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眉是受到侵略時的表情,防護性的低眉則隻是要保護眼睛,免受外界的傷害。
在遭遇危險時,光是低眉仍不夠保護眼睛,還得將眼睛下麵的麵頰往上擠,以盡可能提供最大的防護,這時眼睛仍保持睜開並注意外界動靜。這種上下壓擠的形式,是麵臨外界攻擊時典型的退避反應,眼睛突然見到強光照射時也會如此。當人們有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大哭大笑或感到極度惡心時,也會在臉上產生這種情狀。
一般人常把一張皺眉的臉視為凶猛,而不會想到那其實和自衛有關。而真正侵略性的、一無畏怯的臉,反而是瞪眼直視、毫不皺眉的。
皺眉所代表的心情可能有好多種,例如:驚奇、錯愕、詫異、快樂、懷疑、否定、無知、傲慢、希望、疑惑、不了解、憤怒和恐懼。要確實了解其意義,隻有回頭去看它的原因。
一個深皺眉頭憂慮的人,基本上是想逃離他目前的處境,卻因某些原因不能如此做。一個大笑而皺眉的人,其實心中也有輕微的驚訝成分。
兩條眉毛一條降低、一條上揚。它所傳達的信息介於揚眉與低眉之間,半邊臉顯得激越、半邊臉顯得恐懼。尾毛斜挑的人,心情通常處於懷疑狀態,揚起的那條眉毛就像是提出一個問號。
眉毛打結。指眉毛同時上揚及相互趨近,和眉毛斜挑一樣。
這種表情通常表示嚴重的煩惱和憂鬱,有些慢性疼痛的患者也會如此。急性的劇痛產生的是低眉而麵孔扭曲的反應,較和緩的慢性疼痛才產生眉毛打結的現象。
在某些情況下,眉毛的內側端會拉得比外側端高,而成吊客眉似的誇張表情,一般人如果心中並不那麼悲痛的話,是很難勉強做到的。眉毛先上揚,然後在幾分之一秒的瞬間內再下降,這種向上閃動的短捷動作,是看到其他人出現時的友善表示。它通常會伴著揚頭和微笑,但也可能自行發生。尾毛閃動也經常於一般對話裏,作為加強語氣之用。每當說話時要強調某一個字時,尾毛就會揚起並瞬即落下。像是不斷在強調:“我說的這些都是很驚人的!”
尾毛連閃,是表示“哈羅!”連續連閃就等於在說:“哈羅!哈羅!哈羅!”如果前者是說“看到你我真驚喜!”則後者就在說“我真是太意外,太高興了!”
聳眉亦可見於某些人說話時。人在熱烈談話時,差不多都會重複做一些小動作以強調他所說的話,大多數人講到要點時,會不斷聳起眉毛,那些習慣性的抱怨者絮絮叨叨時就會這樣。
眉毛的變化豐富多彩,心理學家指出,眉毛可有20多種動態,分別表示不同心態。
與眉毛相關的動作主要有:
(1)雙眉上揚,表示非常欣喜或極度驚訝。
(2)單眉上揚,表示不理解、有疑問。
(3)皺起眉頭,要麼是對方陷入困境,要麼是拒絕、不讚成。
(4)眉毛迅速上下活動,說明心情愉快,內心讚同或對你表示親切。
(5)眉毛倒豎、眉角不拉,說明對方極端憤怒或異常氣惱。
(6)眉毛的完全抬高表示“難以置信”。
(7)半抬高表示“大吃一驚”。
(8)正常表示“不作評論”。
(9)半放低表示“大惑不解”。
(10)全部降下表示“怒不可遏”。
(11)眉頭緊鎖,表示這是個內心憂慮或猶豫不決的人。
(12)眉梢上揚,表示是個喜形於色的人。
(13)眉心舒展,表明其人心情坦然、愉快。
3.觀眼部動作識秘密
通常每個人的眼睛裏所發出來的,是各種眼色表情,告訴旁觀者他內心情緒的變化。眼睛低垂有時表示謙遜的信號,它是基於部屬不敢正視長官的正常反應而來。低垂的方向多往地下,不會左右亂瞟。這種眼睛動作往往伴隨著鞠躬或俯首聽命。
眼睛流露善意,心底必定慈悲;眼睛橫豎,性情剛烈;眼珠暴突,性情凶惡;眼睛斜視不語,心懷妒忌不滿;近距離細看則神情內藏不露。
瞄上一眼後,閉上眼睛,即是一種“我相信你,不懷疑你”的身體語言。
閉上眼睛後,再睜眼望一望,如此不斷反複,就是尊敬與信賴的表現。
首次見麵時,先移開視線者,其性格較為主動。
當你注意某個人隻向一位異性看了一眼,就故意收回了視線,而不再看,這是一種自控行為。
當視線接觸時,先移開目光的人,就是勝利者,相反,因對方移開視線而可能引起某種想法,是不是對方嫌棄自己,或者與自己談不來。
眼睛上揚,是假裝無辜的表情。這種動作是作證自己確實無罪似的。目光炯炯望人時,上睫毛極力往上壓,幾乎與下垂的尾毛重合,造成一種令人難忘的表情,傳達出某種驚怒的心緒,斜眼瞟人則是偷偷地看人一眼又不願被發覺的動作,傳達的是羞怯靦腆的信息,這種動作等於是在說:“我太害怕,不敢正視你,但又忍不住地想看你。”
眼睛表麵的閃亮,是因情緒激動促使淚腺分泌,產生潤澤之故,但感受又未強到足以落淚的地步,這種現象常可從情侶、影迷、球迷、驕傲欣慰的父母親以及獲勝的運動員臉上看到;但也可能是表示哭泣以外的任何強烈的情緒激動,如厭煩、沮喪及生離死別等悲痛。
眨眼的變型包括連眨、超眨、睫毛振動、擠眼睛等。連眨發生於快要哭的時候,代表一種極力抑製的心情。超眨的動作單純而誇張,眨的速度較慢,幅度卻較大,眨的人好像在說:“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所以大大地眨一下以擦亮它們,確定我所看到的是事實。”睫毛振動時,眼睛和連眨一樣迅速開閉,是種賣弄花哨的誇張動作,好像在說:“你可不能欺騙小小的我哦?”
擠眼睛是用一隻眼睛使眼色表示兩人間某種默契,它所傳達的信息是:“你和我此刻所擁有的秘密,任何其他人無從得知。”以社交場合中,兩個朋友間擠眼睛,是表示他們對某項主題有共通的感受或看法,比場中其他人都接近。兩個陌生人間若擠眼睛,則無論性別為何,都有強烈的挑逗意味。由於擠眼睛意含兩人間存有不足為外人道的默契,自然會使第三者產生被疏遠的感覺。因此,不管是偷偷或公然的,這種舉動都被一些重禮貌的人視為失態。
眼珠轉動遲緩。身體五官感覺遲鈍,感情起伏少的性格,不受他人影響,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有協調。
目光閃爍不定的人。缺少對事情深思的能力,浮躁的衝動派,不被信任,有撒謊的傾向。
目光著點不定的人。精神存在不安定的狀態,在內心深處有怨怒之氣,心情不穩定且焦躁不安。
忙著眨眼。感受性強人一倍,神經質的個性。經常焦慮,精神過度疲勞,身體狀況不佳。這種人頭腦清晰有能力,但黏著力及忍耐力不足。
眼睛往上吊。心裏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性格消極,不敢正視對方。
眼睛往下垂。有輕蔑對方之意,要不然就是不關心對方的情形。個性冷森,本質上隻為自己設想,是任性的人。
眼珠轉動快速。第六感官敏銳,直覺快速能看穿人心;反之,容易受人影響,這種人特立獨行,屬情緒化的性格。
眼球向左上方運動,回憶以前見過的事物;眼球向右上方運動,想象以前見過的事物;眼球向左下方運動,心靈自言自語;眼球向右下方運動,感覺自己的身體;眼球左或右平視,弄懂聽到語言的意義;正視,代表莊重;斜視,代表輕蔑;仰視,代表思索;俯視,代表羞澀;閉目,思考或不耐煩;目光遊離,代表焦急或不感興趣;瞳孔放大,興奮、積極;瞳孔收縮,生氣、消極。
4.從口、鼻、下巴了解人
一個人的嘴部動作能夠鮮明表現內心的波動。
把嘴抿成“一”字形。是個堅強的人,他一定能完成任務;張開嘴而合不上,是個意誌不堅定的人;注意聽說話時,嘴唇兩端會呈現稍稍拉向後方的狀態;人的嘴唇往前空噘的時候,可是一種防衛心理的表示;下巴抬高,十分驕傲,優越感,自尊心強,望向你時,常帶否定性的眼光或敵意;下巴縮起,此人仔細,疑心病很重,容易封閉自己,不易相信他人。
口齒伶俐,吐詞清晰固然是辯才;口齒不清,說話遲鈍,但意氣堅定,見識不凡為天下大才;嘴角上翹,這種人豁達、隨和,比較好說話,易於說服;嘴角下撇,這種人性格固執、刻板,不愛說話,很難說服;唇角後縮,對方正在傾聽你的說話,而且感興趣;說話或聽話時咬嘴唇,對方在自我譴責,自我解嘲,甚至自我反省;說話時以手掩口,說明對方存有戒心,或者在自我掩飾。
時常舔嘴唇的人,內心壓抑著因興奮或緊張所造成的波動。說謊時,常口幹舌燥地喝水或舔嘴唇;打嗬欠是想暫時逃避下意識的欲求表現;清嗓門的動作且聲音變調之人,是對自己的話沒有把握,具有杞人憂天的傾向,男性常見咬住煙頭,用唾液加以潤濕的動作,為不成熟的幼兒心理;當人的嘴唇往前突噘,可能是一種防衛心理的表示。
從現代角度來說,在談話中對方的鼻子稍微脹大時,多半表示對你有所得意或不滿,或情感有所抑製。
鼻頭冒出汗珠時,應該說就是對方心理焦躁或緊張的表征。如果對方是重要的交易對手時,必然是急於達成協議。鼻子的顏色。如整個泛白,就顯示對方的心情一定畏縮不前。
鼻子的形狀像鷹嘴,尖向下垂成鉤狀,陰險凶暴,鷹鼻而眼深者生性貪婪,不知足;鼻孔朝著對方,藐視對方,瞧不起人。
鼻子豎挺,指人性格堅強,固執己見;摸著鼻子沉思,說明對方內心鬥爭激烈,處於猶豫不決境地。
聽你說話時摸鼻子,說明對方不相信你的話,他在考慮如何對付你。
鼻子的表情當然不如眼睛或嘴豐富,但也能提供觀者若幹信息:皺鼻子表示厭惡;歪鼻子表示不信;鼻子抖動是緊張;抽搐鼻子一定是聞到怪味;鼻孔箕張代表發怒或恐懼;哼鼻子有排斥的意味;嗅鼻子是任何氣味都有的反應。
想騙人的時候,會不經意的用手撫摩鼻子;思考難題或極度疲乏的時候,會用手捏鼻梁;厭倦或挫折的時候,則常用手指挖鼻孔。這些觸摸自己鼻子的動作,都可視為自我安慰的信號。
如果有人問我們一件難以答複的問題,但我們為了掩飾內心的混亂,而勉強找出一個答案應付時,手會很自然地挪到鼻子上,摩它、揉它、捏它,甚至壓擠它,好似內心的衝突會給精巧的鼻子造成壓力,而產生一種幾乎不為人所知覺的搔癢感,以至於我們的手仍不得不趕來救援,千方百計地撫慰它,想要使它平靜下來。這種情形見諸不慣於撒慌的人,在他不得不隱瞞真相時最為明顯,當然有經驗的人很快可從鼻子上看出別人的隱情。
考慮難題時會捏一捏鼻梁,這個動作可能也是基於相同的理由,鼻梁下的鼻竇部位由於緊張則產生輕微的痛感,用手指捏一捏鼻梁可以減輕疼痛,或至少是對疼痛的一種反應。
下巴抬高,此人十分驕傲,優越感、自尊心強,望向你時,常帶否定性的眼光或敵意。
下巴縮起,此人仔細,疑心病很重,容易封閉自己,不易相信他人。
處於極度疲乏的狀態,一般人更會做出“伸長下顎”的動作。
“突出下顎”一般而言,不論男女,均屬具有攻擊性的行為,可視為一種想表示“撲向前去狠揍”的意圖的動作。
不少人在發怒時,經常將下顎伸向前方,這也可以視為想將其憤怒情感扔向對方的一種攻擊欲求的表現。
下顎突出不明顯的男性,是欠缺自我主張之人。
胡子也是使下顎更加突出,以表現自我主張的象征。蓄留胡須的人,多半屬於懦弱、缺乏個性的人。
7.透過筆跡視人心裏
筆跡作為人們傳達思想感情,進行思維溝通的一種手段,也是人體信息的一種載體,是大腦中潛意識的自然流露。
自20世紀70年代以後,筆跡分析技術在德、法、英、美、日、以色列、澳大利亞、前蘇聯等國家廣泛地應用於人才招聘領域。如在以色列,由於立國之初其國民來自多個不同的民族,沒有共通的語言,要判斷一個人,惟有分析筆跡。因此,即使是現在,無論是行政管理人員還是普通工人,應聘時仍需經過筆跡分析這一關。在日本,一些公司在進行人才招聘時,都要將候選人親手所寫的筆跡送到字相公司,經字相公司寫出鑒定意見後,才能以此為據,決定是否錄用。在法國,60%以上的擇業者在應聘時都要進行筆跡分析。在我國,隨著各種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筆跡分析技術在人才招聘中也嶄露頭角。
美國微軟集團以開發電腦軟件知名世界,但該公司招收職員時,卻有一項硬性規定:必須抄一份10萬字以上的產品質量推介手冊,從這個規定上敗下陣的優秀人才不計其數,並不是這些應試精英不會抄寫,而是這些電腦高手,不知該公司的真實意圖,10萬字抄下來,他的性格已被微軟公司的心理學家參透了大半。
正如掌紋可以反應出人體生命的信息,筆跡作為人們傳達思想感情,進行思維溝通的一種手段,也是人體信息的一種載體,是大腦中潛意識的自然流露。宏觀上講,人作為社會化的高級動物,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不但能感知事物,而且能把感知的事物記下來,經過大腦複雜的思維活動,形成各不相同的世界觀和個性特征,進入潛意識,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文字,是其中表現形式的一種。具體地說,筆跡與遺傳有關。研究中發現,直係親屬之間,盡管字體的大小、力度、肥瘦等具體特征不盡相同,但有些筆跡的神韻、構架、運勢等方麵卻有著驚人的相似,說明筆跡像人的稟性、健康等一樣有遺傳性。筆跡還與人的生活經曆、生活背景、所受教育的程度、與人交往的密切程度、所從事的社會活動等有密切的關係。如一個從小就擁有充裕生活條件人的字,與從小在艱苦環境下長大人的字,其字體在字態、字勢、風格等很多方麵存在著差異。人的字是經常變化的,不同時期的字,特征不一樣。一般來講,學生時代的字體,由於沒有徹底定型,筆畫稚嫩、拘謹;中年時期的字,筆劃熟練、流暢、個性突出;老年時候的字,筆劃特重、筆鋒老辣、略顯僵硬。
不同心境的字,筆跡也不一致。但在長時期內,字體的主要特征,如運筆方式、習慣動作、字體開闔是不變的。隻是近期的字更能反映出最近的思想、感情、情緒變化、心理特點等。筆跡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能力、品質特征等內容,是客觀現象,也是被許多事實所證明的。
根據客戶的需求不同而內容各異,針對企事業單位,分析的內容與人才測評的內容相似,主要按照職位要求的內容進行評價。如某單位需招聘一位有宏觀把握能力、有魄力、有開創能力的人做某部門的負責人,筆跡分析將針對上述要求做出鑒定,並根據其他素質,做出候選人是否符合此職位的建議。與其他測試手段相比,筆跡分析更能準確地測試出應聘者的自然屬性和隱性屬性。針對個人,如沒有特殊要求,筆跡分析則是一種綜合性的評價,包括性格、能力、品質、人生觀、人際關係、感情、情緒、主要優缺點等。
筆跡分析的方法很多,由筆跡了解人的性格,可以從三個方麵來觀察,即筆壓、字體大小、字形這三個要點來研究分析這個問題。
1.筆跡特征為字體較大,筆壓無力,字形彎曲;不受格線限製,具有個性風格,容易變成草書;有向右上揚的傾向,有時也會向右下降,字體稍潦草。
性格:平易近人,好相處,善於社交活動,為體貼、親切類型的人。氣質方麵具有強烈的躁鬱質傾向。
這類人性格趨於外向,待人熱情,興趣廣泛,思維開闊,做事有大刀闊斧之風,但多有不拘小節,缺乏耐心,不夠精益求精等不足。
2.筆跡特征為字形方正,一筆一劃型,筆壓有力,筆劃分明,字字獨立,字的大小與間隔不整齊,具有自己風格,但筆跡並不潦草。字的大小雖有不同,但一般言之,顯得較小。
性格:不善交際,屬理智型。處事認真,但稍欠熱情。對於有關自己的事很敏感,害羞、對他人卻不甚關心,感覺較遲鈍。氣質方麵具有分裂質傾向。
書寫者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性格篤實,思慮周全,辦事認真謹慎,責任心強,但容易循規蹈矩。結構鬆散,書寫者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思維有廣度。為人熱情大方,心直口快,心胸寬闊,不斤斤計較,並能寬容他人的過失,但往往不拘小節。
3.筆跡特征為字形方正,一筆一劃型,但與上述類型不同,為有規則的平凡型,無自己風格,字跡獨立工整,字形一貫筆壓很有力。
性格:凡事拘泥慎重。做事有板有眼,中規中矩,但稍嫌緩慢。意誌堅強,熱衷事務。說話絮絮叨叨,不懂幽默。有時會激動而采取強烈行動。氣質方麵具有癲癇質傾向。
這類人精力比較充沛,為人有主見,個性剛強,做事果斷,有毅力,有開拓能力,但主觀性強,固執。筆壓輕,書寫者缺乏自信、意誌薄弱,有依賴性,遇到困難容易退縮。筆壓輕重不一,書寫者想象思維能力較強,但情緒不穩定,做事猶豫不決。
4.筆跡特征為字形方正,稍小、有獨特風格。尤以萎縮或扁平字形為多。字跡大多各自獨立,無草書,筆壓強勁。字的角度不固定,但字體並不潦草。
性格:氣量較小,對事務缺乏自信,不果斷,極度介意別人的言語與態度。簡言之,屬於神經質性格的人。
這類人有把握事務全局的能力,能統籌安排,並為人和善、謙虛,能注意傾聽他人意見,體察他人長處。右邊空白大,書寫者憑直覺辦事,不喜歡推理,性格比較固執,做事易走極端。
5.筆跡特征為每次書寫,字體大小與空間大小無關;字型稍圓彎曲,有時呈直線形;有時字形具有自己風格,有時則工整而有規則;大小、形狀、角度、筆壓均不固定,潦草為其顯著特征。
性格:虛榮心強,重視外表,經常希望以自己話題為中心,因此話太多。不能諒解對方立場,缺乏同情心與合作精神。由於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容易受煽動,亦容易受影響。
這類人看問題非常實際,有消極心理,遇到問題看陰暗麵、消極麵太多,容易悲觀失望,字行忽高忽低,情緒不穩定,常常隨著生活中的高興事或煩惱事而興奮或悲傷,心理調控能力較弱。
8.通過握手的方式知內心
通過握手這個簡單的動作,把心中所想表現的涵義顯露出來,可謂千言萬語,隻在一握中。握手這個動作,可以算得上世界上通行的禮節了。
握手的動作是從原始人的雙手舉起的姿勢上得來的,原來的意思是指沒有敵意,兩手空空之意。後來在古羅馬曾有碰胸的姿勢表示問候。在羅馬帝國時代,人們並不握手,而是彼此抓著前臂,而在現代,握手的含義是歡迎。美國心理學家伊蓮·嘉蘭在一本書中指出,一個人與人握手時所采用的方式,很容易反映出他的個性。
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常識:
使勁握手的人,通常表示他的主動性很強,而且充滿了信心。反之,不大用勁兒握手的人,當然表示其有氣無力,或性格脆弱。在舞會或公共場合裏,不斷地前去和陌生人握手,表示這個人富有社交性和自我顯示欲。
握手的這種禮節雖然很簡單,但在不同場合下,握手給他人留下的印象是不同的。
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德國入侵蘇聯後不久,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秘密訪問倫敦,與丘吉爾商談反法西斯的大計。丘吉爾一貫對莫洛托夫素無好感,說他是個“灰色、冷酷的人”。在一次長談後的深夜,丘吉爾送別莫洛托夫,在唐寧街7號握手告別後,莫洛托夫突然靠近他,緊緊握住他的右手臂,雙目久久注視著他,一言不發。這一舉動使丘吉爾這位老政治家大為感動,他感受到了莫洛托夫用握手的暗示無聲地告訴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敗,現在取決於蘇、英兩國的合作。
政治家可以通過握手這個簡單的動作,把心中所想表現的涵義顯露出來,可謂千言萬語,隻在一握中。
具體地說,利用握手的方式,可以了解對方那種微妙的心理活動。
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現象,就是透過手的溫度狀況來判斷。原來在人類的身體中,當發生恐怖或驚嚇的感情變化時,跟自己無關的自律神經意識,它會突然活動起來,並引起呼吸的緊張、血壓與脈搏的變化,或是汗腺的興奮等狀況。倘若跟對方握手,而發現對方的手掌出汗時,這就表示對方的情緒高漲,也可以說是失去心理平衡的象征。
通過握手,可以了解人的心理狀態,這是眾所周知的。如果一麵同對方握手,一麵用眼睛注視著對方麵孔的人,在心理上有著較強的優勢,是一種不大容易妥協的人。
女性若一邊握手,一邊注視,是她有意引起對方注意,以獲取對方對自己的好感。
握手時,軟弱無力,表現出完全被動的姿態的人,缺乏堅強的個性,遇事可能優柔寡斷。
綿軟地和別人握手,則表現為一種標準的中國風格——後發製人,遇事讓三分。
過分殷勤地同對方握手,則表示個人目的性可能很強,會後奉承巴結人。如果用卑謙的神情一再同對方握手,表明這個人懷有某種目的,因為握手不過是一種禮節性接觸,過分看重這種接觸,可能是有弦外之音了。
用右手拉住對方的一隻手,再把左手握在上麵,用這種方式,可以表達信任和親密的感情。
用力握手是一種顯示力量的表現。見麵時用力握住對方手的人,一般主動性較強,性格外向,爽快,辦理講究效率,但有時容易急躁。
同他握手時也會不知不覺地加了把力氣。這種主動的力量,表明你同對方的相識,感到很興奮,希望能繼續同他交往。所以,從對方握手的力量感上,也能表明交往的誠意和信任的程度。
握手時,手心出汗的人,大多數屬神經類型,這部分人情緒容易激動,內心不易平衡,比較敏感。
如果在和對方握手時發現對方的手心有汗,表明對方的情緒高漲,也可以說是內心失去平穩的象征。
有些女性看起來冷若冰霜,但有位男性在握她的手時,發現她的手心在出汗,這表明握住她手的男性引起了她的某種興奮。
握手雖然是個簡單的動作,但在握手的一瞬間,識人高手能從這個平常的姿勢中,看出對方是具有什麼性格的人。
無精打采的人握手時的手指頭軟弱無力,手也握得不緊,常是悲觀、猶豫不決而看問題不太確切的人。
大力士的人出手猛烈,握時用勁,活像一把虎鉗,非等對方有畏縮或表示激動之意時,才肯罷手,這往往是一種喜歡以體力標榜自己的人。
躊躇的人無法決定自己要不要跟人家握手。當對方斷定他不會握手時,而把手縮進口袋裏時,他又突然把手伸出來,等對方伸手過去,這是一種凡事都可能躊躇不定,缺乏判斷力的人。
保守的人握手時,手臂不但伸長,肘的彎度呈直角,手背貼近身子充分顯示出謹慎與保守的個性。
強迫的人從來不放過與人握手的機會。不論何時何地,總不斷地先伸出手來與對方握手。此一強迫性的握手動作,正反應內心的不安與自卑。
敷衍的人視握手為應付公事。握手僅把手指頭伸向別人,毫無誠意可言。這是一種做事草率的人。
粗獷的人握手時的動作比較粗獷,而且對所握的手還不停的搖晃,這是一種意誌堅定,秉性剛強的人。
說教的人先向對方握手,表示好感。然後開始宣傳攻勢,不達目的,絕不放手。這是一種機會主義者,善於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握手時,緊抓對方手掌,大力擠握,令對方痛楚難忍的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強,為人則偏於獨斷專行,但組織力及領導才能都很突出。
握手時力度適可,動作穩實,雙目注視對方的人個性堅毅坦率,有責任感而且可靠、思想縝密、擅於推理,經常能為人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每當困難出現時,總是能迅速地提出可行的應付方法,很得他人的信賴。
握手時隻輕柔地觸握的人隨和豁達,絕不偏執,頗有遊戲人間的灑脫,謙和從眾。
握手時習慣雙手握住對方的手的人熱誠溫厚,心地善良,對人能推心置腹,喜怒形色而愛憎分明。
握手時握持對方久久不放的人情感豐富,性喜結交朋友,一旦建立友誼,則忠誠不渝。
握手時隻用手指抓握住對方而掌心不與對方接觸的人個性平和而敏感,情緒易激動,不過,心地善良而富有同情心。
握手時緊抓對方,不斷上下搖動的人極度樂觀,對人生充滿希望。他們以積極熱誠而成為人們愛戴傾慕的對象。
有些人從不願意與人握手,他們個性內向羞怯,保守但卻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