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韓信能做什麼材(2 / 3)

蒯通見韓信已經動心,便告辭退出。

蒯通走後,韓信想,我以前奉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計不從。自歸漢後,漢王授我將軍印,令我統兵數萬,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現又封我為齊王,我若負德,必至不祥。且我擒魏豹、平趙、定燕、滅齊,戰功頗多,漢王又怎能負我!於是,決定謝絕蒯通之言。

蒯通本來意謂韓信是個胸有大誌的人,他靜候數日,卻杳無音信,就又找到韓信,說道:“願將軍速做決斷,時機難久,失不再來。”此時,韓信已下了決心,不背漢王,當即答道:“先生勿要再言。我功勞甚多,又以忠信待漢王,漢王必不負我!”蒯通聽後,知再說無益,轉身退出。

蒯通辭別韓信後,恐久居禍來,假作瘋癲,離開漢營,不知去向。

漢十年(前197年)九月,代相陳郗反,自立為代王。漢高祖劉邦決定領兵親征。臨行,將都中政事,內委呂後,外委蕭何。劉邦走後不久,有人上書呂後,說淮陰侯韓信暗通代相陳郗,欲乘夜間不備,兵圍皇宮,破獄釋囚,進襲太子。原來,韓信自被劉邦削王為侯後,心懷不滿,漸生反意。漢七年(前200年),劉邦立戚姬的兒子如意為代王,因年幼無法就國,就托付給了國相陳郗,臨別時,韓信挽著陳郗的手仰天長歎道:“我與君相好有年,今有一言相告,不知君願聞否?”陳郗說:“願將軍直言。”韓信道:“君奉命前往代地。代地乃是精兵、強馬聚集之處。您又是主上信臣,因地乘勢,正是圖謀大事之機。若有人報君反,主上未必肯信,如報之再三,主上必領兵親征。到時,我從都中起事,以應君,取天下也就不難了。”陳郗知韓信乃天下奇才,當即應允道:“謹受尊教。”及陳郗起兵,劉邦親征。韓信在都中稱病不出,一麵派人暗中與陳郗聯係,一麵與家臣密謀,準備夜襲宮室,擒太子、呂後,以應陳郗。

不料一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將其囚起,欲擇日斬首。家臣之弟聞後,為救其兄,遂將韓信謀反之事上書報知了呂後。呂後聞聽,十分慌恐,忙找來蕭何,商量對策。蕭何獻計道:“可遣一心腹,扮作軍吏,令他出城,再回長安,就詐稱陛下已消滅陳郗,令他先來報捷。如此,群臣不知有詐,定入朝祝賀。韓信前來則罷,不來,我去將他誆來,然後乘機將他擒住。”呂後連稱好計,當即二人分頭行事。

果不出所料,消息傳出後,眾臣先後入賀,隻那韓信,仍閉門不出。於是,蕭何以探病為由,來到韓信住所,寒暄數語後,蕭何才道:“主上報捷使已到,眾臣皆賀,惟君不往,恐為不妥,不如隨我一齊前往,以釋眾疑。”蕭何為朝中長者,又貴為丞相,韓信不好推辭,隻得隨著蕭何入宮。

韓信剛一邁進宮門,忽聽一聲大喝:“將韓信拿下!”話音未落,兩邊甲士已將韓信捆綁起來。韓信大叫道:“我犯何罪,為何擒我?”呂後怒道:“你串通陳郗,陰謀為亂,現有你家臣的書信為證,看你如何狡辯?”韓信心知事已敗露,也不再多言。呂後當即下令,將韓信押往宮側鍾室斬首。臨刑,韓信仰天長歎:“我不用蒯通之言,反為女子所詐,這豈非天命?”

劉邦平叛回來以後,知道韓信已經被誅殺,也就承認了既成事實。他聽說韓信臨死以前說到了蒯通,便派專人調查,將其捉拿殺掉了。

千百年來,人們都以為韓信曾經背水一戰,這實在是一個千古誤解!

在四年的楚、漢相爭時期,有過許多著名的乃至傳奇式的戰役,其中韓信平定趙國的戰役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應該說,這個戰役即使在人類戰爭史上也是有著十分突出的意義的。

漢三年(前204年)十月,韓信奉漢王劉邦之命,與張耳率領數萬人馬往東進攻趙國。趙王歇、趙相陳餘,得知漢軍來攻,在漢軍必經之路井陘口(太行山八隘之一,今河北井陘縣北井陘山的井陘關)調集了二十萬大軍,想憑借有利地形,與漢軍決戰。張耳和陳餘原是非常好的朋友,曾經結為刎頸之交,但後來各為其主,反目成仇。所以,兩人對彼此的性格都十分了解。

趙廣武君李左車是個非常有見識的人,他向陳餘獻計說:“聽說韓信渡過黃河,虜魏王,擒夏說,現又引軍千裏來攻打趙國,其鋒難以抵擋。俗話說千裏缺糧,士有饑色。今井陘之道,車不能並行,騎不能成列,漢軍前來,糧草必在後麵。臣願請三萬精兵,從小路斷其輜重;君憑借地勢,堅守不出。如此,漢軍前不能戰,後無退路,軍無糧草,不出十日,漢軍必敗。”陳餘聽後,以仁義之師不用詐謀為由,拒絕采取用李左車之計。

這在當時的具體情況下的確是一著非常厲害的殺手鐧,如果真的采用了這個策略,韓信的處境將是極其危險的。韓信在打敗陳餘以後,曾經十分恭敬地向李左車請教有關的戰事,並虛心地采納了他的建議。

韓信聽說陳餘沒有采納李左車之計,這才放下心來,率領人馬直抵距井陘口三十裏處紮下大營。半夜時分,韓信開始調兵遣將,他令一將領率二千輕騎,人手一麵旗幟,乘夜色從小路隱於井陘口左右。韓信告誡他們說:“趙軍見我軍撤走,必然要追趕。那時你們就火速占領趙軍的城堡,拔掉趙旗,插上我們的漢旗。”安排妥當以後,韓信拔營而進,直逼井陘口。這時,天已微明,韓信又傳下命令,激勵士氣,他叫將士暫以幹糧充饑,待今日打敗趙軍後,再營灶做早飯(滅此朝食)。他又派出一將,領精兵一萬餘人,渡過抵水,背水列陣。

韓信既不給士兵飽食,又背靠河流列陣,這是兵法上所從來沒有的,也是兵家之大忌,以常理度之,這種自絕退路的做法,也是不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