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府中密謀(1 / 2)

天啟五年九月十三日,天策上將、冠軍侯徐言與西蜀學宮外院院長蔡邕之女蔡琰,於成都舉辦成婚大典。

大婚當日,成都城內張燈結彩,十裏紅妝鋪滿長街,數萬百姓湧向四海樓外,朝著露台之上的徐言夫婦高聲恭賀,千言萬語最終彙成了一句“恭祝冠軍侯、夫人,百年好合,早生貴子”響徹雲霄,經久不散……

然而收到消息的各方勢力,卻是忍不住對著新婚燕爾的兩人惡語相向。

此前,他們皆是以為徐言沉寂多時,肯定又在醞釀著什麼計劃,若早知道隻是為了成婚,他們又何需整日提心吊膽,寢食難安。

不過,對於雒陽的袁紹來說,現在才知道這個消息,倒也不算太晚……

天啟五年九月十五日,從潼關之戰結束就開始進入防守狀態的袁紹軍,突然轉守為攻,由高覽率領六萬大軍從胡縣直取潼關。

接著便是被現身蒲阪的文醜,協同張邈一起率領五萬大軍,渡江突襲王城縣。

此次兵犯三輔,袁紹可謂是蓄謀已久,不僅偷偷為胡縣、蒲阪兩地增兵七萬之多,並且還派出了猛將文醜。

此消彼長之下,潼關、王城兩地的守軍直接就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駐守潼關的冉閔雖然靠著四萬守軍擋住了高覽的進攻,但王城的徐晃卻是節節敗退,與文醜交手不到三十回合就被逼得隻能退守臨晉,向頜陽、陽夏的兩萬守軍求援。

張邈對此則沿用了蕭衍的計策,命文醜率兩萬大軍繼續進攻徐晃的兩萬多敗軍,自己帶著剩餘的三萬大軍,順河南下,從後方偷襲潼關。

一旦偷襲成功,縱使冉閔有萬夫之勇,也很難抵擋住九萬大軍的前後夾擊。

眼看著冉閔就要因腹背受敵痛失潼關的時候,後知後覺的長安總算作出了反應……

天啟五年九月中旬,長安天策府武選大比結束。

榜首前三甲依次為,李存孝、王彥章、高思繼,第四名張任,第五名夏魯奇,第六名柴榮…第五十名李通。

武榜排名公布不到半日,上榜猛將的名字就迅速傳遍了全城。

就在城中百姓對著這些猛將議論紛紛的時候,袁紹兵犯三輔的消息也傳到了長安。

收到消息的劉協立馬將一眾朝中官員召集到未央宮商議對策。

朝堂之上,得知潼關岌岌可危,徐言卻遠在益州,一眾官員的心思立馬就活絡了起來,除了少數人支持派兵救援,大部分官員都是各執己見,說法不一。

眼看這些官員吵了大半天也沒能達成一致意見,實在看不下去的賈詡隻能主動向劉協諫言,讓武榜三甲帶兵救援潼關。

早已對賈詡深信不疑的劉協,沒有絲毫猶豫,當場頒下詔書。

任命李存孝為主將,王彥章、高思繼二人為副,率領僅剩的三萬長安守軍,馳援潼關。

接著劉協又采納司徒王允的建議,從三萬禁軍中抽調兩萬人,守衛長安四門。

如此一來,隻要堅持到徐言給出應對方案,眼下的危局自然就會迎刃而解。

可長安陷入空虛,城內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又怎會放過這個重掌大權的好機會……

隨著劉協頒下一紙詔書,李存孝三人領著三萬守軍直奔潼關而去,一團巨大的烏雲突然出現在了長安上空。

烏雲籠罩下的百姓眼看大雨將至,當即便匆匆跑回家裏,關上門窗,長安也隨著迅速冷清的街道陷入了暴風雨前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