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學騎馬(2)(1 / 1)

雨晴的膽子倒比我大多了,況且她老早就想學騎馬了,如今倒如願以償了。在吳克善的扶助下上了馬。

吳克善為雨晴調好馬蹬、韁繩後,帶著馬兒走了兩圈。

我一直趑趄不前,在背後看著他們在一片綠意中環繞著,多美的畫麵啊!被心上人如此體貼地保護著,我也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了雨晴此刻的幸福感。可惜,不懂風情的吳克善也許到此刻還不知道眼前這個女子傾心於他呢。

吳克善牽著雨晴的馬回到原點後,見我仍躊躇不前,厲聲道:“你忘了被捆在刑架上的滋味了?不學就跟我回帳裏捆夠五天五夜。做我們科爾沁的兒女,不能知難而退,懦弱怕事。”

這句話威嚇力十足,差點沒把我嚇得肝膽俱裂。我心裏也明白,他也是為了我好。我把嘴一噘,可憐巴巴地道:“好嘛,我聽哥哥的話,學便是了。”

“上馬。”吳克善輕輕地扶著我的身子上馬。我坐穩了身子,雙手緊緊握住馬鞍上的扶手,雙腳乖乖、地踩著馬蹬,一步不敢移動。很快就能感覺到手心傳出汗來。但已經來不及擦汗,吳克善就帶著馬兒緩緩地向前走了。

馬兒在吳克善的牽引下非常溫和,仿佛照顧到我的情緒,走得非常緩慢平穩,平複了我心裏的不安。漸漸地,我緊握的雙手微微鬆開了。

“害怕嗎?”吳克善看看馬背上的我,關切地問道。

“有哥哥在,我什麼都不怕。”我賣乖道。

“漸漸便會適應了。”

不知不覺,第二圈也走完了,我的馬也回到了原點,與雨晴的馬兒並在了一塊。吳克善立馬退後了幾步,“你們自己試試吧。”

我和雨晴緩緩地行走著第三圈。我已無暇關心雨晴騎得如何,隻知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杏仁體的呼救中。別說控製馬了,自己的身子在搖搖晃晃,就這麼歪七扭八地信馬由韁。

忽然耳邊傳來吳克善的聲音,“身體微微向前傾,雙手拉緊韁繩,兩隻腿夾緊馬肚子,盡量與馬兒融為一體就能保持平衡了。”轉頭一看,他已來到我身後。

我按吳克善的指導調整好騎姿。

“好!就是這樣。”吳克善誇讚道。“抓緊了,準備好。駕——”吳克善一拍馬屁股,馬兒快步跑起來了。

正確的騎姿讓我找到了平衡感。我信心滿滿地喊著:“駕——駕——”

騎馬帶給了我前所未有的快感,我終於成為一名草原上合格的騎手了。

我輕輕地拍拍馬兒的脖子,以示對它載我平安歸來的感激與獎勵。

“在我們那年代,人們出行已不用馬匹,而是坐在有四個輪的車子裏,以煤油發動,速度可比馬快多了。一個時辰可以跑四百裏呢!”說到這,還真懷念在那個年代坐著小車在高速公路上風馳電製的快感。

“一個時辰便可跑四百米?我想隻有在《封神演義》裏哪吒的風火輪才有這般神速呢!沒想到,在你們那個年代能達到這種出神入化的境界,實在是出乎意外!”吳克善的眼神漸漸從迷茫轉為憧憬,再轉為遺憾。畢竟,這一生也無法見識到像風火輪這般的神物了。

為了轉移吳克善的注意力,不讓他在神傷,我決定把話題轉到我的馬上。“我想給我的馬兒起個與眾不同的名字。”

哥哥問:“什麼名兒?”

我把臉一抬,道:“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吳克善與雨晴異口同聲地驚道。

我神氣地點了一下頭,以示確定。吳克善疑道:“那不是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發明的運軍糧的機括嗎?”

我由衷道:“對呀,讀《三國演義》之時,我最欽佩諸葛孔明的智慧與胸襟了,更讓我欽佩的,是諸葛孔明對妻子黃氏的深情厚愛,是我們每個女人都夢寐以求要得到的。因此,我也就愛屋及烏地喜歡上了他發明的‘木牛流馬’了。”

吳克善讚許地輕輕拍著馬兒,眼裏帶著笑意,道:“不錯,這名兒起的,有思想,有個性。希望這匹馬不負妹妹所望,能日行千裏,矯健強壯吧。”

雨晴也湊趣道:“那我給我的馬兒起名叫:‘寶馬’好了。”

“怎麼不叫‘奔馳’呢?”我輕輕撫了撫雨晴的馬。

“‘寶馬’更貼切一點,畢竟它是馬不是車。”

吳克善對我們之間的談話似懂非懂,卻也不予深究,囑咐道:“好了,今天就練到這吧。欲速則不達,一天練太多也不好。你們回去休息。這兩匹馬就送你們了。以後每天都要勤加練習,我會親自監督。”

“是!”我們今天都大有收獲,除了學會了騎馬,還有幸目睹吳克善在馬背上意氣風發的馬上雄姿。我想,即便沒有照相機,這一幕也將永永遠遠地清晰地記錄在雨晴的人腦攝像機裏,永不刪除、永不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