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戰成名(1 / 2)

短短四月間,司隸、益州、南陽先後爆發叛亂、戰事,民變。

內憂外患之下,即便西南之地兵強馬壯,能臣猛將數不勝數。

一時之間也有些應接不暇,首尾難顧。

可就算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徐言也依舊沒有現身。

如此一來,原本那些已經放棄招惹徐言的勢力、諸侯,以及一些表麵臣服的野心之輩,立馬開始蠢蠢欲動。

打算趁著這難得一遇的天賜良機,分一杯羹,或者異軍突起,恢複昔日的榮光。

可就在他們按捺不住即將要動手的時候,岌岌可危的西南之地卻突然形勢大變……

天啟六年五月末,時任長安城防軍統帥張繡,率兩萬長安駐軍,與高思繼裏應外合,突襲顏良。

最終斬敵數千,納降萬餘人,將大敗而逃的顏良困於函穀關內。

同期,冉閔親率五千川軍死騎夜襲袁紹大營,一戰斬敵近萬人。

逼得袁紹隻能倉皇退回雒陽。

同年六月初,時任南陽太守的柴榮,聯合郡都尉蕭摩訶、督軍張任。

以雷霆手段,調查出民變之事乃是各方勢力細作,故意煽動而起。

並在新野、朝陽等縣,向百姓公布了被擒細作的全部審訊記錄。

然後當眾處決了所有的細作和投靠各方勢力的數十家本地世族。

麵對如此強硬的處理方式,原本跟風鬧事的百姓立即改頭換麵,加入了聲討世家和各方勢力的陣營。

轟轟烈烈的‘丈田起義’也因此中道崩阻。

同年六月末,年僅十一歲的新任益南督軍師諸葛亮,攜一萬川軍抵達夜郎。

而後聯合牂牁都尉檀道濟所部三萬駐軍,化整為零。

以‘遊擊’誘敵之計,三戰殲滅劉璋五萬大軍,誅殺叛逆張鬆、孟知祥,收複牂牁郡治且蘭。

隨即兵分兩路,檀道濟率軍兩萬追擊劉璋。

雙方大小交戰十餘次,最終劉璋不敵檀道濟,率數千殘兵逃回交州鬱林,後離奇暴斃於逃亡途中。

另一路則由諸葛亮親率兩萬大軍,進入益州攻打兩大洞主。

曆經大小戰役近十次,諸葛亮奇計頻出,勢如破竹,將兩大洞主打的節節敗退。

眼看兩大洞主就要被迫退回郡治滇池,孟獲的昔日盟友,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

突然神兵天降,控製數千獸群逼的諸葛亮隻能暫避鋒芒。

同時,留守夜郎的孟獲伺機而動,集結舊部五萬大軍,突襲夜郎駐軍,俘虜縣令董和。

而後進軍益州,與兩大洞主、以及木鹿大王,前後夾擊諸葛亮。

同年七月中,正值腹背受敵的諸葛亮舉步維艱之際,檀道濟突然率領五千賨人精衛出現在叛軍後方。

緊接著,叛軍之中的第三洞主阿會喃,西銀冶洞二十一洞主楊鋒,攜五子‘陣前倒戈’

與檀道濟裏應外合,大破叛軍,生擒孟獲夫婦、帶來洞主。

陣斬孟獲之地孟優、忙牙長、朵思大王等反徐積極分子。

與此同時,得知檀道濟大勝的諸葛亮,一改往日頹勢。

帶著數百隻‘噴火機關獸’大破木鹿大王的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