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董卓開始推行平官,徐言就知道自己和劉焉之間早晚得有一戰。
以徐言現有的實力,他其實完全可以在益北割地而治,但如果直接封死劉焉入蜀的道路,他這個名義上的下屬必定會落人口舌,甚至引起董卓陣營和漢室的聯合針對。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徐言隻能私下叮囑駐守漢中的冉閔和巴郡的甘寧等人,牢牢掌握手裏的兵權,不讓劉焉接觸益北各郡的軍務。
畢竟從雒陽出發的劉焉想要入蜀地,除了漢中就是從荊州進入巴郡,然後繼續沿水路直達蜀中腹地。
相比之下,漢中蜀道雖然崎嶇難走,但好歹比較太平。
而荊州除了有奉命上任的荊州都督劉表,還有代表士族的荊州牧陸康和擁兵自重的長沙太守孫堅、南陽太守袁術,江夏太守黃祖,可謂是虎狼遍地。
徐言本以為劉焉的性格,多半會選擇從漢中進入蜀地。
如今看來,劉焉的計劃應該是趁著荊州暗流湧動之時,拉攏荊州群雄,以此來和徐言爭奪益州之主。
這個結果雖然讓徐言略微有些驚訝,但從劉焉走走停停近三個月才抵達江州就可以看出,他的荊州之行應該不是很順利。
否則僅憑巴郡的五萬駐軍,劉焉隻要借上幾萬兵馬就可以直入蜀地,就算不能一舉拿下益北,也可揮師南下占據益南諸郡和徐言南北對峙,根本就沒有必要如此低調。
對於劉焉這個變數,徐言原本是想等到打造出西南中心的雛形後再來處理。
但此次華夏英靈殿再次覺醒,即便召喚的五人中有四人都不知去向,一個崔浩也足以讓徐言騰出手腳。
如今四大群雄盤踞荊南,各自為政,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混戰,盡快將劉焉趕到廣漢,徐言也能早日安心。
雖然徐言在蜀郡之外隻擁有武將任免權,但他完全可以讓崔浩暫時在軍中任職,出謀劃策的同時再加上其它幾位駐軍將領的協助,對付一個劉焉還不是綽綽有餘。
想到此處,徐言也不再猶豫,當即便書信一封交到了崔浩的手裏。
“崔浩,本都尉現任命你為巴郡督軍,即刻啟程前往江州協助甘寧統管巴郡軍務,巴郡若是生亂,你二人一律按軍法處置。
記住,劉州牧乃是奉陛下詔令統管益州政務,大家同為人臣,隻需各盡其責即可,若無越矩之舉,絕不可阻攔劉州牧施政。”
看著徐言那意味深長的眼神,崔浩頓時心領神會,對自己能被委以重任心生感動的同時,眼神也變得越發堅定。
見此情形,徐言嘴角一撇也不再耽擱,直接一聲令下,領著眾人駛向了返回成都的官道。
邛城距離成都不到兩百裏,徐言一行沿著官道一路疾行,隻用四日就回到了成都。
成都南城門下,收到消息的王猛和一眾縣官一見到率軍歸來的徐言,立馬圍了上來。
許久未見到王猛,徐言的心裏也是不由得一喜,正要和他寒暄幾句,結果還沒開口就被眾人簇擁著帶入了城內。
時近年末,蜀地氣溫驟降,天上的烏雲經久不散,這才剛到正午,成都就已經是灰蒙蒙的一片。
可就在這種略顯沉悶的氛圍中,城內卻是隨處可見來來往往的百姓和忙的不亦樂乎的工匠,街道兩旁的商鋪更是人頭攢動,喧鬧之聲不絕於耳。
放眼望去,如今的成都早已不複往日的蕭條,不僅城內的各個區域被規劃的井井有條,就連徐言最看重的商業街和四海樓也都已經初具規模。
說到四海樓,就不得不提到徐言給自己製訂的商業版圖。
雖然這個時代的商人地位低下,但來自後世的徐言卻深知經濟的重要性,所以從離開雒陽起,他就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