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尼透露,當時他的想法很簡單:對方應允他可以擁有一間單獨的辦公室,旁邊擺著一台音響,每天愉快地聽著音樂工作,而這正是他一直最想過的日子。
馬思尼並不想做大人物,所以,他也從不認為男人就一定要當老板,有些事其實可以讓給女人做。不過,他觀察到大多數的男人好像都非得做個什麼頭兒,覺得有個頭銜才有麵子。
以前,他也有過同樣的想法,到後來則發現這其實是“自己給自己的枷鎖”。於是,他漸漸學會“欣賞”別人的成就,而不是處處跟別人比。“我跟別人比快樂!”他說,也許別人比他有錢,做的官比他大,但是,卻比他活得辛苦,甚至還要賠上自己的健康和家庭。
馬思尼說,他這輩子最想做的是當一名“義工”,雖然沒有名片、也沒有頭銜,但卻是一個非常快樂的人,“我希望能在五十歲之前,完成這個心願”。
曾有一個笑話將“開同學會”比喻為“比賽大會”,看看誰嫁得好,誰賺的鈔票比別人多。“嗯!她這幾年混得不錯,現在已經爬到總經理的位置了!”“那女人更風光,有自己的別墅,老公開的還是八缸名車!”看到別人比自己混得好,就渾身不自在,頓時覺得矮了一截。
有一位四十歲女士,早年費盡心力,終於拿到博士學位,並且在一所著名的大學裏任教,在學術界享有盛名。提起自己的成就,她最得意的是:“很多當年的同學都很羨慕我!”
當提及她的生活時,她的表情開始轉為凝重。她承認自己幾乎沒有家庭生活:“我一天隻睡5個小時,絕大多數的時間都用來做研究。我的先生常和我爭吵,惟一的女兒也跟我很疏遠,我從來沒有跟他們出去度過一天假,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工作。”
一個女人非得要把自己弄得那麼累嗎?她重重地歎了一口氣:“唉!你不知道,幹我們這一行,不進則退,後麵馬上就有人追上來了!”那麼,感覺快樂嗎?她愣了許久,最後終於說出真話:“老實說,我一點都不快樂,我恨死了我現在的工作!我隻想好好坐下來,什麼事都不做。可是,我簡直不敢回頭想。以前,我的願望隻是想當一名高中老師。”
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名利”這個詞,早已吞食了這位女士的心靈,對她隻有傷害,毫無益處。無止境地競逐成就,隻有把女人弄得愈來愈累,很多女人的生活失去了平衡,她們不知道何時該停下來休息。
如果你的心裏還在為領導這次提拔了別人而沒有提拔你感到憤憤不平,如果你還在因為與你一起購買體育彩票的鄰居中了大獎而你卻什麼也沒有得到而久久不能釋懷,那麼看了上麵的兩個例子,你是不是覺得有所悟?其實,名利本來就是那麼一回事。隻要我們全身心地投入生活,那麼即使沒有了名利,我們也照樣會生活得有滋有味,快快樂樂。
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不可能事事順心。或許一生的努力都是徒勞,或許高官厚祿、巨額錢財在頃刻之間就會離你而去,榮耀風光成為黃粱一夢。一些人老謀深算,為了爭名奪利,不擇手段地算計他人,可在突然之間卻已被他人算計。人何必活得這麼辛苦?因此,淡泊名利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前提。如果你渴望輕鬆,渴望真正獲得生命的意義,那麼請一定記住——看淡名利。
6.超出需要的錢隻是一個符號
也許一個女人年少時會把錢看得很淡,但人到四十,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責任日複一日地加重,這時錢的重要性就會越來越明顯。努力賺錢是無可厚非的,但要把握一個度,超出了個人的需要,那麼錢就是一串數字,一堆廢紙而已。
人的欲望是一種本能,不是罪惡。每個人都會有欲望,隻不過每個人的欲望都不一樣,有些人希望“五子登科”,有些人希望美眷巨宅,有些人希望名與權皆備……過多的欲望,會使有血有肉的人變成機器,少欲的人,才能得閑,無事當看韻書,有酒當邀韻友。
老實說,錢可以買到“婚姻”,但買不到“愛情”;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美食”,但買不到“食欲”;錢可以買到“床位”,但買不到“睡眠”;錢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麗”;錢可以買到“娛樂”,但買不到“愉快”;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錢可以買到“諂媚”,但買不到“尊敬”;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錢可以買到“權勢”,但買不到“威望”;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錢可以買到“軀殼”,但買不到“靈魂”;錢可以買到“幫凶”,但買不到“知己”;錢可以買到“勞力”,但買不到“奉獻”;錢可以買到“財富”,但買不到“幸福”……
錢是生活之必需,又是萬惡之根源,就看你如何駕馭!
一般情況下,人們隻跟自己的同事團體來往,這個團體才是他們衡量自身成敗的參考指標。例如,在一些國家,年收入在2萬美元到3萬美元間的階層,有他們自己的社交圈子。在這個圈子裏,一年賺2.96萬的就堪稱高收入,2萬元的則是低收入。一年賺2.96萬的人如果要采用一年賺10萬的人的標準,結果一定是有失落感,而非滿足感縈繞。如果人人都和洛克菲勒或唐納·川普比較,我們的社會一定比現在更動蕩不安,許多人也會終生不滿,生活在痛苦的深淵。
問題是人的一生要多少錢才夠用?隻要不是太奢侈,大多數人所賺的,往往多過於自己的需求。
奢侈,可以說是有錢的現代人的最大迷障。
哲學家說,錢有四種意義:錢是錢,錢是紙,錢是數字,錢是冥紙。但一般人都多賦予了它另一個意義:錢是萬能。
錢能取來花用,算錢。
賺了錢,但換成數量龐大的房子、車子、土地,守著不能用,叫紙。
把錢全存進銀行,以數字的變化為榮,錢是數字。
賺太多了,身體撐不住了,錢則是冥紙,燒給自己用。
很多年前,有一個商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奢侈,用大把百元的大票粘貼成巨大的喜字;後來便有了一群商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奢侈之心,開起了什麼人體的盛宴;再後來,有了以金箔作為一道菜的黃金宴,有了二十萬之天價的年夜飯,這些都是人的奢侈之心在作祟。
這能說明什麼呢?我們很難想像它帶給人們的是怎樣複雜的聯想。
要知道,在一個文明的社會裏,社會越進步,人們就越提倡簡樸,即使是在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人們仍然以穿著的隨意作為日常生活的時尚,擁有數百億美元之巨的比爾·蓋茨,也會為節省幾美元的停車費而寧願將車多開出一站地。
錢非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所以該學會,當用則用,當省要省。
如果你檢查一下屋裏的後陽台,便明白自己的奢侈指數,滿滿一籮筐未曾用過的東西,用了一次便準備扔掉的器皿,回收的舊衣全是新衣,還有親友送來的禮品,這些全是物欲橫流的證據。
一頓便餐花了數百元,一件衣裳花了上千元,一雙鞋八九百……這樣的數字令人驚心。
我們忘了人生是一種矛盾,想奢侈就必須多賺錢,努力工作一定沒時間,太過操勞,身體一定不好。
生活果真兩難呀!如何兩全其美,可是學問。
那麼,怎樣收起你對金錢的貪念,養成簡樸生活的習慣呢?
一是要減少越多越好的欲望。
如果不亂花錢,便可以不拚命賺錢,便可以多出許多自在如意的時間,供自己隨意使用。開始奉行“少即是多”的哲學吧——貪心少少,時間多多;東西少少,空間多多;工作少少,健康多多。
二是不要盲從於某些流行的產品。
避免追流行,因為它隻是一種把你的錢從荷包裏勾引出來的前奏,一件衣服隻穿一個夏天,但得花掉你半個月的薪水,怎麼也不劃算呀!換作是我,隻買自己喜歡的,而並非流行的。
女人節製濃妝豔抹,也會省去不少錢,許多化妝品裏都含有某些傷害人體的物質,濃鬱的香氣,甚至會破壞呼吸係統的功能,消費也相當驚人。
三是別買那些眼下看來毫無用處的東西。
你的家絕不是垃圾堆置場,千萬別把那些買來隻用一次,或者根本不用的東西擺在家裏,占據一個原本已很小的空間,它往往隻會讓你心情不好,別無他益。
四是多從關心自我的角度去設計生活和工作。
人生本來就是矛盾的,太會賺錢的人,沒時間陪家人;努力工作的人,體力變差;很有錢的人,很會花錢;試圖擁有全世界的人,小心賠上一條命。
對財富的追求要有一定限度,一個人即使有1000處房產,也隻能睡在一張床上。所以,四十歲的女人,不要讓錢迷住你的心,金錢夠用就好,把精力全部投注於追求財富上隻會傷身而已,別無益處。
7.你已經到了告別虛榮的年齡
人性中有個重要弱點,就是貪慕虛榮,而人到了四十歲後,總是迫切地渴望別人對自己的行為表示認可,對自己的人生給予肯定。於是虛榮心膨脹得一發不可收,聽到讚揚吹捧就眉開眼笑,沒人吹捧就自我吹噓,總之一定要別人承認自己無所不能,然而這樣的虛榮心不但會使人迷失自我,更甚者還可能毀掉一生。
有一個四十歲的國企廠長,她從業務員做起,兢兢業業,加上能力很強,幾次受到表彰。後來,由於機會來臨,她步步晉升,最後做到一個國有大企業的廠長。在剛做廠長的時候,她還能約束自我。可是,後來她逐漸開始貪汙受賄。事發被捕以後,她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懺悔說:“本來我是不會這樣做的,可我那些部下們天天都在耳朵旁邊灌輸,說我如何如何的英明、睿智,說我如何如何受人愛戴、受人崇拜,說我應該得到這些,我就給弄糊塗了。”下屬的這些溜須拍馬的行為,讓這個廠長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讓她產生盲目的優越感,讓她以為虛榮心的滿足就是物質上的滿足、肉體上的滿足。虛榮心實在害人不淺。
還有一些人為了虛榮,毫無主見,甘願被人牽著鼻子走,吃了虧也偏要“打落牙齒和血吞”。
一些推銷員,在向四十歲左右的女人推銷化妝品的時候,會故意露出一句:“這種產品你都不知道?大家都在用了呀!”這語氣,好像那個女人不懂行情似的。這一來,就激起了那個中年女人的虛榮心。她會說:“誰說我不知道?我隻是覺得……”這個時候推銷員會說:“不放心?像你這樣有眼光的人,肯定不會看走眼,你挑一個,肯定管用。”這種誇獎真是來得恰到好處,那個剛剛差點受損的虛榮心,立時得到了滿足。於是,她就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個推銷員的假冒偽劣產品。而事後,那個女人發覺自己因為虛榮的緣故上當受騙了,又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上了當受了騙,所以,她還會說那個產品如何如何好,自己如何如何有眼光,判斷準確。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時候都能得到讚美,得不到讚美的愛慕虛榮者怎麼辦哪?別急,人家自有“絕招”,嘴不是長在自己身上嗎?沒有吹捧也可以自我吹噓呀!
自我吹噓的學問也很大,例如,你可以跟初次見麵的陌生人大吹特吹,因為他不知道你的底細,但一旦被拆穿,你的尊嚴就要被踩在腳下了;你也可以為了出名而吹噓,這種情況下,你多半要提出你有“能力”的“證據”,但“證據”也往往會變成“把柄”,所以你要隨時做好夾起尾巴走人的準備!
人有虛榮心是在所難免的,適度的話,它會成為你前進的動力,但太過愛慕虛榮就會使你的心態扭曲,害己害人。虛榮畢竟是一種虛假的榮耀,真想得到讚美的話,何不腳踏實地地努力一番,隻有真的成績,才經得起實踐的考驗。看不開的事,雞毛蒜皮也是天大的事;看開的事,即使重於泰山也能泰然處之。女人到了四十歲應該明白,凡事爭個明明白白,隻能讓自己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化。相反,多看開一點,既給了別人更大的空間,也給了自己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