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在南鄭站穩腳跟後,他又利用前期積累的財富培養工匠,暗中製造出了數種戰爭大殺器的零件和一大批超越當世的精良裝備,以及改良後的高度白酒、量產紙張、桌椅板凳等等超前產物。
其中的樓船、投石車已經在巴郡之行中相繼現世,那些精良裝備也都被盡數送入了軍中。
徐言一直沒有將剩餘的大量民用商品公諸於世,就是因為他知道僅憑一個漢中,根本就守不住這批價值不菲的‘寶物’,過早暴露隻會引火上身,遭人忌憚。
如今的徐言手握二十萬大軍,益北的三郡之地也逐漸歸於太平,進可征戰四方,退可割地而治,自然也就無需再刻意隱藏。
所以在離開江州之時,徐言便命令王猛把南鄭的工匠和積攢的商品一起帶到了成都,並將計劃已久的四海樓提上了建造日程。
在徐言的規劃中,四海樓一旦建成,必定會成為西南乃至關中地區最大的消金庫。
屆時,徐言不僅不用再擔心成都的發展和軍隊的開銷,還可以憑借四海樓的名氣吸引大量世家名士湧入蜀地,並趁機招攬人才,壯大己身。
以三年為期,讓成都成為一個連朝廷都無法輕視的國中之國,這便是徐言為麾下文臣武將製訂的宏偉藍圖。
太守府議事廳內,除了在城外打完招呼就馬不停蹄趕往巴郡的崔浩,徐言與留守的眾官員和率軍歸來的黃忠皆是彙聚一堂。
推杯換盞之間,徐言自是少不了對提前完成任務的黃忠和投身建設的王猛等人一番誇獎。
起初,歸順不久的成都官員還有些沾沾自喜,可一聽到徐言此行不僅將天師道門收入麾下還逼得他們舉教遷移,這些對成都風土人情極為了解的官員頓時就泄了氣。
畢竟,成都再厲害也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建設發展,而徐言此次拿下益北最大的宗教勢力,所取得的效果卻是立竿見影。
對於大部分官員而言,當初選擇歸附,本就是權宜之計,即便見識了徐言的宏偉藍圖,他們這些世家之人的心裏也還是有些搖擺不定。
直到今日他們方才發現,徐言年不過二十,可每一步都走在了他們的前麵,所圖之大更是超越了在場所有人。
這樣一個步步為營,不驕不躁的少年雄主絕對是當世少有,隻要緊跟其後,將來必定能在這亂世有一番作為。
想到此處,這些搖擺不定的官員總算幡然醒悟,將不切實際的雜念拋之腦後,心甘情願的登上了徐言的戰船。
隨著一眾官員的徹底歸心,成都的建設速度也再次得到提升,沒過多久,一座造型精美的四層樓閣就在日漸繁華的商業街上拔地而起。
在完成四海樓的揭幕儀式後,徐言本打算讓辛苦一個多月的官員和工匠暫緩工期,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年關。
可就在這時,三名傳遞情報的親兵卻突然急匆匆的闖進了太守府書房。
“主公,冉閔都尉傳信,漢中太守蘇固,久病不治已於五日前病逝,冉都尉問,是否直接接管漢中政務。”
“主公,甘寧都尉傳信,劉焉州牧麾下兩前兵馬於五日前分兵兩路離開江州,眼下劉州牧已率軍抵達廣漢德陽,預測目的地應是州治所雒縣。
其幕僚趙韙(wěi)被任命為犍為太守,現已率軍進入犍為,目的地尚不明確。甘都尉問,是否進行幹涉。”
“主公,陳留郡都尉曹操再次傳信,邀您率軍前往陳留參加明年開春的討董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