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結婚老風俗(2)(2 / 3)

”近人胡樸安的《中華全國風俗誌》也記述了浙江的傳席風俗:“新婦進門,布袋鋪地,輾轉更換,令步其上,謂之傳袋,猶言傳代也。”出轎時,用米袋直鋪至花燭前,新娘腳踏米袋,曰步步高、代代好。

下轎以後,一些地區有跨鞍的儀俗。新娘要跨過馬鞍,“鞍”與平安的“安”諧音,這個儀俗的意義就是祝福新郎新娘平安。

新娘入洞房之前,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儀式,那就是拜堂。拜堂在唐代即已比較流行,俗稱“拜天地”,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拜堂的儀俗較雜多、五彩繽紛。華東、西北一些地區有所謂“拜人”,所拜的都是來客中放禮錢的,諸如姑、姨、舅、叔等。隻要比新郎輩分大或同輩而年齡大的,都要放“拜禮”,都要受拜。拜人時,司儀按預先擬好的禮單唱名,然後由“接禮的”找所唱者接禮,接禮後,司儀唱“×××禮錢×塊,磕下哇”,新郎新娘便鞠躬行禮。客人多的時候,這種儀式要進行一兩個小時。

拜堂以後,便是大宴客。婚宴作為重要的宴飲活動,自然有極多的講究,比如座次的排列、菜肴的配置、敬酒祝酒等,一些民族還大唱宴席歌,以此來營造氣氛,抒發情感。

進洞房

新郎新娘入洞房後,儀俗也是一係列的。諸如:坐帳,亦稱“坐福”,即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或床邊,新郎將自己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應該壓女人一頭。

撒帳,這項儀俗是指親朋在新人入洞房以後,把喜果等撒向新娘懷中,撒在合歡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個角落。撒帳的儀俗始於漢代。據記載,漢武帝娶李夫人的時候,要宮人撒五邑同心花果,他們則用衣裙盛著,接到的越多,就預示著得子越多。後世的撒帳和漢武帝時的撒帳用意是相同的,隻是所撒的物品有些不同了。一般常見的是棗、栗子、花生等,利用諧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著生”。

入洞房以後還有吃“子孫餃子”的儀俗。舊時北京的子孫餃子是由女家包好帶來的,由男家煮熟,同時男家還要做長壽麵。吃子孫餃子的時候,照例要有一群孩子在窗外問“生不生?”娶親太太或新郎回答“生!”或者幹脆把餃子煮得半生不熟,讓新娘自己說“生”。這叫“討口彩”,是早生孩子的吉兆。

古代婚禮有同牢合巹的儀俗。“同牢”指新人入洞房以後一起吃一牲牢。一起喝酒則叫“合巹”,巹是由同一個瓜、瓠等分剖兩半兒做成的瓢。南北朝時的齊,合巹用方(食器),兩巹用鎖鎖著。唐代用酒杯,稱“雙杯”。宋代將兩杯用彩線相連,對飲一杯,稱“交杯”,喝畢,擲杯於地,若一仰一合,象征陰陽調諧,大吉大利。同牢、合巹發展為後世的團圓飯、喝交杯酒。交杯酒也叫交心酒、合歡酒、合婚酒、卯顏酒等。和古禮的合巹一樣,喝交杯酒標誌著男女完婚,有祝福新人和美的意義。方式是用紅繩係住兩隻杯子的杯柄,夫婦一起舉杯飲酒;有的是同時喝掉一半,然後交換杯子,喝盡杯中酒。與古代合巹如出一轍的是喝和合茶。喝茶時,要求新郎新娘共坐一條凳子,新郎把左腳放在新娘右腿上,新娘同樣,新郎左手與新娘右手相互放在肩上,雙方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成正方形,放一隻茶杯喝茶。同牢是指新婚夫婦同吃一份牲牢。牲牢本來多是用於祭祀的,指整牛、豬、羊。古時同牢在新房進行,新郎臉向東,新娘麵向西,一起吃牲牢,表示從此成為一家一姓之人。後世團圓飯和同牢儀俗基本相同。北京吃團圓飯是讓新郎、新娘坐於首席,娶親太太和送親太太奉陪,吃饅頭表示“滿口福”,吃丸子表示“團圓”、“圓圓滿滿”,吃四喜肉表示“喜喜歡歡”。

與同牢、合巹同樣表示成婚的還有“結發”(一稱合髻)。結發本來指束發,後來把原配夫妻稱作結發夫妻。結發本來不是婚禮的儀俗,後來演化出婚禮結發的儀俗,即將新婚夫妻的頭發象征性地結紮一下,也有新郎新娘分別剪一綹頭發用彩線紮在一起做信物的。

鬧洞房

鬧洞房是傳統婚禮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可以算作是婚禮的高潮,各地都有鬧洞房的習俗。鬧洞房除逗樂之外,還有其他意義。據說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鬧洞房能驅逐邪靈的陰氣,增強人的陽氣,因此有俗語:“人不鬧鬼鬧”。鬧洞房從積極的意義上說,能增添熱鬧氣氛,驅除冷清之感,因而有的地方又稱之為“暖房”。舊時代男女結合多是經人介紹,相互之間比較陌生,鬧洞房能夠讓他們消除陌生感,為新婚生活開個好頭。此外,鬧洞房還能使親友彼此熟識,顯示家族的興旺發達,增進親友間的感情。

鬧洞房活動在進行到一定時候,新郎要領著新娘“作揖認親”。凡是男家的尊長,都要在儐相的讚禮聲中一個個進來讓新郎新娘拜見,而且要賞一個紅包給新娘作見麵禮,稱之為“作揖包封”。同時,長者要拱手回個“半禮”。這種儀式,能顯示家族的團結。

鬧洞房是“三天不分大小”,新郎新娘乃至新郎的父母往往會被他人甚至晚輩們取笑捉弄,被捉弄取笑者不能生氣,以免破壞新婚的喜慶氣氛。當然,鬧洞房的人也不能太出格,不能鬧得太久,以免影響新婚夫婦休息。尤其不可粗暴起哄,引發不愉快的事。近年來常有因鬧洞房過分給新郎新娘帶來身心傷害,甚至導致新娘受傷、癱瘓的報道,這樣鬧洞房就超過了限度,應當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