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讓你如魚得水08(3 / 3)

這一來,學生主動說自己的論文確實沒寫好,他決定重新寫一篇不同主題的論文,題目暫定為“護花使者”,旨在通過養花來分析現代家庭

這以後,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他們常常在一起談養花、護花,而這位學生的畢業論文也順利過關了。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若想把自己否定對方做法的意思明白無誤地告訴對方,並且要對方全盤接受,有必要先說一些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用這種從對方身上引出話題的方法,引導他自然發揮,讓他在談論的過程中自覺否定自己原來的意見,達到自己說“不”的目的。這樣一來,對方就會感到一切都是那麼自然,也就沒有滋生不滿情緒的溫床了。

假如能在自己說“不”之前,便使對方不戰而退,無疑是推辭的最佳方式。

善於運用軟磨硬泡的辦事技巧

“磨”在求人辦事中有著神奇的魔力。這種方法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隻有這樣才能辦成事,因為有時候,對方因種種原因不同意辦理此事,而此事又是合情合理的,這種情況下就隻能“磨”了。那麼,怎樣才能“磨”到點子上?

第一,要發揮“笑臉”的威力。要彬彬有禮,擺事實講道理,要笑容滿麵,要經常出現在能讓對方看到的場合,例如,他的辦公室、家裏等等。而且每次都要準時無誤,讓對方感到你好像是在上班一樣,一到點就趕來了。這樣對方總能看到你,也就總能想到你的事情了。

第二,要有策略,要運用煽情的手法,引起對方的注意,感動對方,要積極主動地向對方解釋,與對方溝通,不間斷地軟化對方的意誌。為此,采用這種方法必須全身心投入,必須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第三,“磨”不是耍無賴,而是一種靜靜的禮貌的等待,等待對方盡快給予答複。不要讓對方感到你是故意找麻煩,故意影響他們工作和休息,要盡量通情達理,盡量減少對對方的幹擾,這樣,才能磨成功。磨可以不露鋒芒,不提要辦的事,隻是不間斷地接近對方,使雙方關係漸近,讓對方更多地了解你,同情你,從而產生幫助你的意願。也就是說,你要想辦法與對方接近或與對方家人接近,並通過各種辦法與他們搞好關係,從感情上貼近他們。這種感情上的磨,對方是難以拒絕的。

有些領導喜歡讓人磨,不願輕易同意任何事情。你磨他,可以使他從精神上得到一種滿足,即權力欲的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去磨,怕苦怕麻煩,存有虛榮心反會被對方見笑,他會說:“本來他再來一次我就同意了,可是他沒來。”

香港華人首富李嘉誠就是一位懂得“好事多磨”,並善於運用“磨”來求人辦事的智者。

李嘉誠興建大型屋村獨樹一幟,使其在香港房地產界開始站穩腳跟。但此後卻遇到了一個問題,也是最大的困難,就是獲得大麵積的整幅地皮。

為此,李嘉誠胸懷全局,動了不少腦筋。

1985年,李嘉誠收購港燈公司。港燈的一家發電廠位於港島南岸,與之毗鄰的是蜆殼石油公司油庫。蜆殼另有一座油庫在新界觀塘茶果嶺。李嘉誠於是煞費苦心地實施了一連串複雜的遷址換地計劃。

1986年底,和黃與太古各占一半股權的聯合船塢公司,與蜆殼公司達成協議:將青衣島的一處龐大油庫地皮,與蜆殼在茶果嶺和鴨刪洲的兩個油庫地皮交換。同時,港燈的這個電廠遷往南丫島。

這樣,李嘉誠就騰出兩幅整塊的可供發展大型屋村的地皮。

1988年1月,李嘉誠全係長實、和黃、港燈、嘉宏4公司,向聯合船塢公司購入茶果嶺、鴨刪洲油庫後,即宣布興建兩座大型屋村,並以8億港元收購太古在該項計劃中所占的權益。這樣,兩大屋村地皮歸長實係全資擁有。

茶果嶺屋村定名為麗港城,鴨刪洲屋村定名為海怡半島。兩大屋村盈利100多億港元。兩大屋村的構想萌發於1978年李嘉誠著手收購和黃之時。之後,經曆了長達10年的耐心等待、精心籌劃,其間1985年收購港燈,使其構想向前邁了一大步,1988年才推出計劃。

李嘉誠是名副其實的“十年磨一劍”。因為,李嘉誠深知,欲成大事者,不可操之過急,而應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機會和創造機會。一旦選定了目標,同樣也無法很快達到,這時就不能心急,應像“熬”中藥一樣,文火慢攻,一點一點地把中藥裏的精華熬出來。

李嘉誠推出嘉湖山莊計劃,同樣整整曆經了10年。

嘉湖山莊原名天水圍屋村。1978年,長實與會德豐洋行聯合購得天水圍的土地。1979年下半年,中資華潤集團等購得其大部分股權,共組巍城公司開發天水圍。華潤占51%的公司股權,長實隻占12.5%。華潤雄心勃勃,計劃在15年內建成一座可容50萬人口的新城市。李嘉誠當時正忙於收購和黃,未參與天水圍策劃。整個開發計劃,由華潤主持。華潤缺乏地產發展經驗,亦不懂香港遊戲規則。港府介人使華潤的龐大計劃胎死腹中。華潤騎虎難下。其他股東紛紛欲打退堂鼓。

李嘉誠則看好天水圍的前景。他穩坐釣魚台,不慌不忙逐年以低價從其他股東手上接過他們急待拋出的“垃圾”股票。經過10年馬拉鬆式的吸股,到1988年,李嘉誠控得除華潤外的49%的股權,成為與華潤並列的僅有兩家的股東之一。有人認為,李嘉誠與華潤事先達成了默契,故喪失信心的華潤沒有拋股。1988年12月,長實與華潤簽訂協議,長實保證在天水圍發展中,華潤可獲純利7.52億港元,並即付其中的5.64億港元給華潤。

如將來樓宇售價超過協議範圍,其超額盈利由長實與華潤共享,華潤占51%。今後天水圍發展計劃及銷售工作均由長實負責,費用由長實支付,在收入中扣回。

風險全部由長實負擔,華潤坐收漁利。當然,風險大,盈利也大。全部工程分7期到1995年完成,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私人屋村,僅僅第一期售樓,華潤就已經贏得協議範圍中的7.52億港元利潤。以後6期,華潤等於“額外”所得,而長實的利潤,遠在華潤之上,更是不可鬥量。

由此足可見“磨”不失為求人妙法。

做到知彼知己才能百求百應

在求人辦事之前,一般要對對方的情況做客觀地了解。隻有知己知彼,才能針對不同的對手,采取不同的會談技巧。

例如:知識高深的對象,對知識性的東西抱有極大興趣,不屑聽膚淺、通俗的話,所以你應充分顯示你博學多才,多做抽象推理、致力於探討各種問題之間的內在聯係。文化水平低的對象,聽不懂高深的理論,所以你應多舉明顯的事例。

剛愎自用的對象,不宜循循善誘,而可以用激將法。

愛好誇大的對象,不能用表裏如一的話使他接受你的要求,不妨用誘兵之計。

脾氣急躁的對象,討厭喋喋不休的長篇說理,用語需直接。

性格沉默的對象,要多激發他說話,不然你將在雲裏霧中。

頭腦頑固的對象,對他硬攻,容易形成僵局,造成頂牛之勢,應看準對方最感興趣之點,進行轉化。

通過語言了解對方,是取得勝利的法寶。我們可以從言談的微妙之處觀察對方的性格特征和內心活動。

性格剛強自信的人,很少使用“那個……”,“嗯……”,“這個……”之類的口頭禪。反之,小心謹慎、神經質的人常用這類語彙。日本一位語言心理學家認為,在談吐中常說出“果然”的人,自以為是,愛強調個人主張的正確性。經常使用“其實”的人希望別人注意自己,他們任性、倔強、自負。經常使用“最後怎麼怎麼”一類詞彙的人,大多是潛在的欲求未能滿足。

通過對手無意中顯露出的態度及姿態,了解他的心理和性格,有時能捕捉到比語言表露出的更真實、更微妙的思想。

例如,對方抱著胳膊,表示在思考問題;抱著頭,表明一籌莫展;低頭走路、步履沉重,說明他心灰氣餒;昂首挺胸,高聲交談,是自信的流露;女性一言不發,揉搓手帕,說明她心中有話,卻不知從何說起;真正自信的人,反而會探身謙虛地聽取別人講話;抖動雙腳常常是內心不安、苦思對策的舉動,若是輕微顫動,就可能是心情悠閑的表現。

當然,對交談對象的了解,不能停留在靜觀默察上,還應該主動偵察,采用一定的偵察策略,去激發對方的情緒,才能夠迅速準確地把握對方的思想脈絡和動態,從而順其思路進行引導,這樣的會談才易於成功。

在一艘情況下,“因人而異”來交談還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麵:

(一)性別的差異。對男性需要采用較強有力的勸說語言;對女性,則可以溫和一些。

(二)年齡的差異。對年輕人,應采用煽動性的語言;對中年人,應講明利害,供他們斟酌;對老年人,應以商量的口吻,盡量表現出尊重的態度。

(三)地域的差異。對於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勸說方式也應有所差別。比如,對於我國北方人,可采用潑辣的態度;對於南方人,則應溫柔一些。

(四)職業的差異。不論遇到從事何種職業的人,都要運用與對方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關聯較密切的語言與之交談,對方對你的信任感就會大大增強。

(五)性格的差異。若對方性格豪爽,便可以單刀直入;若對方性格遲緩,則要“慢工出細活”;若對方生性多疑,切忌處處表白,應該不動聲色,使其疑惑自消等等。

(六)文化程度的差異。一般來說,對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應簡單明確,使用一些具體的數字和例子;對於文化程度高的人,則可以采取抽象的說理方法。

(七)興趣愛好的差異。凡是有興趣愛好的人,當你談起有關他的愛好的事情時,對方都會興致盎然;同時,對你無形中也會產生好感。因此,如果你能從此入手,就會為下一步的遊說打下良好的基礎。