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交談之中,你要注意這些問題
說話之前,先要學會冷靜地思考問題。有什麼注意事項,有什麼小毛病需要克服,你都要一清二楚。不然,這些小問題可能會壞了你的“大事”!
日常會話中應注意的事項
透過打招呼與自我介紹,可以抓住人際關係的契機,但日常的會話更能促進交情。
日常會話的目標並非理論上加深內容,或直接解決有關講話的內容本身的問題;主要是享受對話的樂趣,謀求彼此心靈的交流;同時,會話也具有放鬆的意味。
透過會話還能滿足一些需求,如謀求氣氛轉換或歇會兒,以及表現自我等。因此,為了加深人際關係,磨煉自己的會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下:
1.明白會話中的真實意思
也就是會話中一起交談的事情。因為會話並非僅由特定的人唱獨角戲,它是與對方交換的共同作業。
2.會話具有回應的特性
不管提到什麼事,若有人不耐煩地回答“哦”“不”等無精打采的話,就無法使氣氛熱鬧起來。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多是沒有回應的話題,或者自己這一邊無意參加該會話,這種內在的態度也是問題的症結所在。
如果有豐富的“話材”,當接受對方投來的話語時,就能正確地回應。
大概因為人類具有自我表現的本能需求,因此,一旦有說話的機會,就會自發性地想說話。如果一來一往不斷地進行,其會話氣氛就會熱烈起來,而此時,參加者的心靈交流會更加活潑。
對於充實話題方麵,先決條件是當接觸事物時,不要失去新鮮感,要維持精神的年輕。如果未受感動,將是精神老化的表現。由於未注入新鮮的話題,話題將腐朽而帶黴味,毫無新鮮感。
3.不要陷入自以為是的話題
很多人像雜學博士一樣萬事通,並認為那才是會話高手的條件,實際上是一種誤解。雖然知道會話是重要的事情,但如果向對方談無味的話題,等於一個人自說自聽一樣。而會話的重點是以說話者與聽者共通的話題交談。
4.留意不違反規則
往往有人在說話途中潑冷水,或在話中找碴兒,以及獨占講話的上風等,這些情況肯定違反會話原則。
說話時,自己要常常自問“這樣說可以嗎”,如果不那樣,對方會把你的話當耳邊風。如果一再違反,人們將遠離你。就是和你聊天,也會在不知不覺之間走神,從而造成你唱獨角戲的局麵。如同舞會中的“麵壁之花”,使自己邁向孤獨之道,這便是自作自受了。
會談時應避免的常犯的小毛病
會談時,一般人常犯些小毛病,雖然不很重要,但也會減低對方交談的興趣,甚至引起別人的反感,所以還是小心防範,設法加以糾正為好。
1.咬字不清
有的人在談話中,常常會有些字句含含糊糊,叫人聽不清楚,甚至會誤解了他的意思。所以,不說則已,隻要開口,最好把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清楚準確地說出來。
2.用字籠統
有的人喜歡用一個字去代替許多字,譬如,他在所有滿意的場合,都用一個“好”字來代替。他說:“這歌唱得真好!”“這是一篇好文章。”“這山好,水也好!”“這房子很好。”“這個人很好。”……其實,別人很想知道一切究竟是怎樣好法。這房子好,是因為寬敞,還是設計得很別致,或是材料很結實呢?這人好,是因為很老實,還是很爽朗,還是很能幹,還是很願意跟別人接近呢?或是因為很慷慨、很喜歡別人呢?單是一個“好”字,容易叫人摸不著頭腦。還有這樣的人,愛用“那個”來代替幾乎所有的形容詞,例如:“這部影片的確是很那個的。”“這件事未免太那個了。”“這封信叫人看了很那個。”……這一類毛病,主要是由於頭腦偷懶,不肯多費一點兒精神去尋找一個恰如其分的字眼。如果放任這種習慣,所說的話就容易使人覺得籠統空洞,沒有內容,因而也就得不到別人適當的重視了。
3.多餘的字句
有的人喜歡在自己的話裏麵加上許多不必要的字眼,例如,三句話裏麵,就用了兩次“自然啦”這個詞。又有的人喜歡隨意加上“不過”這兩個字。有的人喜歡老問別人“你明白嗎?”“你說是不是?”……像這些多餘的字句,最好小心地加以避免。
4.說話有雜音
有的人在說話的時候,加上許多沒有意義的雜音,這比喜歡用多餘的字句更令人不舒服。例如,一麵說著話,鼻子一麵“哼、哼”地響著;或是每說一句話之前,必先清清自己的喉嚨;還有的人一句話裏麵加上幾個“呃”字……這些雜音不僅會使對方產生一種生理上的不快之感,還會使你的精彩的語言蒙上一層灰塵。
5.喜歡用誇張的語言去強調一件事物的特性,以引起別人的注意
有的人無論在什麼場合都采用這種說法。例如:“這個意見非常重要!”“這一本書寫得非常精彩。”“這是一部非常偉大的戲劇。”“這樣做是極其危險的。”“這個女人簡直是無法形容的美麗。”……如此這般,講得多了,別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把他所誇大的字眼都大打折扣,這會使語言的威信大為降低。
6.矯揉造作
矯揉造作有多種表現形式,比如,有的人喜歡在交談中加進幾句英文或法文;有的人喜歡在談話中加進幾個學術性的名詞;有的人喜歡把一些流行的字眼掛在口上;有的人喜歡引用幾句名言,但放的地方卻並不適當。這會讓人覺得他在賣弄學識,故作高深,因此,還不如自然、平實的言語更容易讓人接受。
7.瑣碎零亂
在敘說事理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層次清晰、條理分明。所以,在交談以前,最好先在腦子裏把所要講的話好好地整理一下,分成幾個清楚明確的段落,摒除一些不大重要的細節。不然的話,說起話來就會拖拖拉拉、夾雜不清。特別是當一個人敘述自己親身經曆的時候,更容易因為特別起勁兒,巴不得把所見所聞和盤托出,結果卻叫人聽起來非常吃力。
8.諺語太多
諺語本來是詼諧而有說服力的話,但在談話中使用得太多也不好。使用諺語太多,往往會給別人造成油腔滑調、嘩眾取寵的感覺,不僅無助於增強說服力,反而使聽者覺得有累贅感。
諺語隻有用在恰當的地方才能使談話生動有力。因此,在使用諺語時,我們應盡可能使其恰當。
交談時應注意這些問題
1.忌爭辯
當你和人爭辯時,是否以為隻要用宏論壓倒對方,就會得到很大的益處?其實,你不必壓倒對方。即使對方表麵屈服了,心裏也必悻悻然,你一點兒好處也得不到。好爭辯會損害別人的自尊心,因而對方會對你產生反感,使你失掉一些朋友。好勝是大多數人的特點,沒有人肯自認失敗的,所以一切爭辯都是不必的。如果能夠常常尊重別人的意見,你的意見也必被人尊重。如此,你所主張的,就會很容易得人擁護。你可以實現你的主張,也可以左右別人的計劃,但不應用爭辯的方法來獲取。
2.忌質問
用質問的語氣來談話,是最易傷感情的。許多夫妻不睦、兄弟失和、同事交惡,都是由於一方喜歡以質問的態度來與對方談話所致。除在辯論的場合外,質問是大可不必的。如果你覺得對方的意見不對,不妨立刻把你的意見說出來,何必一定要質問對方,使對方難堪呢?有些人愛用質問的語氣來糾正別人的錯誤,這足以破壞雙方的情感。被質問的人往往會被弄得不知所措,自尊心受到大大的打擊。尊敬別人,是談話時必需的條件。把對方為難一下,圖一時之快,於人於己皆無好處。你不想別人損害你的尊嚴,你也不可損傷別人的自尊心。
3.忌直白
對方講話中有不妥當的部分,固然需要加以指正,但對於妥當部分須加以顯著的讚揚,對方會因你的公平而心悅誠服。改變對方的主張時,最好能設法把自己的意思暗暗移植給他,使他覺得是他自己在修正,而不是由於你的批評。對於那些無可挽救的過失,站在朋友的立場,你應當給予懇切的指正,但不是嚴厲的責問,以使他知過能改。糾正對方時,最好用請教式的語氣,用命令的口吻則效果不好。要注意保存或激勵對方的自尊心。
4.忌挑理
千萬不要故意地與人為難。有的人專門喜歡表示自己與別人意見不同,這種處處故意表示自己與別人看法不同的人,和處處隨聲附和的人一樣,都是不老實的。口才是幫助你待人處世的一種方法,沒有人願意做一個口才很好卻到處不受歡迎的人。不要為了表現自己的口才,而到處逞能,惹人憎厭,口才一定要正確而靈活地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