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之人,必然知曉臨近年關之際,強行用兵隻會讓麾下將士心生厭煩,戰力大減。
呂布本以為,自己隻要據城而守,以逸待勞,即便李存孝頭鐵不信邪,也拿平陽毫無辦法。
結果卻是沒想到,占領白波穀的李存孝剛消停沒幾日,就率領萬餘兵馬上門挑釁,等到氣不過的守軍主動出城,又立馬不戰而走。
如此明顯的誘敵之計,一眾將領自然不會上當,雖心有不忿,但也隻能率軍退回平陽。
之後兩日,李存孝每日都會率軍來到平陽城外叫陣,並且時間、次數皆是毫無規律。
不到三日,平陽守軍就被李存孝挑逗戲耍了十餘次,直搞的即興而出又铩羽而歸的守軍心態炸裂,不勝其煩。
奈何軍令在前,他們也隻能自我麻痹,無視李存孝的故意挑釁。
唯有一眾將領實在忍不下去,主動找到呂布,勸其出城一戰,以解全軍將士連日來的憋屈。
可經過高順的提醒,他們這才意識到,即便呂布能在圈套之中擋住李存孝。
隻要臨汾 一戰便再未露麵的王彥章加入其中,他們這些人必定毫無勝算、有去無回……
意識到此,一眾將領隻覺一陣後怕,出城迎戰的想法瞬間煙消雲散,原本吵吵嚷嚷的正廳也變得一片寂靜。
呂布自然知道這些將領突然泄氣的原因,可知道和接受卻是兩回事。
自己好歹是坐擁近十萬大軍的並州最強諸侯,麾下將領卻被徐言麾下的王彥章給嚇得戰意全無。
此刻若放任不管,恐怕要不了多久,‘徐言麾下猛將,不可戰勝’的想法就會存在於每個將士的心裏。
到時莫說南下攻徐,隻要碰到實力強大的諸侯,或者猛將。
這些將士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逃跑保命,而非拚死一戰。
這樣一支隻能打順風戰局的軍隊,如何能立足並州?又拿什麼殺回中原,擊敗徐言,報仇雪恨?
麵對這般嚴重的後果,此刻的呂布已然騎虎難下。
好在經過一眾將領的勸說,他本就生出了出城一戰的想法,索性不再糾結,直接拍板道。
“眾將聽令!立刻召集五千騎兵,做好出城準備!”
聞聽此言,低頭不語的一眾將領皆是不由得一愣,隨即又都麵露喜色,唯有高順一臉焦急的出言勸阻道。
“主公!軍師離開之前曾特意交代,徐言現在生死不知,各方勢力皆有動作。
我軍隻要穩紮穩打,拖住河東的李存孝,等軍師勸說黑山軍與我軍達成同盟。
屆時就算徐言安然無恙,我軍也可擺脫並州這塊貧瘠之地,轉戰更加富饒的冀兗兩地。
此刻貿然出擊,即便贏了也不過爭得一時之氣。
可若是輸了,我軍便會成為徐言威震天下的墊腳石,實在得不償失啊,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