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府中密謀(2 / 2)

司徒府議事廳,司徒王允、司空楊彪、京兆尹趙溫等十餘位官員和十幾名精壯男子彙聚一堂。

聽著屋外呼呼作響的風聲,又看了看無人落座的左首位,主位上的王允雙眉緊皺,眼神之中盡是失望和無奈。

“哼,眼下漢室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黃琬老兒卻還用年事已高來搪塞老夫,虧老夫此前還將其視為漢室忠臣,沒想到竟是這般貪生怕死…文先,咱們直接開始吧。”

對著空置的左首位一陣謾罵,王允的臉色總算是好看了一些,得到楊彪的點頭同意後也不再拐彎抹角。

“諸位,徐言居功自傲,獨霸朝綱,位至武官之首卻仍不知足,不僅割地而治,還妄行亂國之策,使得大漢各地,狼煙四起,流民遍野。

如今更是困養天子,培養親信,其不臣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陛下年幼,尚且不知徐言的狼子野心,吾等身為臣子,食君之祿自當擔君之憂,救陛下於危難,扶大廈於將傾。

長安的守軍已經全部調往潼關,今夜正是吾等撥亂反正的最佳時機。

不知諸位心向大漢的忠義之士,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與老夫一起殺入皇宮,救出陛下,還都雒陽,重振朝綱!”

王允慷慨激昂的發言好似一柄利劍,直擊人心深處,不管是為了大義,還是私心,在場眾人皆是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出言附和的同時也開始幻想起事成之後的幸福生活。

盡管如此,在場也還是有人保持著基本的清醒,直接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王司徒,徐言在三輔的兵馬足有十八萬之巨,雖有十餘萬大軍都被集中在潼關一帶,可三輔之內卻還有徐天掌管的三萬禁軍和駐守各地的四萬兵馬,以及趙雲統領的五千川軍死騎。

麵對如此龐大的兵力,吾等能否自保都是一個問題,又該如何將陛下帶出長安,東歸雒陽?”

趙溫的話一語中的,亢奮不已的眾人皆是臉色一變,這才意識到,在徐言設下的重重阻礙麵前,他們這點人連長安都走不出去!

麵對如此殘酷的現實,剛才還在喊打喊殺的眾人轉眼就都陷入了沉默。

眼看著眾人的士氣直接降了一大半,王允也不再隱瞞,當即便送上了一顆定心丸。

“諸位莫要擔心,東歸路線老夫早已和渤海侯袁紹商議妥當。

袁紹此次出兵九萬攻打潼關,看著一副不奪回潼關決不罷休的樣子,其實隻是為了拖住徐言大軍故意營造出來的假象。

占據河水北岸的左馮翊諸縣,為陛下打通東歸之路,才是袁紹的真正目的。

而吾等隻需救出陛下,渡過河水,經高陵一路東行,隻要進入河東地界,前路就再也沒有任何危險。

等回到雒陽,陛下便可將徐言的罪行詔告天下,召集各地群雄共同討之,如此,徐言可除,漢室可興!

至於如何離開長安,諸位就更不用擔心了,徐言不在的這段時間,老夫和楊司空四處奔走,說服了大量的軍中將領,眼下城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禁軍願意助陛下東歸。

就算剩餘的禁軍和趙雲率領的五千川軍死騎再厲害,大勢之下,他們也翻不起什麼風浪,更何況咱們還有十幾位榮登武榜的勇武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