮相了。

尤其是在你的前任懷疑政策無效時,更需要你放起大火燒除一切弊端召開全體會議,一一指出公司的各項狀況和發展前景,具體事務要點到每個人頭上。再宣布舊規則的廢除和新規定的實行,交接清楚,毫不含糊。接下來是新的人員安排,該“炒魷魚”的“炒”掉,該升職的升職,讓新的領導班子呈現積極向上的氣象。

把這次亮相當作你的戰略演講來進行。氣勢上首先要壓服眾人,開口之前,先用自信的眼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好像在宣告:你們每一個人的優劣長短全在我的掌握中,不要企圖在我麵前耍花招,我能一眼識破任何人的詭計。

宣告你做出的各項決定時,用詞要精練,越簡短越有威力越好。省略所有的口頭禪,“這個”、“那個”之類的話會使你顯得優柔無力。規定就是規定,沒有任何和緩的餘地。要在大腦裏樹立起這樣的概念。該說兩個字時絕不多用一個字,讓你的員工不存在任何僭越的心理。他們自然被你的威儀所征服。

一般而言,管理者在管人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多地從正麵鼓勵員工,對員工更多地施以恩惠,以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這絕不是意味著就此可以姑息遷就員工的重大錯誤,聽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