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兵臨冠軍(2 / 2)

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將袁術趕往汝南,繼而南下揚州,連同孔伷死後繼任豫州刺史的孫堅,把江東的水徹底攪渾。

南陽作為四戰之地,官道水路四通八達,僅憑六萬大軍很難做到水陸兼顧。

而占據新野便切斷了通往江夏的道路,如此袁術才能老老實實的從汝南進入揚州。

除此之外,徐言讓兩萬水師借道襄陽,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以此試探出新任荊州牧劉表對自己的態度。

過去這幾年,盡管穿越後的徐言引發了不少的蝴蝶效應,但卻對劉表在荊州的大放異彩沒有產生任何影響。

從接任荊州都督開始,劉表先收江夏太守黃祖、後又通過聯姻將襄陽豪族蔡家拉入自己的陣營,成功在荊州站穩腳跟。

此後偷襲孫堅雖然引發了討董聯軍的解體,但劉表卻僅用半年就先後占據了南郡、武陵、零陵三郡,逼得陸康主動讓出州牧之位,退居廬江太守。

如今的荊州七郡,劉表獨占四郡和半個長沙,就連孔伷病亡不久便被袁術舉薦為豫州刺史的‘江東猛虎’孫堅也不得不暫避鋒芒,將發展重心轉移到臨近的豫章郡。

徐言作為外來勢力,率軍進入南陽不管是為了討伐袁術,還是為了染指荊州,劉表都將是最大的阻力。

此時若不先搞清楚劉表的態度,一旦河東、河南兩地的戰事出現變故,他必定會趁機從背後給徐言來一刀。

不過徐言眼下倒不是很擔心這個問題,畢竟他此行乃是奉命東征,誰要敢在背後搞小動作,那便是公然違抗劉協的命令。

一地得失和對抗朝廷孰輕孰重,隻要不是被野心蒙蔽了雙眼,相信大部分諸侯都知道應該如何取舍。

而事實也確實和徐言預想的差不多,兩萬水師借到襄陽之時,劉表不僅沒有為難,還親自在城中設宴款待檀道濟和陳慶之,席間更是把徐言從頭到腳誇了個遍。

得知此事的徐言也是鬆了一口氣,雖然劉表此舉隻是看在局勢未明,才特意選擇了以退為進,但至少可以確定短期之內,他不會在背後搞事情…

進入南陽地界後,徐言一路上毫不遮掩自己的行軍路線,剛一分兵,袁術就收到了消息,心裏也變得越發沒底。

為了不步袁紹的後塵,盡管手握二十五萬大軍,袁術最後也還是決定收縮防線。

將十四萬精銳分別屯於冠軍、新野,自己則率領以民兵為主的十一萬大軍留守宛城,與另外兩地形成攻防兼備的犄角之勢。

如此一來,即便徐言占領了南部諸縣,袁術也可以靠著這三座重鎮占據大半個南陽,堅守到形勢出現轉機…

袁術主動收縮防線,徐言這邊也落得清閑。

一路上走走停停,硬是拖到兩萬水師連克三縣,距離作為新野前哨的朝陽不足百裏,方才率領六萬大軍來到冠軍城外。

區別於僅有五萬兵馬駐守的新野,小小一個冠軍縣的守軍居然達到了九萬之巨,可見在袁術心裏,此戰的輸贏已足以決定之後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