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網絡打造時尚女人
網絡資訊本身就是一種時尚,而網絡上的時尚信息由於其迅速的更新和信息量的龐大而為時尚添了不少磚瓦。女人天生就是追求時尚的動物,因此,在數不盡的網絡站點中,就產生了許多專門為時尚女人量身設計的內容。在那裏,你可以欣賞一篇篇美文,一幅幅精美的圖片,一股誘人的香水氣息在無意間便慢慢地滲透了屏幕,幽幽地飄進了你的鼻孔。你有沒有看到飾品璀璨的光環和時裝飄逸的風采,一段文字、一幅畫,你是否就讀懂了女人的心情和女人的時尚?女人是美麗的,並且可以更美麗。
在茶、酒中品出高雅意境
會飲茶者必是至情、至性、至趣之人。茶可入世,柴、米、油、鹽、醬、醋、茶,與生活息息相關,喝茶有種衣食不愁的踏實感;茶亦可出世,琴、棋、字、畫、詩、書、茶,不帶半點煙火氣。休閑時代的茶人,個性率真,化繁為簡,在生活中遊刃有餘,關愛天地萬物,在品評中積極主動地不斷更新知識。一個平常的小人物,關注自己所生存的星球,麵對紛亂的世界,保持一份平常心,即使過著量入為出、略有結餘的平淡生活,因為有所關注、有所思索,從而使自己融入時代,成為新世紀生活的弄潮兒。
茶具必須潔淨,大千世界,迷霧沉沉,人間處處有塵埃,唯有勤加擦拭,才能尋得一片淨心潔神的銷魂清美。不論使用與否,再忙碌的日子也可以抽出幾分鍾,略加清潔整理。最怕看見茶藝館陳列櫃上蓬頭垢麵的茶具,即使是好東西也給擺壞了。
說過了茶,我們再來談談酒。
酒可助興,可解憂,可治病,可去乏,現代休閑時代,喝酒會給人帶來一種非常的感覺。
飲酒要飲出酒中的深味,往往意不在酒而在酒外。三兩知己把盞小酌,論時事,談舊聞,說古今,道天地,敘友情,品字畫,聽音樂,醉翁之意不在酒;細品人間真味,漫數曆代風騷,把酒臨風,怡性忘情,實乃休閑生活中的一大快事、樂事!
美食配美酒,怎樣喝酒,每人都有自己的習慣。但美食家告訴我們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吃中國菜時盡可能選用中國酒,吃西餐時盡可能選用洋酒。
如果是比較正式的宴會,那麼在正餐前,餐前酒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所謂的開胃酒。在我國,最普遍的開胃洋酒是各種宴會上多有提供的產於意大利的金巴利酒,它迷人的紅色象征著意大利人的浪漫與激情,人們喜歡用它配以橙汁或加冰塊,那美妙的餘味能使人胃口大開。
隨著時間的推移,轉入正餐後,通常菜肴不同,配酒也略有區別。如吃中餐,則一般喝中國酒。在我國南方,人們比較講究“酒對”——狀元紅酒專對雞鴨菜點,竹葉青專對魚蝦菜點,加飯酒專對冷菜,吃蟹時要飲黃酒……具體而言,就是色、香、味淡雅的酒類應與色調冷、香氣雅、口味純的菜點配合;色、香、味濃鬱的酒類應與色調暖、香氣馥、口味雜的菜點相配。鹹食一般選用幹、酸型酒類,甜食選用香甜型酒類,辣食選用濃香型的酒來配套。
如是西餐,則講究更多。正宗西餐的用酒習慣是:吃羹湯時喝雪利酒;吃魚和海鮮時喝無甜味的白葡萄酒;吃肥膩或濃味的牛羊肉和野味時,喝高度紅葡萄酒,最常見的是白蘭地酒;吃奶酪時可用紅葡萄甜酒;甜味的香檳則和布丁一起上桌。具體到每種酒的飲用,又有特殊的講究。如在品嚐蘇格蘭威士忌前應先吃一點香脆的餅幹,讓味覺恢複正常,如能喝一點清水清除口腔內的異味,飲用時味覺更佳。威士忌酒可以淨飲,也可以加冰、水或蘇打水,一般作為餐後酒飲用。
外國人認為香檳酒可令飲者胃口大開,宜作為餐前酒,如配以魚子醬、凍肉、蜜餞果,則美味可口。一瓶真正的香檳,具有葡萄的細膩和清新的氣息,在口感上有著花香味和水果芳香,酸澀中帶有甜甜的滋味。由於香檳酒本身帶有一點點綠色,根據色彩對比學的原理,利用香檳來搭配一點紅色的任何食物,都會讓賓主盡興。最理想的狀況是用原味的香檳來搭配肉類菜肴,而以甜味香檳來搭配餐後甜點。
酒是性情的水,茶是有思想的水。酒很浪漫,茶很古典。一個飛揚,一個蘊藉;一個奔放,一個內斂。或許可以這樣比喻:酒,擁有風情之美;茶,擁有韻味之美。故而,會品酒的女人是風情萬種的女人;會品茶的女人是氣韻優雅的女人。茶與酒,好比人生,濃烈與淡雅之處,激情與幽情之間,愛恨情仇,悲歡離合,一切盡在意會之中,沉醉、悠揚……
小日子也能過出大情趣
我們的生活可以很平淡、很簡單,但是不可以缺少情趣。一個冰雪聰明的美麗女人,必定懂得從生活的點滴瑣細中,采擷出五彩繽紛的情趣。
晶晶是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職員。一個男生喜歡她,同時也喜歡另一個家境很好的女生。在他眼裏,她們都很優秀,他不知道應該選誰當他的妻子。有一次,他到晶晶家玩,她的房間非常簡陋,沒什麼像樣的家具。當他走到窗前時,發現窗台上放了一瓶花——瓶子隻是一個普通的水杯,花是在田野裏采來的野花。
就在那一瞬間,他下定決心,選擇晶晶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促使他下這個決心的理由很簡單,晶晶雖然窮,卻是個懂得如何生活的人,將來無論他們遇到什麼困難,他相信她都不會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白玲喜歡時尚,愛穿與眾不同的衣服。她是被別人羨慕的白領,但她卻很少買特別高檔的時裝。她找了一個手藝不錯的裁縫,自己到布店買一些不算貴但非常別致的料子,自己設計衣服的樣式。在一次清理舊東西時,一床舊的緞子被麵引起了她的興趣——這麼漂亮的被麵扔了怪可惜的,不如將它送到裁縫那裏做一件中式時裝。想不到效果出奇的好,她的“中式情結”由此一發而不可收:她用小碎花的舊被套做了一件立領帶盤扣的風衣;她買了一塊紅緞子稍做加工,就讓她那件平淡無奇的黑長裙大為出彩……黃莉是個普通的職員,過著很平淡的日子。她常和同事說笑:“如果我將來有了錢……”同事以為她一定會說買房子、買車子,而她的回答是:“我就每天買一束鮮花回家!”不是她現在買不起,而是覺得按她目前的收入,到花店買花有些奢侈。有一天她走過人行天橋,看見一個鄉下人在賣花,他身邊的塑料桶裏放著好幾把康乃馨,她不由得停了下來。這些花一把才5元錢,如果是在花店,起碼要15元,她毫不猶豫地掏錢買了一把。
這把從天橋上買回來的康乃馨,在她的精心嗬護下開了一個月。每隔兩三天,她就為花換一次水,再放一粒維生素C(據說可以讓鮮花開放的時間更長一些)。每當她和孩子一起做這一切的時候,都覺得特別開心。
生活中還有很多像晶晶、白玲、黃莉這樣懂得生活的人,他們在平凡的生活細節中揀拾著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亨利梭羅說過:“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有理由享受生活的樂趣。”享受生活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支持,因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在對幸福的感受方麵並沒有很大的區別。我們可以通過攝影、收藏、從事業餘愛好等途徑培養生活情趣。
卡耐基說過,生活的藝術可以用許多方法表現出來。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不屑一顧,沒有任何一件小事可以被忽略。一次家庭聚會,一件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家務,都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