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賺錢的九種男人9(3 / 3)

嘉禾靠李小龍這個牌子,不斷推出賣座影片,收益猛增,直撼老牌邵氏公司。

靠李小龍度過了危機後,鄒文懷的嘉禾不斷發展,逐漸取得了與邵氏平分秋色的地位。1993年嘉禾推出《忍龜者》續集,創下7億港元的收入。嘉禾便逐漸取代了邵氏公司的地位,成為業界執牛耳的企業。

邵氏公司因為沒有顧及李小龍的恃才傲物的舉動而棄之不用,使他的對手嘉禾撿了個大便宜,從而使自己在競爭中處於下風,隻能是叫苦不迭,又徒歎奈何了。

給有個性的下屬以施展才華的機會,下屬便有可能還你一個驚喜,鄒文懷對李小龍的發掘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一慧眼識珠成就了嘉禾,也成就了鄒文懷的事業。

7.巧借明星聲威做廣告,把明星變成自己的貴人

曆史上有較大作為的人,大多需要貴人相助。而在現代商品社會中,巧找一個明星作為你事業上的貴人,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生財之道。

1989年夏,正當健力寶公司的事業發展如日中天時,世界體操王子李寧解甲退役,加盟健力寶公司,這一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巨大震動。

健力寶公司的總經理李經緯與體操王子李寧,一個是優秀企業家,一個是世界體育明星,早就有了交往。在李寧告別體壇之前,李經緯和他曾作過一次深談,得知了李寧退役後的最大心願是辦體操學校,培育體操人才。而辦學要錢,必須要靠實業才能實現這個理想。這使李經緯想起外國一個著名足球運動員退役後開辦運動鞋廠的故事,李寧不也可以這樣做嗎?同時他深知,如果李寧的名字與健力寶聯在一起,會給健力寶公司帶來不可估量的精神效應和物質效應。

李經緯由此盟發了邀請李寧加盟健力寶公司,創辦李寧運動服裝廠的念頭。李寧也愉快地接受了健力寶的邀請,擔任總經理特別助理,籌建李寧牌運動服裝廠。隨著亞運會的召開,李寧運動服也一炮打響。

1990年北京亞運會,健力寶公司在全國各企業中捐款名列第一。1992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征巴塞羅那奧運會,健力寶公司是惟一的國內讚助單位。這一切都少不了李寧的作用力。

健力寶公司看準了李寧身上所蘊含的巨大的商業價值,在他實業辦學的同時宣傳了自己的產品和企業,借李寧的力量樹立了自己的形象,為自己的產品找到了靠山。

不僅中國的商家要借貴人之力,國外的企業為了增加利潤也要尋找靠山。

鞋商菲爾·耐克最成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同NBA巨星喬丹簽訂了推銷合約。作為NBA巨星,邁克爾·喬丹的崇拜者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世界各地數以億計,喜愛他的球迷往往以喬丹的穿戴來裝扮自己。對於如此具有影響力的大明星,聰明的菲爾·耐克不會放過,他不惜重金聘請喬丹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隨著喬丹為耐克鞋做的廣告頻頻出現在電視上,隨著喬丹馳騁在萬人矚目的籃球場上,耐克公司的銷售量更是直線上升。喬丹的一聲讚賞遠遠超過千百句苦口婆心的推銷言辭。

耐克公司很會攀附,它利用眾人對“飛人”的崇拜心理,將自己的產品與喬丹的名字並列,無形中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和信任度,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也贏得了巨大的經濟利潤。耐克公司借著喬丹這棵大樹,能讓自己立於鞋業的不敗之林,真可謂“慧眼識貴人”。

美國一家公司所生產的天然花粉食品“保靈蜜”銷路不暢,經理絞盡腦汁,如何才能激起消費者對“保靈蜜”的需求熱情呢?如何使消費者相信“保靈蜜”對身體大有益處呢?廣告宣傳,未必奏效,大家見得多了。

正當一籌莫展之時,該公司負責公共關係的一位工作人員帶來喜訊:美國總統裏根長期吃此食品。原來,這位公關小姐非常善於結交社會名人,常常從一些名流那裏得到一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這一次她從裏根總統女兒那裏聽到了對本企業十分有利的談話。據裏根的女兒說:“二十多年來,我們家冰箱裏的花粉從未間斷過,父親喜歡在每天下午4時吃一次天然花粉食品,長期如此。”後來該公司公關部的另一位工作人員,又從裏根總統的助理那裏得來信息,裏根總統在健身壯體方麵有自己的秘訣,那就是:吃花粉,多運動,睡眠足。

這家公司在得到上述信息並征得裏根總統同意後,馬上發動了一個全方位的宣傳攻勢,讓全美國都知道,美國曆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統之所以體格健壯,精力充沛,是因為常服天然花粉的結果。於是“保靈蜜”風行美國市場。

毫無疑問,體操王子李寧、籃球之神喬丹,以及美國總統裏根都成了商家的“代言人”,並且使這幾大企業都取得了非凡的業績。

可見在現代商業社會中,巧找“明星”作為企業的貴人,是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的,這種特殊的靠山對於有心成就一番事業的男人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

8.不要讓貴人從身邊悄悄溜走

貴人並非天生就長著一副貴人相,讓人一眼就認出來,很多時候貴人其貌不揚,甚至比較落魄,如果此時就棄未來的貴人而去,實在是件愚蠢的事情。因此,男人們要懂得看準貴人,不要輕易地就讓貴人從你的身邊悄悄溜走了。

貴人並非出世就是達官顯貴,許多普通人也能成為我們生命中的貴人,如果你一不小心錯過了生命中的貴人,到時後悔就來不及了。曾經為蘋果公司創始人之一的韋恩,便犯了一個這樣致命的錯誤。

蘋果電腦是國際知名品牌,它是“蘋果計算機公司”的主打產品。當時,蘋果公司的領導人有斯蒂夫·喬布斯與韋恩。斯蒂夫·喬布斯成為了大富大貴的人,而韋恩卻不識貴人而沒有成為富豪。

喬布斯1955年2月24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市,他是兩位大學教師婚外戀的私生子,後來被汽車商保羅·喬布斯和科安娜夫婦收養。

1972年喬布斯進入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學習,對電子發明尤感興趣的他,學習非常刻苦。兩年後他與好友相約奔赴矽穀闖天下,好友沃茲尼克進入惠普公司,他則進了阿塔爾公司。

在矽穀幹了一年多,1975年秋,喬布斯鼓動沃茲尼克出來共同創業,開發電腦。沃茲尼克同意後,喬布斯賣掉了養父給他使用的一輛舊福特牌轎車,獲1000多美元,沃茲尼克湊了250美元。他們用這些錢買了一些散件,便開始了電腦的開發與研製。

當時小型計算機的研究還比較落後,體積較大,喬布斯認定“高功能微型化”的個人電腦大有發展前途,便和沃茲尼克致力於個人電腦的開發。經過幾個月的奮戰,他們研製出了“計算機板”。

有位叫保羅·泰瑞爾的商人對他們的“計算機板”很感興趣,但建議他們要裝配成電腦成品,否則很難賣出去。他向喬布斯他們訂購了50台這種成品電腦,每台500美元。喬布斯從中看到了希望,他們很快裝配成“單極微電腦”銷給了這位商人。

1976年喬布斯和沃茲尼克商議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們給公司取名為蘋果計算機公司,而把公司研製的微電腦叫做“蘋果電腦”。

人才就是財富。喬布斯找來了他在阿塔爾公司結識的該公司現場主任工程師羅恩·韋恩,讓他負責電腦研製中的性能測試、線路圖繪製、廣告策劃、信息收集與文件管理等重要工作。

這年的4月,喬布斯與沃茲尼克、韋恩簽訂了一份正式合同,合同寫明:喬布斯與沃茲尼克各占公司45%的股份,韋恩則占10%的股份。按理說,能在三人中占到10%的股份,對後來參加者韋恩來說,已經是不錯了。但他沒有意識到喬布斯是他生命中的貴人。

韋恩在蘋果公司幹了大概不到一年的時間,他見公司的訂單不多,便擔心蘋果公司資金周轉不靈難以生存下去,而向喬布斯提出辭職。喬布斯挽留不住,隻好任他離開。結果韋恩以300美元賣掉了他那10%的股份,鑄下說不盡的遺憾。

韋恩離開蘋果公司後,喬布斯請來了阿塔爾公司線路天才霍爾特,同時積極向外籌集資金搞開發。喬布斯費盡周折,終於找到了大股東邁克·莫庫拉。莫庫拉看好個人電腦,一下子投入91萬美元現金,又以銀行信貸擔保形式支付25萬美元,幫喬布斯解決了啟動資金問題。莫庫拉成了蘋果電腦的貴人,後來的蘋果公司也成就了他。

1977年蘋果公司成功研製出“蘋果二型”微電腦,並參加了4月16日在舊金山市舉行的“美國西海岸電腦展示會”,大家對此評價很高,喬布斯於是投入批量生產。不久,他從百事可樂公司挖來了經營奇才史考利,由他擔任蘋果公司的總裁。

1984年蘋果“麥金塔”研製成功,2495美元一台的蘋果電腦在市場上大受歡迎。此後“蘋果”二號C型電腦再降價,每台隻需1295美元。這年蘋果公司的個人電腦市場占有率達到12.7%,銷售電腦275萬台,與IBM的差距越來越小。

在電腦市場不斷占有客戶的同時,蘋果公司的股票也在不斷增值。1980年喬布斯將公司正式上市,10天後股價升到30美元一股。當年韋恩以300美元賣掉的10%股份,此時已值6700萬美元。韋恩對此恐怕除了後悔,還是隻有後悔了。

當然,這個世界是沒有後悔藥可吃的,本來韋恩是僅次於喬布斯和沃茲尼克的元老,喬布斯拉他入夥實際上是他的貴人,結果他錯失良機,也隻能怪自己不識貴人而遺恨終生了。可見生意場中擁有一定的眼光是何等的重要,這種識別貴人的能力是想有大的作為的男人所必須具備的。

9.經商要有幫手:與出色的人在一起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紅花雖好,也得綠葉扶襯”,這些經典的諺語恰如其分地說明了一個人要想幹成一番事業絕對離不開他人的幫助,尤其是貴人的幫助。經商者不僅要找幫手,而且要盡量找最出色的幫手,這樣,你才可能更加出色。

經商尤其是初入商海的時候,資金注入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關鍵在於這個時候你的身邊都有什麼樣的人,是出色還是不出色。

正所謂得人才者得天下,三國時的劉備正因為有了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一大幫人的輔佐,才能夠三分天下,幹出了一番大的事業。其實經商也一樣,沒有哪個“光杆司令”能夠獨自創出一片天地,成功的商人都有一大幫得力的助手和合作夥伴共同支撐起一個共同的事業。顯而易見,這些助手和合作夥伴便是生命中的貴人了。

當然,這些貴人很少是自己送上門的,他需要自己用心去尋找,就像劉備當年“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一樣,沒有誠心是很難感化貴人的。其實,國外也有渴求賢才禮賢下士的“三顧”版,那便是世界輪胎帝國的締造者——普利斯通公司總裁普利斯通先生。

普利斯通初到橡膠城亞克朗來打天下時,由於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效益並不佳。一天,他工作太累,破例進酒吧喝酒。店堂裏傳來陣陣哄笑——一個臉上抹著灰,把褲子當圍巾披在肩上的青年,正東倒西歪地走著,滑稽不堪。沒走多遠,被一把椅子腿絆倒,眾人的笑聲更高了。

“唉,天天如此,一個標準的酒鬼!”有人說,“搞發明真是害死人啊!”

普利斯通心中一亮,剛想離開,又停了下來,“他是發明家嗎?發明了什麼東西?”

“不太清楚,好像是有關橡膠輪胎方麵的。”

“他叫什麼名字?”

“洛特納。不過沒有人叫他這個名字,大家都叫他醉羅漢。”

普利斯通匆匆走出酒吧,已不見那青年的蹤影,懊喪不已。他打聽到洛特納的地址,第二天一早就找上門去。那是一家規模很大的橡膠廠,洛特納正在搬運材料。

“你是洛特納先生嗎?我今天特地來拜訪你。”普利斯通笑著說。

“我不認識你。”洛特納冷冰冰地說,露出警覺的目光。

洛特納的態度雖然傲慢,但卻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吸引著普利斯通。普利斯通決定一定要和他談談,但洛特納卻掉頭就走了。

普利斯通卻並不甘心,決定在廠門口一直等下去。從上午10點等到12點,出來吃午飯的工人又回廠了,卻沒有洛特納的身影。他不敢離開,生怕錯失了洛特納。到下午5點,幾乎所有的工人都下班走了,還是沒有見到他。普利斯通又餓又累,躺坐在路邊的水泥座上。他橫下一條心,洛特納早晚總是要下班的,不見到洛特納,他就不走了。

直到6點多,洛特納才從廠門口匆匆走出,望眼欲穿的普利斯通又驚又喜,一下站起來,頓感兩眼發黑,幾乎摔倒,洛特納一下扶住了他。

“你不舒服嗎,普利斯通先生?”洛特納口氣親切多了。

“你讓我等得好苦!”

“我知道。”洛特納低垂下頭,“我已經出來三次了,每次看見你等在外麵,我又回去了——開始是不願見你,到了下午,覺得難為情不好意思見你……”

普利斯通不需要他的解釋,他的誠意終於感動了對方。兩人到酒店共飲暢談,越談越投機。

“你發明的究竟是什麼東西?”

“是能使膠胎與汽車鋼圈密切接合的裝置,使輪胎不易脫落。”洛特納非常失望地說道,“我費盡心血研究出的東西,沒有人要也就算了,最不能忍受的是別人拿它來取笑我,以為我是騙子,到處騙錢。”

普利斯通和洛特納相見恨晚,互相將對方作為知己。洛特納有感於知遇之恩,下決心幫助普利斯通打天下。普利斯通的資本和洛特納的新技術一結合,就立即產生了巨大的效益。他們製成了一種不易脫落而且儲氣量大的輪胎。

他向正在製造大眾汽車的福特去兜售:“福特先生,聽說您在製造新汽車,我給您帶來了一種新輪胎。”

“你知道,我這種新車的特點是價格便宜。”福特笑著說,“可能用不起你的好輪胎。”

普利斯通展開了他的推銷技巧:“我敢保證,它一定適合您的新車。這種新產品,別人見都沒有見過。”

喜好新奇的福特立刻動心了,試驗的結果使他十分滿意,隻是嫌價格貴了一些。

普利斯通娓娓道來,使對方說不出不買的話來。裝上新輪胎的福特車起飛之日,也正是普利斯通的橡膠公司騰飛之時。

到如今,普利斯通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輪胎公司之一,這一成績的取得,與普利斯通先放下架子禮賢下士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這也印證了千百年流傳的“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