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附錄:第二屆“創意中國·和諧世界”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論壇《北京宣言》(1 / 1)

文化創意產業是新經濟時代的新型產業代表,是順應時代要求的內生型發展模式,以“傳承、創新、整合”為基本原則,有效開發文化資源,積極推進產業發展,逐步完善文化體製,是關係到我國國力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為了進一步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發展,實現文化創意產業的經濟推動、社會建設和文化繁榮的作用,大會達成了第二屆“創意中國·和諧世界”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論壇《北京宣言》,宣言如下:

一、文化生產力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軟實力,創意經濟已成為國家和城市經濟提速的重要支柱,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時代的要求,是國家建設的要求,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原創文化產品,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資源利用率,將文化創意產業培育成為社會經濟新的發展方式。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礎,有效發展優勢主導產業,形成以品牌為中心的產業鏈,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最終目標。

四、以多元資本為基礎,以民族文化為支點,以區域特色為紐帶,以產業鏈條為載體,以資源整合和體製創新為手段,充分發揮區域資源的集群、孵化效應,以地域、民族文化,促進經濟大發展和文化大繁榮。

五、加強文化創意產業的集群發展與規模效應,加強對特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培育,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園區。實現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和產業規模效應的充分釋放。

六、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間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形成區域間、企業間的資源協作,不斷提高園區軟、硬件建設,增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綜合管理和服務能力。努力將園區建設成為經濟產出效率高、彙聚創業智慧的樂園。

七、文化創意產業既具有思想價值、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又具有商業功能、娛樂功能和外交功能。形成政府護航,企業參與,學者專家研究的態勢,互相協調,相互促進,是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

八、健全的法製是文化創意產業和諧、健康發展的基礎,是形成公平公正的外部環境的要求。製定明晰的政策法規,形成正確的市場觀念,樹立明確的產權意識,促進良好的競爭態勢,引導合理的經營建構,以法建規、以法治業,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在要求。

九、以產業發展、市場需求為導向,實現產學研通力合作機製,逐漸形成以園區為主體,以公共技術為平台,以大學科研院所為支撐的人才供給體係。

十、積極與國際市場對接,以民族視野和國際思維,展開全方位的國際合作,形成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並存的文化產業格局和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一切優秀文化的市場格局,是文化創意產業走向成熟的標誌。

願與有誌於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府、企業、社會各階層共同努力,共同開創文化創意產業的美好未來。

2007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