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蒯越的一番縝密分析,劉表等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可一轉眼,蔡瑁的話就又把蒯越給架了起來。
“誠如異度所言,徐言啟用甘寧隻是為了震懾我軍,可等他平定南陽之後,主公依舊免不了要和他產生衝突,那我軍為何不主動出擊,趁著他分身乏術之時直接將其趕出荊州?”
經蔡瑁這麼一提醒,其餘幾人的眼中頓時就閃過了一道精光,可蒯越的臉上卻是多出了一抹苦澀。
對於徐言,蒯越的態度一直是明哲保身,非必要絕不招惹。
本想通過分析讓劉表認清現實,不再自討沒趣,可一看這反應就知道,他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哎,蔡太守所言也並非不可能,可其中風險實在太高。
徐言之所以敢同時進攻三路諸侯,除了朝廷這杆大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吃準了各方勢力明哲保身的心理。
眼下袁術落敗隻是時間問題,若呂布或者袁紹能在此時擊敗任何一支徐言的大軍。
主公尚可效仿袁紹,邀請其它觀望中的各路諸侯,趁機群起而攻,再行一次‘討徐’義舉。
反之,主公若選在此時貿然出擊,結果又無法在短時間內誅滅徐言,隻要呂布、袁紹、袁術任何一方落敗,我軍便會成為他的下一個征討目標。
屆時,其它諸侯為了不引火上身,必定會選擇作壁上觀,甚至是落井下石。
在屬下看來,主動招惹徐言絕非明智之選。
甘寧陳兵邊境這件事,主公大可先放一放,待到南陽之時塵埃落定,再做決定也不遲。
眼下之急,應是趁著王建還未將事情真相公之於眾,盡快銷毀證據,確保主公和淯水設伏之事沒有任何關係。
同時,以割讓長沙北部三縣和零陵部分領土作為條件,與孫堅建立同盟關係,
如此一來,就算徐言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仍要對荊州動兵,主公也可與孫堅共抗徐言。”
蒯越的話,可謂直擊要害,蔡瑁等主戰派本想反駁,結果還沒來得及開口,恢複冷靜的劉表就率先打斷道。
“異度所言極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即便被趕出荊州,益州、三輔兩地的兵力也還有近三十萬。
我軍貿然出擊,無異於主動攬下叛逆之名,一旦本州牧和徐言相互征伐,不管結果如何,荊州都將元氣大傷,周邊幾個勢力也會趁機蠶食荊州領土。
與其為他人做嫁衣,本州牧還不如效仿徐言退居幕後,讓野心勃勃的各地諸侯先和朝廷鬥上一鬥,再伺機而動,一統荊州……
德珪,快馬傳信蒯越,命其立刻派人除掉王建,銷毀所有的來往信件。
另外,再傳信劉磐,讓他堅守益陽,沒有本州牧的命令,絕對不可出城招惹孫堅。
異度,和孫堅結盟的事就交給你了,盟書寫好之後別忘了給廬江太守陸康送一份……”
“諾!”
劉表一聲令下,屋內的幾人立馬領命散去,隨著十幾名傳令輕騎從襄陽奔向各處,一股暗流也開始席卷整個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